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利红 刘淑滨
太岩村的当家人
——记全省农村“百名好支书”赵艳辉
■ 吴利红 刘淑滨
7月里的三伏天,虽有夏风习习,可仍然盖不过30多度的高温。
从集贤县太平镇向南沿着平整的水泥路一直走,就到了太岩村。
在村旁的“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里,结满豆荚的大豆秧苗长势喜人。村路两侧银中杨、水腊等林木茂盛,山杏已挂满了枝头。体育广场、篮球场、文化活动室应有尽有,让小村子看上去格外充满生机……
“看看我们这个小村子,建成这样,多亏了赵小子呀!”乡亲们嘴里的“赵小子”,就是村党支部书记赵艳辉。
“有思想、有路子、有能力,跟着赵艳辉干,准没错!”2005年村委会改选,32岁的赵艳辉在村民们的信任和期待中成为了当时全乡镇最年轻的村委会主任。3年后,他又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放下挣钱的机会不干,偏要拉上280户、1100多位村民一起奔富路——赵艳辉的行为让家里人不解,也让朋友们担心。
20多岁就随父亲走南闯北搞建筑,率先富起来的赵艳辉,对老少乡亲始终有一份牵挂:“一定要带大伙干出个样儿来,改变多年来太岩村经济发展徘徊不前的局面。”
让一部分村民走出去致富,让留下的村民持续增收。有见识、有胆识的赵艳辉带领两委班子迅速找到了发展思路:年富力强的外出闯市场,劳务输出;在家里留守的妇女搞养殖,增加收益;土地流转到一些种植大户手里,集中种植。
经过对村民有组织的培训,赵艳辉组织了一支木工、瓦工、电焊工齐全的建筑工程队,外出承包建筑工程。凭借赵艳辉多年在建筑市场摸爬滚打的经验,肯吃苦、会干活的太岩村人1年就拿回了400多万元的收入。
看着农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赵艳辉就鼓励村民走出去办企业,搞个体经营。他协助村民积极申报创业小额贷款。几年来,共为外出经商村民累计协调贷款150多万元。此外,他还扶持了32户外出务工的村民。现在,太岩村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170多人,举家搬迁在外省市买楼定居的有17户,年增收240余万元。
在外闯市场的红红火火,在家留守的也不闲着。村里有六七十户村民加入养殖协会,跟着赵艳辉养起了鸡鸭牛,1年下来户均又赚了2.5万元。
记者在养殖户赵光伟家看到,几十头肉牛体壮膘肥。赵光伟感慨地说:“要不是‘赵小子’帮着弄贷款,咋能有今天养牛的规模!刚开始养牛的时候,因为钱不够,不敢多养,后来‘赵小子’知道了之后,帮我跑农业贷款,有了资金周转,养牛的规模才逐渐发展起来。”
太岩村有土地6100亩,这几年土地上的收益一直不高。如何在土里刨金、让土地生金,赵艳辉一直在苦思冥想。
赵艳辉告诉记者,单打独斗、结构单一是发展高效农业的绊脚石。村里种植的作物主要是玉米,2016年玉米价格低,农民的收入不是很好,可种植红小豆、饭豆的效益却不错。2017年春天,东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来村里讲课,他们研制的高蛋白高油脂大豆品种不错,籽种的售价能达到16块钱1公斤。想到以前村里也有过多年种大豆的经验,赵艳辉领着村民开了十几次村民大会,号召大家改种订单大豆种子,可仍有个别村民想不通。土地连不成片效益就会受影响,心急的赵艳辉挨家挨户地做工作、算收益。账算明白了,理儿也讲通了,2017年有220户、2000多亩土地集中流转,种植新品种大豆。
看着村口长势不错的连片大豆田,谈起年初村里玉米改种大豆的种植结构调整,李海波——这个曾经跟“赵小子”因为种玉米还是种大豆顶了一阵子牛的村民——真是心服口服了。
这几年,在赵艳辉和村两委班子的力推下,太岩村积极创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模式,建立农机合作社,组织村民集资入股125万元购买了大型农机具;成立大豆专业种植合作社,将村民的土地集中经营,同时解决了村民秸秆难以处理的难题,增加了平均收益。2016年,除了村民人均15000元的收入外,村集体还增收35万元。
村外百米宽的树林如绿色绸带般环绕着,村内宽阔干净的白色水泥路连通村里的家家户户,街路两侧的花坛中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农家院里的鸡、鸭、鹅生机勃勃……
这就是如画一般的太岩村,宁静而又生动。
村民孙贵告诉记者,让太岩村变得如此美丽的花、草、树、路,都是赵艳辉和乡亲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
太岩村地处完达山支脉,属于半山区。村内河沟多,一到雨季,“泥”“水”漫村。“打造清洁乡村,建设美丽家园”,上任伊始,赵艳辉就下定决心,要带领大家一齐动手,栽树治沟。他们先后栽植了近百米宽的护村林带;村内道路两侧栽植银中杨、水腊、山杏等共计1万多棵,村屯绿化率达到100%。此外,他还将村内道路铺设了水泥路面,修建了7.1公里的水泥U型槽边沟,安装路灯65盏;新建了420平方米的办公室和活动室、320平方米的五保公寓……昔日在乡里一点儿都不显眼的太岩村焕然一新。
除了焕然一新的村容村貌,赵艳辉还收获了“垫钱书记”的称呼。在村里进行基本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节约资金,赵艳辉都是带着村民们自己动手干。资金不足了,他就自己垫付:
——修建村民活动室,资金不够,他先垫付;
——安装路灯,资金不足,他先垫付;
——修建通往田间的砂石路,钱不够了,他垫付……
现在,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到底为村里垫了多少钱。
如今村容环境整洁的太岩村,看不出是个养殖专业村:水泥路连通各家,休闲有广场、活动有场所,村民们都自豪地说:“咱这儿环境条件一点也不比城里差!”
现在太岩村也有了自己的文艺队,每逢节假日,文艺队自编、自导、自演,开展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村民们也借此走上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大舞台。
赵艳辉很忙,刚从镇里开会回来,就和双鸭山市里的同志一起看望村里贫困户赵明海夫妇,之后又奔向五保公寓看望生病的霍淑芳老人。
对村里贫困户和孤寡老人多一份关心和照顾,成为赵艳辉的一种常态。
今年72岁的五保户霍淑芳正在自家小院前侍弄着种植的蔬菜。听见脚步声,老人回过头兴奋地说,“是赵小子吧,听声音就知道是你”“挺好的,这几天吃药好多了”“大娘,哪儿不舒服,就吱声,我送您去医院。”赵艳辉一边嘱咐着老人,一边和霍淑芳坐在炕头,亲如母子般地聊着唠着。
前些年,村里五保户的生活窘境一直是赵艳辉的心病。为了让五保户们早日住上公寓,有机会他就往市里跑,到有关部门去“磨”。2010年,320平方米的五保公寓终于落成了,村里7户五保户都住进来了。霍淑芳告诉记者,自从住进宽敞明亮的公寓之后,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在小院里种了菜,还养了鸡、鹅。村上隔三差五就来看看,有儿有女也未必能做到,老人很知足。
在太岩村,无论村民们遇到什么难事,“有事找赵艳辉”成了村民们的第一反应。因为赵艳辉总是千方百计地帮村民想办法,解难题。
2013年,村民张淑兰夫妻俩骑摩托车摔伤,打电话向赵艳辉求援。赵艳辉二话没说,立即赶到现场把他们送到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2015年冬,鸡蛋市场价格低,村里15户养殖户一筹莫展。赵艳辉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就在网上帮他们找销路……
赵艳辉常说:“谁让咱是支书,老百姓对咱认可,把咱推举到这儿了,咋能看着村民遇到困难不管不问呢!”
赵艳辉就是这样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用一件件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事好事,在百姓心中竖起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赵艳辉自己也成为了全省农村“百名好支书” 之一。
码上阅读·好支书赵艳辉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