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深化产教融合瓶颈探索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

2017-09-09 09:30邓明亮
科技资讯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邓明亮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7.22.213

摘 要:面对21世纪巨大的人才竞争压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由于人才吸引力不足、办学经费短缺、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而进入发展缓慢。近年来,我国积极提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以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成效低的现状,笔者在文中主要深入研究关于破解深化产教融合瓶颈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路径,为类似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产教融合 破解瓶颈 高等院校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a)-0213-02

高等职业教育是基于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专门性职业技能培训类院校,它旨在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更多专业化、技能化的应用型优秀人才,为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人力资源,以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指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社会产业和职业教育融合为一体,社会企业和高等院校积极承担综合应用型和生产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责任,一方面促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教育成效的提高;另一方面为企业提供优质人力资源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新时期下,深化产教融化、加强校企合作,彻底解决产教融合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对加快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瓶颈问题研究

1.1 职业教育师资不足

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促进社会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当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教育知识结构不相适应,许多教师往往身居多职、身教多科,在教学实践中缺乏一定的职业教育经验和专业实践技能,导致职业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1.2 产教融合缺乏动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社会企业对产教融合缺乏积极性,校企合作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此外,高职院校的实训实习基地组织松散,学生对实训学习兴趣不高,企业对学生实习培训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并没有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1.3 学生对产教融合缺乏兴趣

实训实习教育是产教融合的主要形式,但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实训实习缺乏兴趣,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生对顶岗实习的内容不感兴趣,觉得实训实习只是形式上的,并不具有实际意义;二是学生对社会企业的岗位实训内容不清楚,职业院校对学生实训并没有提出明确要求,导致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缺乏具体目标,实训过程中没有真正掌握职业技能。

3 破解深化产教融合瓶颈探索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路径分析

3.1 健全教育体系,发展特色专业

(1)完善高职院校教育体系。

为加强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加强中职高职的教育衔接,根据社会经济市场需要积极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推进高等职校的教育转型发展,又要鼓励高等职校积极向四年制本科院校升级发展,充分体现高等职校在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促进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工学结合”办学模式、“教学一体化”办学模式的顺利建设。

(2)发展职業教育特色专业。

高职院校教育要以社会产业发展为导向,逐步优化专业结构,不断完善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人才的培训计划。其次,高职院校应通过特色专业群的构建来带动院校转型的发展,保证高职院校专业规划与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促进职校专业文化建设与社会行业文化相对接,加快建设高职院校特色专业,提高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成效。

3.2 落实产教融合规划,促进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职业性和社会性,它需要立足于社会就业发展状况来开展办学,特色专业建设要与社会需求对接,全面规划产教融合教育模式,逐步培养拥有扎实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教师职教能力对接职业岗位需求。

高职院校要以校内骨干教师培训为契机,引导职业院校青年教师到社会企业中顶岗实践,增强职校教师的理论认识和专业技能,让教师掌握当前社会产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应用技术,使教师在企业中所学的技能融入到职校教育中,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2)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

为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中小企业加强沟通联系,每到毕业季将一些优秀的应用型学生输送到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习,支持中小企业吸纳职校毕业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学习机会,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促进高职院校教育的稳定发展。

3.3 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校企合作

(1)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拥有一定的职业性与教育性,因此,高职院校可加强产教融合,通过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来建设富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品牌化专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提高校企合作成效。

首先,高职院校要统筹规划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逐步优化校内特色专业教育模式,同时大力建设校外应用实践培训基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培养成“懂理论、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其次,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通过引进优秀教师来提升整个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综合素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注重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和专题讲座,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另外,要求教师以德育人,表里如一,以个人道德风尚引领学生健康发展,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专业人才。

(2)完善职业人才发展体系。

在加强中职高职教育衔接的同时,高职院校还要逐步完善职业人才发展体系,即在专业设置上充分考虑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引企入校、融职入企,加强校企合作,在假期中要求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到产业园中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在日常教学中邀请优秀企业管理者到校园进行职业常识普及,真正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职业技能,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技能的认识。

其次,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考试中,既要重视学生的理论文化考核,也要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推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高职院校要构建学生职业教育就业评价体系,即在学生实习期间,高职院校要定期与企业获得联系,了解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情况,通过学生的实习表现来逐步优化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

(3)积极吸引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它旨在为社会行业发展输送大量“会理论、懂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必须加强校企合作,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到企业进行实习培训,让学生在职业学校活动中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的开展需要社会企业的参与辅助,因此,企业应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为职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企业职业教育学习机会,例如企业可与高职院校共同开展“暑期招聘、顶岗实习、教学一体化”等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接触社会企业,了解职业技能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自身专业技能,从而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面对新时期下的人才竞争挑战,高职院校应将职业教育作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加强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消除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滞后问题,高效培养更多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光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J].宁夏教育,2014(8):48-49.

[2] 夏新生,林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5):93-95.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产教融合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