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捷+庞润慧+刘晓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调查且分析影响患者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數患者年龄>40岁、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患者, 其药物依从性比较而言较优良, 已经结婚患者所属的药物依从性较好于未婚患者。家庭结构完整、疾病认知程度较高的患者及家庭组织成员认识有关的疾病基础性知识、成员彼此间联系较好的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好。自知力存在或基本及部分存在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存在自知力的患者, 运用新型药物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优于运用传统药物的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或无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良反应明显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4.38、5.48, P<0. 05)。结论 明显的不良反应、服用传统药物、家庭关注度不够、较小的年龄、较低文化水平、较差的婚姻情况及自知力匮乏的患者其药物依从性比较低。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41
精神分裂症指的是一类较为普遍的精神类型病症, 大部分是病发于青壮年人群, 表现为存在特别的思想、情感、知觉、行径等诸多领域的阻碍, 还具备精神活动及其生活条件间的不协调, 大约占据到中国住院精神病患者总例数的50%, 属于精神病系列病症中患病率最多的一类[1, 2]。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属的药物依从性相关影响因素实行深层次的研究极其重要, 本文将某院精神科2016年3~10月期间住院精神分裂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 详细实行此次课题的相关探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选自2016年3~10月某医院精神科住院的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其中男118例, 女82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患者103例, 高中及以上患者97例;婚姻情况:已婚149例, 未婚51例;年龄20~65岁。200例患者均不存在严重性脑质性病变与严重性躯体类型疾病, 并且复诊期间均有家属进行相关协同。
1. 2 方法 运用调查问卷的形式, 定制相关药物依从性有关调查问卷, 而且针对患者与其家属对应实行调查。调查问卷全部项目重点包含家庭组织成员针对有关疾病方面基础知识的认知程度、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状况、家庭支持(如家庭各个人际间的交流联系)、患者基本资料、服药依从性、抵抗精神病药物运用状况、患者自知力情况等。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一般资料及家庭支持因素与药物依从性关系 多数患者年龄>40岁、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患者, 其药物依从性比较而言较优良, 已经结婚患者所属的药物依从性较好于未婚患者。家庭结构完整、疾病认知程度较高的患者及家庭组织成员认识有关的疾病基础性知识、成员彼此间联系较好的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好。
2. 2 患者自知力、治疗药物种类及不良反应情况与药物依从性关系 自知力存在或基本及部分存在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存在自知力的患者, 运用新型药物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优于运用传统药物的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或无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良反应明显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4.38、5.48, P<0. 05)。见表1。
3 讨论
本文运用相关调查解析, 获得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的因素为:①自知力:自知力缺失的患者相关服药依从性尤其差, 是因为处在急性期的患者会由于幻觉与妄想等此类精神病症进行支配, 自知力会受到各种形式的破坏, 关于自身精神形态无法实行确切性质的预估, 其会不承认患有精神病从而不服药, 对于互类病症患者, 要求其尽量留院进行康复治疗[3]。②家庭因素:较好的社会支持体系将会让家属可以较多的认知患者的具体要求, 让其可以较好的融合于社会当中, 家庭组织成员关于疾病有关原理的广泛认识可以协助患者加强进行服药的依从性, 进而复原社会属性性能。③治疗药物类型与不良反应:尽管传统抗精神病药可以显著性的改善精神分裂症状所对应的阳性病症以及预防其进行反复发作, 同时其价格比较廉价, 不过其药量相对较大, 在进行诊治阴性病症以及认知阻碍方面具有一定缺点, 不良反应也比较严重,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阴性病症的治疗与认知阻碍的完善等层次更加具备优势[4-7]。临床上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目前开始渐渐替代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成为最主要的抗精神病药品, 大量运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能有效提升患者关于服药依从性的效果[8]。④文化水平:通常表示经济因素环境比较差、文化水平比较低的患者关于疾病基础性知识认知比较难。青少年患者在心理上可能会对药物所产生的各种不良反应荷载能力比较差, 通常无法长久维持服药治疗[9]。未婚患者尤其是大龄未婚患者, 通常会缺失家庭成员方面的照顾与关爱, 其服药依从性会显著下降[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多数患者年龄>40岁、文化水平比较高的患者, 其药物依从性比较而言较优良, 已经结婚患者所属的药物依从性较好于未婚患者。家庭结构完整、疾病认知程度较高的患者及家庭组织成员认识有关的疾病基础性知识、成员彼此间联系较好的患者药物依从性较好。自知力存在或基本及部分存在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存在自知力的患者, 运用新型药物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优于运用传统药物的患者, 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或无的患者药物依从性优于不良反应明显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13、4.38、5.48, P<0. 05)。
综上所述, 明显的不良反应、服用传统药物、家庭关注度不够、较小年龄、较低文化水平、较差的婚姻情况及自知力匮乏的患者其药物依从性比较低。
参考文献
[1] 陈云芳, 步建梅. 精神分裂症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3, 22(3):107-108.
[2] 张丽琴, 韦月琴, 班瑞益, 等. 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调查及干预分析. 右江医学, 2014, 42 (6):127-128.
[3] 马吴, 缪绍疆. 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变化及其对依从性影响的质性研究. 医学与哲学, 2015, 36(18):166-167.
[4] 陆根法.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0):926-927.
[5] 王春霞, 田泳, 纪红玉. 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的护理观察. 大家健康(旬刊), 2015(5):244-245.
[6] 徐丽锋. 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医学信息, 2014(33):199-200.
[7] 朱永鑫, 马瑶, 墨伟静, 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服药依从性调查及其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5):188-189.
[8] 郑英君, 吴逢春, 周燕玲. 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1年复发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的调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16):607-609.
[9] 宓为峰, 邹连勇, 李梓萌, 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复发情况的调查.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2, 45(1):25-28.
[10] 乔卫红, 黄健. 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调查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18):47-48.
[收稿日期:2017-04-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