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华
摘 要:微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现已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趋势。微课程的形式新颖、灵活多样、正对性强、易于传播与保存的特点,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丰富教学形式和实现资源共享,更好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活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微课程资源 开发与应用
随着移动网络与移动终端的发展与普及,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这种学习方式具有主题突出、高度聚焦,资源类型多样、应用情景真实,交互性强、使用方便,短小精悍、应用面广,半结构化、动态生成等特点。同时,我们也遇到了微课程开发与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
一、微课程的开发
对于讲授、演算与作图等内容,可以采用教师口述并在白纸上书写(手机拍摄)的方式。这种方法最接近师生一对一辅导模式,学生接受度高。[2]
对于物理实验操作内容,可以采用摄像头连接电脑拍摄的方式。这种方法能直观的从电脑屏幕上判断拍摄效果,可解决独立拍摄的问题。遇到需要同时观察实验现象与读取实验数据的情况还可使用多摄像头同时拍摄(原创微课《冰的熔化》中就使用了双摄像头拍摄技术,同时记录了熔化现象与温度情况)。
对于较为抽象的物理知识点,可以采取教师口述与动画模拟相结合(录屏软件)的方式(原创微课《内燃机》就利用了教师语言描述结合动画展示来讲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3]
上述方式没有孰优孰劣的区别,应结合教师能力、教学内容与学科特色。很多时候一个微课视频应该是多种手段结合的产物。评价一个微课作品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学习体验。
二、微课程的应用
1.降低教师工作强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面对这些教学工作,教师为了一个知识点,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由于课堂环境的限制,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利用微课这种简单的形式,可以降低教师工作强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知识时,教师可以把教学过程设计并制作成微课,以此开展教学活动,并把整个教学过程录制下来,方便日后直接使用。为此,我结合微课的特点,特意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首先提出问题“上课的铃声是怎么产生的?”让学生思考并猜想,之后再让学生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实验。实验一:用手触摸自己的喉结,然后说出自己的疑问“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体会手上的感觉。实验二:使用音叉和水来做实验,让不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学生观察到水面是平静的;然后敲击音叉发出声音,再接触水面,发现音叉把水溅起。比较前后两次的实验结果,并说明其中的道理。实验三:用一面不发声的铜锣接触一个悬吊着的乒乓球,乒乓球静止不动。敲击铜锣发出声音,再次接触悬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发出声的铜锣弹了起来。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发出声音的物体在振动。通过这几个实验,学生能充分地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这一道理。教师如果把这样的教学活动制作成微课视频,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重复利用了。可见,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充分的准备,合理的设计,把一个知识点制作成微课视频,既能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又能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短小精悍,演示实验直观有效
物理教学中有着大量的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是学生感知物理现象、研究物理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永远是物理教师必须重视的内容之一,通过制作内容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能够有效提高演示实验的有效性。比如,在学习“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观地获得光沿直线传播的印象。在常规教学中,通常给学生展示充满烟雾的可乐瓶子,然后用激光笔照射,让学生观察,但由于光线的原因,学生的观察效果并不理想。为了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呈现出光的传播路径,让学生细致地观察,我运用了微课理念,在光线合适的房间里制作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视频,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播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验,获得了比课堂教学更好的观察效果,这样的实验效果是随机课堂教学中所不具备的。对于这样的演示实验,微课就成了一个极为合适的选择。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已制作好的微课,极大地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可见,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既克服了课堂教学中实验条件的种种限制,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又提高了课堂实验效果,有效提高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4]
3.微课灵活多变,利于物理知识的运用和传播
课堂教学中的微课都以短小的视频形式制作和存在,这种制作和存在的形式,不仅决定了微课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传播方便的特点,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优化运用和视频的复制传播。比如,微课是一种视频文件,通常播放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所以文件都比较小,大约是几十兆,其存储和复制传播都很方便。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把这些视频文件上传到云端,方便教师调阅和使用,也可以让学生下载观看,使教学资源更具灵活性。
4.微课运用形象化,利于构建学生的良好思维
结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形成,更要重视学生良好思维的构建。良好思维是初中生进行物理知识学习和研究的基础和必备素质。微课在构建学生的良好思维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比如,在学习“弹簧测力计”内容时,教师的教学定位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掌握问题的研究方法。为此,我在进行微课教学时,就把培养学生的间接测量思维和研究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间接测量方法是初中物理策略和研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微课来开展教学活动的时间并不长,但由于微课形式新颖、灵活方便、针对性強的特点,决定了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l5—18.
[2]李新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2(16).
[3]李家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1(7).
[4]管建祥.如何衡量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学物理,201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