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小学品德课“国培计划”教师遴选问题研究

2017-09-06 13:20何光群田维亮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

何光群+田维亮

摘 要:“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是遴选出一批具有良好学科素质和教学能力的教师作为参训教师。但在这一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的遴选过程中,由于多种原因,选拔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不符合培训要求,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本文以2016年在楚雄师范学院参加小学品德课培训的教师为例,分析了云南省小学品德课“国培计划”教师遴选存在的各种问题,探究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国培计划”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 教师遴选

“国培计划”全称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以下简称小学品德课)对于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小学品德课教师的素质在提高小学品德课的教学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楚雄师范学院从2011年开始承担云南省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国培任务,从2011年到2015年共培训小学品德课教师145名,具体情况如表1。

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效果,从2016年开始,云南省“国培计划”项目进行了重大调整,加强了县级培训团队建设。这一项目的培训目标是“全面提升项目县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专职培训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指导能力,为项目县打造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乡村教师培训团队,提高县级教师培养培训能力[2]。”为达成这一目标,2016年共有5个地州的12名教师被遴选到楚雄师范学院参加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然而通过调查却发现,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中,培训对象的遴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到项目的实施效果。

1 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教师遴选存在问题的表现

1.1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时没有遵守专业对口原则

小学品德课教师“国培计划”的对象自然应该是小学品德课教师,然而据对2016年到楚雄师范学院参训教师的调查,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大部分都是非专业教师,各地在遴选教师时几乎不考虑参训教师的专业性。这主要体现在2016年的12个参训教师身上,一是没有一个是思政专业毕业的(见图1),二是参训教师中只有怒江的4名教师(占比34%,不到一半)填的是主要教授思想政治课(见图2)。

1.2 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

参加“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教师培训团队项目建设的教师,在培训结束以后将要承担对本项目县其他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培训,这种培训既需要一定的实际经验,又需要旺盛的精力和对新事物的学习能力,年龄太小或太大的教师都不太适合承担这一重任。年龄太小的教师由于自己都还没有过教学关,以后要承担这一任务难度较大;而如果年龄太大,精力和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可能不太强,也会影响到培训任务的完成。一般说来,年龄在30岁至45岁之间的教师可能更合适一些,所以在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时应考虑尽量选择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截至2016年底,12名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年龄结构如表2。

通过对表2的分析可以发现,本次培训中有6个教师在31一45岁之间,占比42%;有4个教师在30岁以下,占比42%;有2个教师在46岁以上,占比16%,总体来说,年龄不合理的有7个,占到总参训人数的67%。其中有两个青年教师一个22岁(刚刚大学毕业,还没上过课),一个25岁(刚工作三年),还有一个老教师49岁(接近50岁),三位教师均明确表示对未来自己要参加对其他教师的培训感到压力太大。

1.3 遴选出的部分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对于参训的态度不积极

参训教师对培训的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对于培训的效果有很大影响。如果参训教师对参训是抗拒的,即使来参训,也不会积极认真对待,只会敷衍了事,这样的培训效果必然不会太好。在对2016年参训的12个教师进行访谈时,有4位教师明确表示不是自己想来参训,是被派来的。四位教师中有三位给出的理由是,培训应该让手中有行政权(话语权)的县师训中心的教研员来参加,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调小學思品课的重要性,自己是普通老师,培训完回去也说不上话;有一位教师给出的理由是自己身体不好,又不上这门课,培训了也没用。

1.4 遴选出的部分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的素质不符合遴选要求

云南省“国培计划”项目明确规定要选择“具有良好学科素质和教学技能”的教师进行培养,然而在一些地方选拔培训教师时为了不影响教学工作,不愿让学科素质和教学技能好的教师来参训,而把一些平时不上课或是工作轻闲的教师派出来。比如此次培训的一位教师是拉祜族,汉语还说不太清楚,在一师一校点待了15年,目前在学校的学前班当教师(自己说是保姆),基本不具备从事培训的素质,他自己也认为培训结束后再去培训其他教师是不可能的。

2 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教师遴选存在问题的原因

造成“国培计划”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培训团队项目建设中教师遴选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1 云南省乡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通过调查发现,虽然近几年来,经过各方努力,云南省乡村小学的发展得到了大力提升,特别在学校硬件方面的建设上发展相当快,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生活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等各种原因,云南省乡村特别是偏远地方的小学师资力量还是非常薄弱的。比如: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中心小学有学生450名,但教师只有59名,出现严重的学生与师资力量不匹配的情形。师资力量的薄弱至少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云南省的很多乡村小学就没有思政专业毕业的教师或是专职的思品教师,比如楚雄州牟定县高平民乐完小一个班级就由一个教师上所有的课、怒江州贡山县捧当乡中心小学只有2个专职思想品德课教师,所以在遴选参训教师时基本不可能按专业或教授课程情况来选派。二是在遴选参训教师时无法再对教师的素质或是教师对参训是否愿意等因素进行过多考虑,只能做到能派出人员参训,完成任务就行。endprint

2.2 云南省大部分乡村小学的品德与生活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承担着“育人”、教学生“做人”“生活”的重任,然而目前由于应试教育下“重主科、轻副科”功利思想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没有得到重视。而这又至少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课一般是由其他课教师(主要是语文和数学教师)或校领导兼职,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主观上就不太重视兼职的品德与生活课,客观上兼职教师的本职教学任务或行政事务已经相当繁重,即使想认真对待兼职的课程也不太可能。二是品德与生活课的课时无法得到保证,小学品德课课时常常被语文和数学课挤占。在课时都没法保障的情况下,品德与生活课教师也不太可能花时间与精力去好好钻研怎么上好课,长此以往,品德与生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难以得到提高。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的不被重视,导致良好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的品德课教师数量有限,这又进一步造成在实施“国培计划” 遴选参训教师时,可以选择的教师数量非常有限,无法提高遴选质量。

2.3遴选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参训教师的标准太笼统

查阅云南省“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的通知,发现在通知中,培训对象遴选要求中培训对象一项虽然有“项目县(市、区)域内具有良好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能够承担送教下乡培训、网络研修指导工作的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教研员、专职培训者[2]”说明。但通知对培训对象的年龄、专业、上过什么课、选拔标准没有具体规定,这也为各地遴选培训教师时提供了太大的弹性。

2.4 监督及奖惩机制不够完善

云南省国培办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在2016年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和送教下乡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不能及不愿承担送教下乡任务或资格不合格的学员,请各校协同各项目及时调整或予以更换”。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对于遴选出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参训教师合格与否却没有任何监督机制。此外,对于各地项目办遴选出的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参训教师是否符合通知要求,也没有任何奖惩。

3 解决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教师遴选存在问题的建议

要解决好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与生活课教师遴选存在的问题,宏观方面当然是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云南省乡村小学品德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使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有人可选。同时各个地方和学校要深化思想认识,重视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小学品德课的地位,使小学品德课教师素质大大提高。

本文主要从国培计划实施的角度出发,研究改善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遴选中存在的问题。

3.1 细化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的标准

为了让各项目县在遴选参训教师时能按照通知要求遴选参训教师,云南省“国培计划” 项目办除了发布总的通知要求外,可以组织各个学科的专家、教研员和各个学科的优秀教师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制定更为细化的遴选标准。

具体到制定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标准时,应该做到以下几条:第一,应该规定参训教师的教龄底线和年龄上限。这虽然简单但却可以防止发生遴选出刚参加工作还没有上过课的教师,或是让近50岁(到培训结束就50多岁)体力已经不能承担送教下乡任务的教师来进行培训的情况。第二,应对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的专业和教授的学科及课时有一定要求。虽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不能严格要求参加小学品德课培训的教师其專业一定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也不能严格要求参训教师一定是专职小学品德课教师,但至少应该要求遴选出的教师教授过小学品德课并且教授这一门课的时间要达到一定要求。这样才能避免出现遴选出的教师从来没有上过小学品德课,对这门课程一无所知,来培训时在实践训练中才第一次上这门课的情况。第三,对小学品德课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要求也应该细化。比如:最基本的普通话表达能力是应该要求的,本次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个别教师连说汉语都成问题,以后如何承担培训其他教师的任务?

3.2 规范遴选程序,加强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资质审核

为了确保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教师符合参训条件,一定要规范遴选程序:各项目县和承担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教师申请、学校推荐、主管部门审核的程序选派参训教师。此外,要加强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资质的审核,优先遴选承担过教师培训任务的骨干教师和培训者,还应严格审核报送的学员资质,对不符合参训条件和填报要求的予以退回各派训单位,重新遴选推荐。

3.3 建立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的长期监控机制

遴选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之后还需跟踪调查,及时审查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符不符合培训标准。如果发现确有参训教师不适合作为未来的培训者,就应及时更换参训教师,不能等培训结束才发现培训教师无法完成培训任务、无法肩负起对其他教师的培训使命。在这一过程中,负责培训的高校专家团队,特别是首席专家一定要对参训教师进行跟岗调查和指导,通过面对面访谈和听课等途径,及时做出是否需要更换参训教师的准确判断。

3.4 制定培训结束时的考核及奖罚机制

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在结束后要进行考核,考核的方式除了书面和网络测试外,最好是到优质小学进行正式讲课,让导师团队做出评价,看参训教师能否达到培训要求,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此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考核合格的参训教师和派训单位要进行表扬,而对不合格的参训教师要进一步分析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还是选拔的问题,如果是遴选时派训单位或项目县的问题,要进行通报和警告。

总之,云南省“国培计划”小学品德课县级培训团队建设是国家大力发展基层教育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中能否遴选出优秀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是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的基础。因此组织实施者要重视参训教师遴选问题,要始终以参训者在结束培训后能担任培训者为标准,采取多种措施力争遴选出的小学品德课参训教师能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为这一项目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国家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EB/OL].[2010-06-30]. http://www.gov.cn/zwgk/2010-06/30/content_1642031..htm.

[2]云南省国培项目办.关于做好2016年“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实施工作的预通知[Z] .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
“国培计划”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小学科学培训体系的构建
“国培计划”下农村初中地理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体系的构建
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英语课堂教学
奥尔夫教学法在农村音乐教师“国培计划”中的运用
“国培计划”中的“影子研修”探索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培计划”背景下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
职前教育阶段师范生培养中“国培计划”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