张亚利
摘 要:声乐艺术是一门科学,音准是音乐中的重要因素,音准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声乐表演者音乐感知力与表现水平的综合评定标准,也是声乐教学中最常出现、最不易解决的问题之一,歌曲演唱中的“音准”问题一直是声乐教育教学中探究的重要课题。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制定合理的训练体系、采用适宜的训练方法,强化性的完成旋律音高的针对性练习,完成声乐教学理念的转化。所以,在当前歌唱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培养学生音准感有着极具重要的意义。
著名合唱指挥家杨鸿年先生指出:“对合唱整体在技术及艺术手段上的一致而言,最基本的要求是:良好的音准、准确的节奏及理想的音色变化,其中,最基本的是对音准的要求。没有良好的音准,其他一切都谈不上。”声乐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改善声音的质量,加强音量、力度的控制,更好地为歌唱服务。学生音准感的培养并非就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嗓音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声音的音色和音量,但也不容忽视音高控制能力的训练。在当前歌唱教学过程中,音准有着极具重要的意义,有效的培养学生音准感已成为当代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音准的概述
(一)音准概念。无论什么样的歌唱形式,音准都占据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音准就是在人歌唱过程中所发出的声要同律制严格相符。在歌唱艺术中,对音准的训练也就是通过声音色彩以及调试调性等多方面内容的把握和调控来将歌曲中所涵盖的情感和音乐形象更好的表现出来的一个过程。作为一个抽象化的音乐元素――音准,只有通过对人体器官的不断训练才能更好的感知和把握,所以对歌唱来说也就具备了相当大的难度。从音准分类角度来看,音准主要分为了声音音准以及旋律音准两大类,其中旋律音准属于一种横向关系,具体指的是两个音乐要素之间的旋律运动的准确性;而声音音准是指多个声部共同发声时的旋律的准确性,它是一种纵向关系。由此也可知,音准其实就是横向旋律和纵向旋律运动准确性的总称,其所具备的两个明显特征就是运动性和方向性。
(二)影响音准的要素分析。对歌唱音准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演唱者的发声技巧。在演唱者歌唱过程中,如果演唱者没能掌握一套优秀的发声技巧,那么在其演唱过程中就会很容易出现气息不稳、声音失准、音量过大等现象。二是,演唱群体的共鸣调节。这一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合唱形式的表演,在合唱过程中,演唱者能否准确的保证共鸣和谐作为了影响音准的一重要因素;比如部分演唱者的声音尖而细,那么他也就无法发出一种低乏音;又如部分演唱者声音共鸣比较松散,那么他也就不能很好地配合合唱整体的高乏音,进而在演唱过程中出现个体发声无力的现象。三是,演唱者的声乐功底。歌唱表演属于一种声乐艺术形式,也要求表演者能够具备一定的声乐基础。比如一些声乐功底较浅的歌唱表演者,在歌唱过程中涉及到重声区和轻声区的转换时,因为不明白匀速呼气和含满气息,因此也就很容易出现声带张力的松弛,音色偏高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音准效果。
二、声乐演唱中的音准界定
音樂艺术中所涉及的乐音音高标准并非是唯一的,是具有相对性的,如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单音,其大部分都具有“带腔性”,被称为“音腔”,即音的过程中有意运用的、与特定的音乐表现意图联系的音成分(音高、力度、音色)的某种变化。所以,在一些原生态民歌或运用民族音乐元素(民歌、戏曲、说唱等)创作的声乐作品中,就会出现一些带腔的音。这些乐音在音高上具有“上下游移”的特性,无法用“十二平均律”的音高标准来衡量。这是由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审美心理造成的,若将其放置在独有的文化脉络中去,这些歌曲中的特性音腔不但没有不准,反而很好地体现了该地区、民族的音乐文化风格。因此,这些腔音不被列入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易走音”的乐音范围内。
三、音准和音律的关系
音准和音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音乐中如果音律不同,使得音准参考标准也不同。下面我们从常见的“三大律制”来做简要分析:首先从五度相生律看,因为它的规则存在音差的原因,最终导致无法回到起音的八度音原点。因此,五度相生律在音高上对转调手法的运用是不利的;其次,从纯律看,纯律又称“自然律”,因为五度相生律中用构成的倍音列的二倍音即八度,三倍音即纯五度和五倍音即大三度而构成的律制,这种律制也是存在无法回到“出发律”的现象,因此还是不能适应转调要求;再次,从十二平均律看,它是将一个纯八度分成频率比一样的十二个半音律制,半音和全音都存在特有的均匀新,又称“十二等比律制”,这就使得律制作何种变化它都能回到“出发律”,从而为合唱的转调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这样,无论什么合唱运用什么乐器运用伴奏都不会为转调而犯愁。因此,尽管“十二平均律”是一种人为的律制,具有自身的缺点,但对于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而言,由于受学生专业基础、教学时间等条件限制,运用钢琴伴奏和“十二平均律”的采用在合唱教学中对学生的音高概念和音准把握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一种被广泛采用和行之有效的办法。
四、声乐演唱中的音准控制
(一)建立良好的听觉概念,加强视唱听觉训练。解决音准跑音问题,必须先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听觉概念,只有会听才能唱准,嗓音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声音的音色和音量。强化和声听辨,有助于耳朵敏感,重视音程构唱,有助于声部配合,规范和声伴奏,有助于拒绝跑音。合唱是靠听觉向人们传达美的艺术,从而在听觉上能感受到的美。如果学生有良好的听觉,就具备了音乐记忆的基础,会促进对音乐的理解,所以说,听觉对合唱声音起着非常重要的先行性的指导作用。要想把握好音准,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有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只有会听、能听,才能听出自己声部的音准,才能听到其他声部的旋律,才能听到与其他声部之间的和谐。对于听觉的训练,不是立竿见影的,要始终贯穿于课程开展的整个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分别将曲目中各个声部的旋律单独列出来,进行单独教学。endprint
(二)加强对音程规律的理性认识,做好歌唱中音准的控制。在教学中发现,歌唱中的音不准,在多数情况下,学生自己是知道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这类问题可能出在声乐技术的掌握。从声乐技术上看,由于声音位置、气息的控制处理不当,是造成音不准的主要原因。发声方法的基本要点,是在肌肉放松的前提下,呼吸器官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喉咙打开的状态;人体各共鸣腔要保持舒张的状态。总之,要学会控制深呼吸时的状态,使学生在发声出字和共鸣时,在肌肉的松紧控制和气息、力量的动用上,取得适度的平衡,如不能适度的控制,就有可能出现音不准。发声方面:喉门撑得过大,真声多,泛音少,声音重,音高易偏低;反之声音虚,则易偏高。吐字方面:咬字吐字时器官(唇、齿、舌、牙、喉)的操作不灵活,或是把字咬死了,音高易偏低;太松字咬不住,则音偏高。共鸣方面:当音高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时,三腔共鸣的比例不合理时,也可能导致音不准。
(三)歌唱技巧是造成音准问题的关键。歌唱技巧掌握运用得不自如,会直接造成音准问题。歌唱是以人的身体为乐器,以气息为动力源泉,经身体各部协调地工作,振动共鸣腔体而产生的。气息的支持是靠横膈膜和腹壁的肌肉力量。平时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重加强学生的气息控制能力的训练,适当地选择演唱曲目。在平时的训练中,我还尝试合唱训练策略和形体辅助策略。总之,在学生还没有自如地掌握和运用气息、共鸣腔体,振源体,并把它们恰当地协调成一个整体之前,出现音准问题不足为奇,在经过认真刻苦的训练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四)设置合理的教学梯度,加强对音高的听辨训练。加强对学生音准感的培养和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做好发声准备,为学生的演唱练习打好基础,让学生学会倾听,找到音准 ,循序渐进的建立音准感,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方法,促使其能够准确的把握音准。对于学生音准感的培养和训练应讲究适当的方法和技巧,进而帮助学生在歌唱过程中能够做到准确的发声。加大音高听辨训练是提高合唱音准的有效方法,设置合理的教学梯度,在合唱教学中,要为學生设置一定的内容梯度,会帮助学生更扎实掌握音准感觉的初步建立。一些合唱曲目中经常会出现歌词相同,但旋律不同,所以必须要先掌握旋律,待双声部旋律能够和谐行进时方可加入歌词,这样的梯度设置有助于合唱音准的良性建立。加强对音高的听辨训练,重视歌唱技术的提高,利用合理的发声方法提高音准,乐器辅助练习合唱音准,突出合唱中多声部之间的协调训练,在练声中加强学生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音准感。
参考文献:
[1]刘波.高校合唱音准教学法研究[J].中国音乐,2013,(01)
[2]王瑾.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音准问题研究. [J].音乐天地,2010,(2)
[3]刘大巍.歌唱音准问题研究[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