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公益创业研究综述

2017-09-06 00:42付伟斌王丽芳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健康医学生

付伟斌+王丽芳

摘 要:本文探讨了公益创业的历史沿革和国内外关于公益创业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国内高校关于公益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情况,特别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学生可以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健康公益创业。

关键词:健康 公益创业 医学生

公益创业(Social Entrepreneurship),也译为社会创业、社会创新或公益创新,最早由美国人比尔·德雷顿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它在解决社会性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公益性、效益性和创新性,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哈佛大学商学院狄兹教授(J.Gregory Dees)最早对“公益创业”这一概念进行界定,他指出,“公益创业”是指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个人或者社会组织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利益的创业活动。伯恩斯坦(Bornstein David)则把“公益创业”视为一种“非营利性”的企业行为,其主要追求社会目的,盈利主要投资于企业本身或社会,而不是为了替股东或企业所有人谋取最大的利益。科林(Kerlin)认为公益创业包括更广泛的组织形式:从营利性企业从事有益于社会的行为,(慈善公司)到非营利性组织从事服务于社会使命的商业行为都是公益创业。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关于公益创业的定义是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的新型融合模式,以公共服务或产品的有效供给为目标,创新探索市场运作方法在公益组织中的有效运用,实现组织在追求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学者湛军通过对全球创业观察组织2009年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得出了当代世界公益创业活动的主要规律:公益创业的活跃程度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男性从事公益创业的比例比女性高。资源型国家的公益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解决社会必需民生领域问题,创新型国家的公益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文化、生态、环保、新媒体等技术密集型领域。刘志阳在对欧洲国家的慈善投资、公益创投和商业创投进行了对比研究后认为,当代欧洲国家的公益创业形式主要为公益创业投资(Venture Philanthropy),相较于慈善投资和商业创投,它既追求社会价值最大化,也考虑一定的财务回报,对于解决社会目标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难题具有显著作用,已经成为市场化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兴融资工具。

中国公益创业研究始于2004年,北京大学的刘纪同教授发表的《社会企业》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关于公益创业研究的文章。我国学者主要关注的是商业创业的研究,关注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并不多,既有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例如,王长恒等学者从高校教育出发,指出了公益创业教育对于高校教育的积极作用,认为公益创业过程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潘加军等学者则从人才培养出发,认为公益创业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把公益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科研体系,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创新模式。苏海泉则强调,同样具有公益性和社会性,大学生公益创业更加需要借助社会、政府、高校等方面的综合力量,提出建立综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必要性。赵宏伟等学者则指出了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积极意义,认为在历史性的挑战和机遇面前,大学生公益创业既能实现创业拉动就业,同时在减轻社会矛盾和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谭建光认为,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是改革开放后产生的新兴事物,大致经历了商业大潮中的青年公益、创业趋势中的青年公益、国际视野中的青年公益、青年的公益创业与发展4个发展阶段。钟一彪认为公益创业是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的过程。湛军将公益创业按照从事的创业者不同分为三类创业形式:一是兼顾社会目标与商业目标的公益创业;二是“以获取经济收入为主,扩大营业额并为组织获取利润”的公益创业;三是以创新为目标的公益创业,实质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目标的公益创业。2007年我国首个公益创业研究中心——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认为,公益创业指个人、社会组织或者网络等在社会使命的激发下,追求创新、效率和社会效果,是面向社会需要、建立新的组织、向公众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社会活动,主要包括创建兼顾社会利益的营利性企业、开展志愿活动、创办非营利组织以及产学研一体化4种运行模式,公益创业具有公益性、效益性和创新性的特征,它们将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划分为4类: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创业教育+创业资金+创新基地模式”;以湖南大学为代表的“授人以鱼(公益助学)+授人以渔(就业)+授人以业(创业)+授人以智(研究)的模式”。 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既是一种教育内容,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方法和手段,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只有将价值导向与社会利益相结合,社会理想与职业准则相结合,道德规范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才能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创新,更符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需求,有助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将医学生的健康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模式相结合,以公益创业价值理念引领志愿服务发展,以志愿服务价值理念拓展公益创业路径,既能够克服医学生公益创业曲高和寡与志愿服务无序性,也能实现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融合共生。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实践操作,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

目前,我国学界对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实证研究还不多,主要的有张睿对上海8所高校20个大学生公益创业项目进行的研究,提出了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对策;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2014年推出的《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通过对全国范围内的公益创业青年群体进行了调查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国青年公益创业的评价基础指标和评价标准,首次理清了青年公益创业的主体——大学生,而且明确了青年公益创业的边界——“自我造血”、解决社会问题、亟待第三方认证,可以说有了一定的实证研究成果,但是还不够健全,特别是对传统的志愿服务转化为公益创业的实证研究成果还不丰富,仅有如韦小双的《大学生公益创业与志愿服务价值理念的差异、耦合以及转化》等文章,而在健康中國和健康扶贫战略背景之下,结合公立医院基本医疗事业公益性改革方向,将医学生志愿服务与健康公益创业相结合模式的理论研究就更加少见。endprint

相对于已有的相关研究,本课题研究响应党和国家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方针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重要讲话的要求,如“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针对医学生如何开展公益创业提出了新的一些思路,从学术价值层面而言,本课题要探索得出医学生健康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的共同价值理念和健康中国公益文化形态,这将填补国内关于医学生健康志愿服务公益创业理论研究的空白。从应用价值而言,本课题将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医学生健康志愿服务与公益创业相结合的道路,即依托大型公立医院的平台和品牌,以医学生为主体,成立健康公益创业社团,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健康管理培训课程和产品,通过向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营销推广,赚取利润,实现“自身造血”功能和健康产业与健康休闲等的融合,赚取的利润在维持本组织运转的同时,用大部分利润投入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专业健康教育方面,不断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减少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概率,从而为健康扶贫工程做出贡献。同时,该公益组织要主动策划针对健康公益行动,争取公益基金会的慈善投资,加大对社会弱势群体健康帮扶力度,另一方面,该公益组织主动招募、管理社会志愿者,参与“母体”医院的导医、病友会、心理安抚、困难患者帮扶等志愿服务工作,成为医院志愿服务的主力,从而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美誉度,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这样就构建了一个连接公立医院与社会大众的“桥梁”,走出了一条符合医学生特点的公益创业新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20日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李克强总理也在会上指出“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是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五大融合”。这是国家领导人首次将全民健康工作提高到国家治理层面,因此,急需社会力量参与到健康中国的建设当中。同时,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对健身休闲、健康生活有越来越强烈的专业指导需求,健康产业的市场非常广阔。另外,社会弱势群体也需要通过不断提升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一定程度上避免因病致贫和返贫的情况。因此,以医学生为主体,开展健康服务公益创业应该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苏海泉,周志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支持探究[J].青年探索,2012(3):63-66.

[3]谭建光.中国青年公益创业与社会创新[J].青年探索,2014(3):5-10.

[4]湛军.全球公益创业现状分析及我国公益创业发展对策研究[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7-130.

[5]陈俐帆.公益创业:公共服务提供的新思路[J].福建論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170-173.endprint

猜你喜欢
健康医学生
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新时期医学生临床思维评价体系的实践与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