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赛课指导教师的10条建议

2017-09-08 07:52崔炳忠陈伏兰
今日教育 2017年9期
关键词:优质课课程标准理念

崔炳忠++陈伏兰

第一条:建一个得力的指导团队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指导教师,即使自身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很强,仍然需要得到众人的智慧、团队的支持。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指导团队,是指导教师首先要考虑的工作。

在备战优质课大赛时,参与指导的教师越多,得到的有价值的建议也就越多,但同时意见分歧也可能更大。赛课指导团队的人数,绝不是多多益善。实践证明,指导团队的核心力量,一般以4人左右为宜,除指导教师以外,其人员组成最好还包括学科教研员、外校和本校优秀学科教师各1人。作为学科教研专家,教研员理论丰富,立意高远;见多识广,眼界开阔;思维活跃,创意独特。教研员一般都有担任优质课大赛评委的经历,他们对评委的心理有切身体会,对评课的标准解读透彻,对评课的过程心知肚明。请学科教研员参与指导,更容易把准评课的脉搏,进行令人心动的顶层设计。外校优秀教师的加入,不仅能贡献其个人的设计思想和创意,而且还可能带来其他学校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受地域的阻隔及各自工作的限制,教研员和外校教师都不可能全天候参与指导。在指导团队中加入本校优秀学科教师,有效解决了前述问题,便于随时就备战过程中的任何细节问题进行研讨。

第二条:凝聚每一个成员的力量

在备战优质课大赛时,课题怎么解读?主线怎么确定?情境如何创设?采用哪些资源?设计什么活动……很多问题都等着指导教师谋划。组建了指导团队,就可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指导教师身上的担子就轻了许多。但是,面对同样的问题,团队成员的意见不可能没有分歧。如何处理各成员的意见,成了指导教师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什么样的课才堪称优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哪种课一定能在优质课大赛中脱颖而出?谁也不敢打包票。因此,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意见,无论其创意新旧、价值高低,也无论其可行性大小、反对者多少,都必须受到善待。组建指导团队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众人的智慧。作为指导团队中的领头者,指导教师一定要放下身段,用心倾听,不轻易否定成员们的想法,不遗漏任何一个细微的建议。遇到自认为不适用的创意时,要先听听其他成員的意见,再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团队意见实在无法统一,可以由参赛教师根据个人喜好和实施难度自主决定,或专门安排一次试讲,用实际效果来说话。身为指导教师,一定要让每一位成员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把团队力量拧成一股绳,实现“1+1>2”。

第三条: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职责

在赛课活动中,直接冲锋陷阵的是参赛教师,指导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比赛课题的幕后设计者和备战过程中的团队领头者。

指导教师的职责之一,是发现参赛教师的设计亮点。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忠实的听众,细心倾听参赛教师的设计思路,用心领会参赛教师的设计意图,努力走进参赛教师的思想深处。既要委婉而真诚地指出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值得商榷的地方,也要敏锐而积极地发掘出其中的闪光点。

指导教师的职责之二,是激发参赛教师的创造潜能。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也需要做一个安静的“产婆”。面对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指导教师最好不急于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只表明自己的不满,迫使参赛教师进一步钻研和思考,静待他们做出更优秀的设计。即使教学设计已趋于完美,只要比赛还没有正式开始,指导教师就不要轻易点头,促使参赛教师继续思索,激发出更大的创造潜能。

指导教师的职责之三,是提供切实可行的优质创意。在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是一个高明的军师,要高屋建瓴,立意不凡;要脑洞大开,创意不断;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当参赛教师感到迷惘时,指导教师的设想要能够雪中送炭;当参赛教师完成突破后,指导教师的创意还可以锦上添花。一句话,既然是指导教师,就必须有自己的“金刚钻”,要拿得出实打实的“干货”。

第四条:给参赛者充足的自主权

在优质课大赛中,无论费了多少苦心,指导教师都不可能亲自走上讲台。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必须通过参赛教师的表现来展现。

在对外展示时,表达自己的想法相对较容易,表达别人的思想却比较困难。指导团队的思想和意见,如果没有被参赛教师真心接纳,很容易表达得较为生硬,其教学效果必然会明显打折。因此,无论是多么动人的创意,都必须由参赛教师根据其个人理解和判断,内化成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设计。作为指导教师,一定要大胆放手。如果指导教师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甚至越俎代庖、喧宾夺主,必定会抑制参赛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指导教师个人意志太强,对参赛教师创造的设计否定过多,不仅会伤害参赛教师的备战热情,还可能导致参赛教师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心生抵触,与指导教师貌合神离。如果到临阵之前还不停地要求修改,很容易使参赛教师产生狂躁心理,直接影响备战及临场发挥。

参加较高级别赛课的教师,不仅有独立的个人思想,而且有不俗的专业功力。指导教师与参赛教师之间,不是师徒关系,而是师友关系。面对自己的朋友和同伴,指导教师要做一个“悠闲”的导师,在表明了自己的设计理念,说明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或提供了几种备用方案之后,就交由参赛教师自己思考、自己抉择、自己实施。总之,只要是参赛教师能够完成的事,就不要往自己身上揽。

第五条:深度参与备课全过程

为了使参赛教师从大赛中得到锤炼,指导教师不能当“管家婆”。但少数指导教师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了“甩手掌柜”,享受了指导教师之名却不承担指导教师之责,自始至终对备战情况很少过问,美其名曰为发挥参赛教师的能动性。

指导教师的第一要务就是精心谋划教学设计。如果在最后的教学设计中看不到指导教师的影子,这样的指导教师一定是不称职的。身为指导教师,一定要深度参与备课全过程:从解读课题到分析学情,从寻找资源到设计活动,从编写学案到制作课件,备课要解决的每一个问题,指导教师都要拿得出自己的东西,并有相当部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endprint

深度参与备课全过程,要求指导教师不能做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指导教师要像自己参加比赛一样,潜心学习,极力探求。当备课正常推进时,能提供较高明的备用方案;当意见出现分歧时,能提出有说服力的取舍建议;当思路陷入僵局时,能提出不一般的破解策略。只有深度参与备课,才有可能在学习和钻研中溅出火花;只有在教学设计的几个关键点上提出了优质建议,才可以证明指导教师绝非徒有虚名。

第六条:确立并落实好教育理念

思想有多远,行动就有多远。在教学时,要确保教育行为的质量,必须有科学的教育理念作支撑。在着手备课赛课内容之前,务必要抢占思想高地,做到理念先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对教育理念早已不再陌生。然而,关于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之间的关系,有些教师仍然认识不到位,常常是“嘴上说一套,实际做的却是另外一套”,把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弄成了两张皮。如果教育理念变成了时髦的口号,有了教育理念,教育行为却没有相应的改变,仍然是想怎么教就怎么教,教成了怎样就算什么样,这样的教育理念,不要又何妨。

这里所说的理念先行,既要求在备课前先确立好教育理念,更要求在备课中认真落实好教育理念,确保教育理念对教育行为的引领作用。如,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就必须设计充足的学生活动,努力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 又如,若教育理念是“先学后教”,就一定要预设自主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学在先,教师点拨在后,且点拨的详略根据自学的情况确定,让“先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七条:准确解读课程标准内容

除教育理念以外,课程标准在备课过程中的作用也绝对不容小视。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出现了“一标多本”。如果无视课程标准,仅凭课本、教辅或他人的教案和课件来备课,或参照了课程标准,但解读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就很有可能出现教学设计上的重大偏差。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应严格按照其内容来设计教学,特别是在准备大型赛课时,更应该紧握课标,反复研读,深入分析。凡是课程标准中有要求的,都要仔细揣摩、合理着力;反之,如果在课程标准中没有作要求,就不要花费太多时间。

课程标准对备战优质课大赛的更大影响,还表现在当赛课主题根本不是教材中的某一章节,而是“课标”的某个内容时。如果不认真解读课程标准,而是单纯依照某版本教材内容来设计教学,很可能会偏离大赛主题的要求,出现教学设计的重大失误。

第八条:注重学情的搜集和推断

教学有效性的高低,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情况不同,对教学的需求就明显不同。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实效可能天差地别。优质课的评判标准,早已经由“以教评教”变成了“以学评教”,即教学的优劣主要不是看教师表现好不好,而是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侃侃而谈、表现抢眼,学生却被晾在一边;教师费尽心机、不停地启发,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可能获得好评。要备战优質课大赛,千万不能忽视了学情的搜集和推断。

学情既包括学校类型、班级类型、学科基础,也包括班级个性、班级文化、学生特点等。获得了准确的学情后,学法指导、活动设计和课堂练习等都必须严格以此为依据。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可以多考虑合作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最好多采用自主学习;如果学生的表现欲强烈,可以多采用展示性活动;如果班级的个性较内敛,最好偏重于思维性活动。

第九条:把控好设计中的关键点

课堂教学有多个环节,教学设计也包括多个片断。综观这些环节和片断,其地位和作用并不完全相同。教学设计中的某些关键点,可能较微小,也可能较隐蔽,却对设计品质有很大影响,甚至有可能直接左右评委的决断。身为指导教师,一定要准确掌握并严格把控教学设计中的每一个关键点。

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点,包括导入新课、课堂总结、板书提纲等。

万事开头难。导入新课作为教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尽管只有一两分钟却对整节课的成败有极大影响。课堂总结出现在教学的尾声。到课堂总结时,尽管比赛大局已定,却是争取比赛好成绩的最后机会。板书提纲不容易引人注目,却能够反映各教学内容间的内在逻辑。板书提纲的优劣,凸显出设计中的思维含量,是教学设计中的魂。教学设计中的关键点,能不能引人入胜,能不能画龙点睛,能不能使主干突出、逻辑严谨,指导教师务必要亲自参与,严格把关。

第十条:打造出令人折服的亮点

在高级别优质课大赛中,每位参赛者都有不俗的功底,每节课都有不俗的设计。呈现在赛场上的课,如果四平八稳、中规中矩,即使教学实效很好仍难以获得好评。要打动每一个评委,从众多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教学设计中必须有非常特别的亮点。

教学设计中的亮点,可以出自导入新课,也可以出自课堂总结;可以出自教学重点,也可以出自教学难点;可以出自学生探究,也可以出自学生展示;可以出自分析材料,也可以出自演示实验;可以出自时政热点,也可以出自经典案例;可以出自教学课件,也可以出自板书提纲……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以哪种形式,最终所设计的教学亮点,不仅要有绝对的原创性和科学性,而且要有足够的审美性和感染力;不仅要符合选手气质,便于选手发挥,而且要符合学生个性,便于学生参与和展现。

有亮点的课才有辨识度,亮点特别突出的课才容易被记忆和传诵。优质课大赛的最终结果,往往取决于教学亮点的比拼。要创造令众人惊艳的教学亮点,难度极大,需要充分依赖团队智慧。身为指导教师,一定要在亮点上绞尽脑汁,冥思苦想,反复碰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优质课课程标准理念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道至简 悟在天成——我们要向优质课学什么?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优质课竞赛后的三则评课妙语
让化学观念深入于心——观摩江苏省初中化学优质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