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2017-09-11 13:29:12林世强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外二科福建龙岩36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6期
关键词:单孔肺叶胸腔镜

林世强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外二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林世强 福建省龙岩人民医院外二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单孔胸腔镜组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比较效果。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患者肺癌治疗总有效率、淋巴结清扫数和对照组相当(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VAS评分、术后引流量、置管天数、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在手术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单孔胸腔镜组生存质量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单孔胸腔镜 肺癌 临床应用价值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患者预后差等特点,其中非小细胞肺癌为常见肺癌类型,占80%以上,多数患者在发病早期肺癌缺乏典型症状,早期就诊率和确诊率低。目前,对于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唯一根治手段[1],传统多采用三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但手术后切口疼痛明显,且胸壁有明显感觉异常症状,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和舒适度的提高。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效果和传统手术无显著差异,但其可有效克服传统三切口手术的缺陷,对医生的手术操作技术要求也更高,且和开胸手术、传统胸腔镜手术比较,其费用更高[1-2]。目前,关于单孔胸腔镜手术的具体作用和临床优势仍未完全清晰,本研究探讨了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肺癌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6~79岁,平均(62.73±5.29)岁。单孔胸腔镜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5~79岁,平均(62.14±5.63)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镜手术进行治疗,作三切口进行手术;单孔胸腔镜组应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治疗。常规麻醉,健侧单肺通气,在腋前线第五肋间单孔操作,切口3cm左右,所有操作均在单孔胸腔镜下完成,并辅以胸腔镜观察胸腔情况,明确病灶部位、形态等,肿块位置浅的给予肺楔形切除,小心操作,术中快速进行冰冻病理检查。肺癌者进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若肿瘤位置深,直接切除肺叶和送检,确诊肺癌后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中肺叶用卵圆钳牵拉,对肺门进行游离解剖,切断下肺韧带,逐步将肺支气管和血管解剖游离,用腔镜切割缝合器对支气管等进行处理完成肺叶切除。肺分裂者用腔镜缝合器处理。血管较小可用钛夹夹闭、丝线结扎等。根据规范进行淋巴结系统性清扫,用可旋转头端腔镜切割缝合器进行气管和血管处理[3]。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肺癌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VAS评分、术后引流量、置管天数、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目;胸腔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治疗前和手术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的差异。

显效:病灶基本消除,症状解除,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肺功能良好;有效: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5.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 两组患者肺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1 肺癌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单孔胸腔镜组患者肺癌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当(P>0.05),见表1。

2.2 术中出血、VAS评分、术后引流量、置管天数、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

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VAS评分、术后引流量、置管天数、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好(P<0.05);两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目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和表3。

2.3 胸腔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单孔胸腔镜组胸腔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4。

2.4 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水平

在手术前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水平相似,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单孔胸腔镜组生存质量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5。

3.讨论

肺癌是对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临床对于早期肺癌多选择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需长时间进行康复,且并发症多,可增加患者身心应激,不利于患者术后康复,需采用有效的方法改进手术[4-5]。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胸腔镜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优点多,是肺癌患者的标准手术方式。但传统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治疗一般需要多个操作孔和观察孔,操作比较麻烦。传统三孔胸腔镜手术的观察孔在腋中线6~8肋间,主要操作孔一般在腋前线3~5肋间,并在腋后线以及肩胛线中间的6~8肋间作副操作孔进行操作,三者一般是三角形分布状态[6-7]。而单孔胸腔镜手术是经改良后的手术方式,其只有一个孔,所有器械和操作均从这个入口进出,相互之间存在一定干扰,但创伤比较小[8]。

表2 . 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x±s)

表4 . 两组患者胸腔漏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n,%)

单孔胸腔镜手术对手术操作医生具有较高的要求,要求其在术中避免损伤周围脏器和组织。临床研究显示,将传统胸腔镜三切口操作方法改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操作方法,可成功完成手术,手术具有可行性。对于经验不足的医生,可选择单孔胸腔镜双肺下叶切除手术,在技术成熟之后再进行复杂的操作。

一般来说,单孔胸腔镜手术切口多作在第五肋间,和病灶的距离稍远;其次,需确保切口紧贴,并和肋骨上缘垂直,若倾斜在皮下形成隧道,不仅可对手术器械进出造成不良影响,还可限制手术操作的角度。在操作过程最好采取可旋转腔镜切割缝合器以及胸腔镜双关节长器械。在对气管和血管应用腔镜切割缝合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对钉仓进行正确放置,尽可能确保其和气管或血管之间垂直。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孔胸腔镜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相对于开胸手术而言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出血,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可达到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可更好促进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1] 程小兰,赵珺,金廷会,等.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临床应用的现状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3(6):49,51.

[2] 郝志鹏,蔡奕欣,付圣灵,等.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J].中国肺癌杂志,2016,19(3):122-128.

[3] 张明,吴奇勇,王勇,等.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12):1125-1126,1130.

[4] 晋云鹏,卢喜科,张逊,等.单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天津医药,2016,44(1):101-104.

[5] 连铎煌,徐驰,曾志勇,等.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62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5):411-413.

[6] 孙耀光,焦鹏,佟宏峰,等.单孔与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7,17(3):224-227.

[7] 胡志亮,姜波,李震,等.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肺癌根治术5例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5):414-417.

[8] 侯永波,王国祥,谭胜,等.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146例临床报告[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8):7508-7509,7650.

1006-6586(2017)16-0084-02

R734.2

A

2017-06-22

猜你喜欢
单孔肺叶胸腔镜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单孔腹腔镜手术后脐窝创面的简单缝合术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单孔腹腔镜手术切除左位胆囊1例报告
经脐单孔腹腔镜在普外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
单孔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初步应用(附23例报告)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
哈尔滨医药(2014年6期)2014-02-27 13:35:49
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