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胜+黄育鑫+陈恩炎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胆石性肠梗阻CT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 2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患者采用CT进行检查, 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例患者经CT诊断均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 其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75.00%, 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25.00%, 回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55.00%, 空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35.00%, 十二指肠与胆囊均存在结石检出率为10.00%, 与病理诊断的70.00%、30.00%、50.00%、40.00%、10.0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检出率、胆囊-结肠瘘检出率、胆囊-十二指肠-结肠复合瘘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兩种诊断方式检出的结石直径以及瘘口直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价值较高, 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关键词】 胆石性肠梗阻;CT;诊断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22.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T diagno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gallstone ileus. Methods A total of 20 gallstone ileus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examined by CT, and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20 cases confirmed as gallstone ileus by CT diagnosis, with detection rate as 100%. CT had detection rate of in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s 75.00%, detection rate of complet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s 25.00%, detection rate of ileal position stone as 55.00%, detection rate of jejunal position stone as 35.00%, detection rate of duodenum and gallbladder stones as 10.00%, an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ing with 70.00%, 30.00%, 50.00%, 40.00% and 10.00% by pathology diagnosis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etection rate of gallbladder duodenum fistula, gallbladder - colonic fistula and gallbladder - duodenum - colonic fistula by CT and pathology diagnosis (P>0.05).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tone diameter and fistula diameter detected by two diagnostic modes (P>0.05). Conclusion CT diagnosis shows remarkable application effect and high value in diagnosis of gallstone ileus,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allstone ileus; CT; Diagnosis
胆石性肠梗阻主要由于胆部结石通过胆囊十二指肠瘘进入至患者的肠道内, 对肠道产生阻塞, 进而形成肠梗阻[1]。由于疾病的症状无特异性且与多种疾病的症状相似, 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疾病的诊断难度。X线摄片检查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 该项检查方式可以对疾病的病因确定, 但是无法对肠坏死情况进行准确的显示[2]。CT诊断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本次研究旨在探究将CT用于诊断胆石性肠梗阻的效果, 为今后临床诊断该疾病提供参考, 特抽选2014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20例患者进行研究, 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胆石性肠梗阻患者选入研究, 男8例, 女12例;年龄60~83岁, 平均年龄(72.96±3.35)岁。以上患者均存在胆系结石病史, 其中8例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 1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存在持续性腹胀、腹痛、呕吐或恶心等症状;不完全性梗阻患者存在少量肛门排气, 而完全性肠梗阻患者未有排气情况存在。上述患者均未有黄疸症状存在, 发病时间1~14 d, 平均发病时间(5.96±2.68)d;患者均接受肠切开取石术对疾病进行治疗。上述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 其中完全性肠梗阻患者6例, 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14例;10例回肠位置结石患者, 8例空肠位置结石患者, 2例十二指肠与胆囊均存在结石患者;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5例, 胆囊-结肠瘘患者4例, 胆囊-十二指肠-结肠复合瘘患者2例。
1. 2 方法 选用飞利浦16层螺旋CT扫描仪为患者进行检查, 将层厚分别调整为10 mm、8 mm与5 mm, 将重建层厚分别调整为2.5 mm、2.0 mm及1.4 mm, 由膈顶至耻骨部位作为CT扫描的范围, 用300 mg/ml欧乃派克[ 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00593]作为增强对比剂, 静脉注入, 用药总量2.4~3.0 g, 以2~3 ml/s的速度为患者注射药物。将仪器扫描的电压调节为120 kV, 将电流调节为280 mA。由2名专业医生诊断CT检查图像。结束诊断后为患者开展手术, 于术前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及心理疏导等, 完成术前准备, 对患者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给予保持, 手术治疗过程中对CT诊断情况进一步确定。
1. 3 观察指标 分析CT诊断结果, 并对CT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观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統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0例患者经CT诊断均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 其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75.00%, 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25.00%, 回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55.00%, 空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35.00%, 十二指肠与胆囊均存在结石检出率为10.00%, 与病理诊断的70.00%、30.00%、50.00%、40.00%、10.0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CT诊断中胆囊-十二指肠瘘检出率为30.00%, 胆囊-结肠瘘检出率10.00%, 胆囊-十二指肠-结肠复合瘘检出率为5.00%, 与病理诊断的25.00%、20.00%、10.0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20例CT诊断患者结石直径为(3.19±0.26)cm, 与病理诊断患者结石直径(3.31±0.39)c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CT诊断瘘口直径为(1.42±0.19)cm, 11例病理诊断瘘口直径为(1.59±0.32)cm, 两种诊断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胆石性肠梗阻是临床中较为少见的机械性肠梗阻, 主要由于胆系结石经Addis括约肌或者胆肠瘘到达患者的肠道所引发[3]。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隐匿且具有较长的潜伏期, 因此术前对疾病诊断的难度较大, 临床关于此类疾病影像学的报道较少。
通过X线对患者进行检查可以明确疾病的病因, 但是该项检查措施存在一定局限性, 对患者肠坏死的情况无法准确的显示, 不利于医务人员准确的掌握患者的病情, 为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措施[4]。而病理诊断虽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但是该项诊断方式通常需通过手术开展, 对患者身体产生的损伤较大, 且临床多数患者对手术存在抵触、惧怕的情绪, 对诊断的进程存在负面影响[5]。
近年来, CT诊断技术伴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 已逐渐应用于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中[6]。CT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增厚的胆囊壁, 对结石部位、情况等可清楚的显示, 可以将X线难以检出的胆石性肠梗阻诊出, 提升临床对疾病诊断的准确度[7]。目前临床针对胆石性肠梗阻主要通过一期单纯性肠切开取石与二期胆囊切开以及瘘口修补术、单纯性肠切开取石术等方式治疗[8]。由于CT诊断可以将结石的形态、大小以及所处位置进行清楚的显现, 对诱发梗阻的原因及梗阻严重程度以及部位等进行准确的反映, 为临床开展手术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9]。除此之外, 若患者存在肠瘘的情况, 一旦瘘口中进入气体, 可帮助CT提升密度的分辨率, 而肠梗阻现象出现时, 患者肠腔内的压力可出现上升的情况, 肠腔内的液体外渗, 进而诱发腹水, 降低CT诊断的难度[10]。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的近端肠腔通常存在轻度或中度扩张, 结肠内可出现气粪影, 通过CT可清楚的显现[11]。
本次研究中, 20例患者经CT诊断均确诊为胆石性肠梗阻, 其检出率为100.00%;CT诊断不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75.00%, 完全性肠梗阻检出率为25.00%, 回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55.00%, 空肠位置结石检出率为35.00%, 十二指肠与胆囊均存在结石检出率为10.00%, 与病理诊断的70.00%、30.00%、50.00%、40.00%、10.0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检出率、胆囊-结肠瘘检出率、胆囊-十二指肠-结肠复合瘘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诊断方式检出的结石直径以及瘘口直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CT诊断胆石性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可以对结石大小、位置以梗阻、瘘口情况准确的检出, 对临床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 胆石性肠梗阻采用CT诊断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熊昆. CT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伴胆石性肠梗阻1例报告. 北京医学, 2014(3):205.
[2] 刘海峰, 张东友, 刘兴华, 等. X线及CT联合应用对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放射学实践, 2014(5):553-555.
[3] 冯赟, 周慧, 胡宝华. 研究与分析胆石性肠梗阻患者CT与X线临床表现情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8):46-48.
[4] 陈恩龙, 赵振国, 隋海晶,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学诊断.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13(1):65-68.
[5] 梁庆余, 杜鹏, 谢佳明,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4, 13(8):660-661.
[6] 邹文茂, 黄耿文, 李宜雄,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附302例分析.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4, 23(8):1093-1096.
[7] 何承祥, 黄海, 肖诗铭,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3(5):379-381.
[8] 王均庆, 陆风旗, 张雷, 等. 多排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胆源性胆囊-十二指肠瘘诊断中的应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5, 21(12):798-801.
[9] 张振. 胆石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5, 20(6):695-697.
[10] 刘兴华, 张蔚, 刘海峰,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影像对比分析. 中国医疗设备, 2014, 29(2):171-173.
[11] 张俊仲, 柴仲秋, 赵飞, 等. 胆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进展. 职业与健康, 2014, 30(22):3324-3325.
[收稿日期:2017-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