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与记忆中的乡愁

2017-09-09 02:30本刊编辑部
甘肃农业 2017年16期
关键词:味蕾游子舌尖

■ 本刊编辑部

卷首语

舌尖上的美味与记忆中的乡愁

■ 本刊编辑部

现代化收割苜蓿 摄影/赵忠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一度唤醒了人们对味蕾的思考以及绵绵的乡愁。一直以来,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彼此对待事物包括油盐酱醋的态度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人加盐加调料,是要精确到克的,你去问问中国的大师傅,没人告诉你这个几克,那个几克,而配料单上,描述剂量的往往是“少许”。

中国人对食物怀有特殊的情感,这里面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向往和敬意,食物绝非只是满足于口腹之欲那么简单,它也是管窥中国文化传统和处世哲学的重要媒介。“少许”是需要心领神会的,是妙处难与君说的那一部分,掌握了这个,也就掌握了“味”与“道”。

只有离乡的游子才能真切感受到,伴随着美食的,一边是口水,一边是泪水。美食的背后,一定是一份缱绻难舍的乡愁和对诗意田园的精神追求。

因为各种原因,我们会从一个地方迁徙到另外一个地方,背井离乡,久而久之,便把他乡当故乡。苏东坡说得好:此心安处,便是吾乡。旷达之余,也隐隐透出离乡游子的一缕乡愁。最好吃的饭是什么?看似简单的问题,似乎无从回答。有一位英国作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最好吃的饭是小时候姥姥做的饭。”

不管是姥姥做的饭还是奶奶做的饭,儿时那简简单单的食材与朴素的做法,为何能一次次唤醒我们的味蕾?有人认为,儿童处在那样一个时期,必须靠口腔对物质的接触来认知世界,所以对此念念不忘。我想,事情或许并非如此简单,起码,这不是我想要的答案。如果一定要找一个词来解释,那就是:乡愁。

《舌尖上的中国》中弥漫着道不完的烟火气和说不尽的江湖菜,也氤氲着扯不断的乡愁。所谓乡愁,就是那些你再也回不去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即便各种条件都具备,你真的回去了,却发现那里早已物是人非,或者是拔地而起的一栋大楼斩断了你追寻幼时美好记忆的通道,于是你怅然若失,只好在故乡的美食里,回味那不绝如缕的、顽强的记忆。

(编辑:魏 翔)

猜你喜欢
味蕾游子舌尖
味蕾大作战
打开你的味蕾开关,来一场陇上舌尖之旅
潮细胞
退化的“味蕾”
游子
游子归家
味蕾贵州
游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