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双
摘要:微型实验,一般操作简单、材料易得,极富探究性和创造性。本文主要从微型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概念,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如何处理微实验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以及改进和创新部分教材实验等四个方面,阐述了笔者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开展微型实验的一些反思体会。
关键词:微型实验;初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5-064-1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等方面有着无法取代的地位。但是现在受到中考制度、实验室装备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初中普遍對生物实验不重视,很多学校的实验根本达不到课标的要求。但如果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引入微型实验,将可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有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提高。
一、微型实验辅助科学概念的建构
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就是人脑对现实对象与现象的特征的反映。科学离不开概念,但体现科学的不仅仅是有关概念或专业术语,更重要的是探索和理解科学的方法,教师通过微型实验可以使学生发现很多生物学活动规律,同样也可以使学生建立相应的生物学概念。
在苏科版七上《学习使用显微镜》这课中,学生需要掌握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象是倒像这一概念,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个微型实验:将视野左上方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学生们通过动手实践,产生疑问:“为什么越往右下方移动,反而越消失了呢?”随后各学习小组讨论此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教师在听取小组代表的回答之后,适时地提出“倒像”这一概念,即所谓倒像就是上下左右都要颠倒。再通过微型实验:观察显微镜下“p”或“上”的物象,最终巩固“倒像”这一概念。
在苏科版七上《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课中,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理解“导管”这一概念,了解它的功能和在植物体内的位置,教师可以在此增加一个微型实验:取两支长势差不多的百合花或芹菜插入装有清水的锥形瓶里,将其中一瓶滴几滴红墨水,让水变红色。一段时间后,观察花瓣和叶的颜色变化。用小刀将材料纵切或横切,观察各部分颜色有什么不同。此实验方法在苏科版七上教材第9页有所表述,笔者增加一个对照组。如若实验现象不明显,可以提前一天将百合花或芹菜插入锥形瓶中,微型实验应该耗资少,材料易得,所以选用芹菜更合适。在《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一课中讲到“导管”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进行该微型实验,用小刀将芹菜纵切和横切,观察各部分颜色,找出导管的位置。
二、微型实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将占用课堂时间多的一些实验或活动放到课前活动课中完成。
例如:“体验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是苏科版七上《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一课中的体验实验,此不仅费时,而且学生在剧烈运动之后,思想不易集中。如果把这项体验实验置于课前完成的话,不仅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更高,而且可以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能量释放与呼吸的关系。
三、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的预设和生成
初中生物具有很强的实验性,需要教师根据实验内容在课前进行预设,以便能顺畅地引导学生实现课堂生成。
苏科版七上《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等实验,都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的预实验。比如《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这一实验,除了尽量确保课堂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火焰缩小或熄灭等微型实验的顺利进行,还需要思考实验现象不明显或出现相反现象的原因,这样能及时对课堂中的生成做出正确解释。
四、对部分教材上的实验改进和创新
现行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上给出了参考实验方案,但这些方案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细节性的问题,在不影响探实验目的的基础上,对实验进行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改进与创新,提高了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苏科版七上《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教材上鉴定淀粉用的材料是饭粒(或馒头、面包的碎屑),鉴定蛋白质用的材料是鸡蛋清,鉴定脂肪用的材料是炒熟的花生种子,假如就按照书本介绍的方法做验证实验,不做任何补充的话,务必会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误的概念,饭粒的营养物质是淀粉,鸡蛋清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花生的营养物质是脂肪。其实食物中营养物质不单一,饭粒和花生种子也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差别就是各营养物质的含量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做实验:在每个材料(饭粒、鸡蛋清、花生种子、豆腐干、火腿肠、土豆、瘦肉、肥肉、苹果、青菜)上都滴加碘酒,观察哪些材料变蓝色。其中苹果、青菜没有变蓝,适时解释维生素C的作用。
验证食物中含有维生素C这一实验可以设计成如下微型实验:课前在白纸上用淀粉液写“合理膳食”四个字,晾干后课堂备用,喷洒碘酒,变蓝,字体就会显现出来,再喷洒果汁,蓝色消失,说明果汁中含有维生素C。或者直接用碘酒在白纸上写字,字变蓝,说明纸张含有淀粉,再喷洒果汁,字的颜色变浅或消失。
广泛开展微型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总之,教师应积极思考并开发出更丰富的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进行类似科学家似的探究,理解科学概念和探究本质,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英.重视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J].科学教育,2011,17(4).
[2]陆爱珍.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开发研究.生物学教学,2002(10).
[3]李淑敏.在化学教学中开展微型实验浅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