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艳伟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它不仅仅使小组成员相互激励,相互促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习的合作精神,更重要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建立小组,课堂上使用小组,如何看待小组,是衡量教师是否进入“生本”的一个标志。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是生本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重要的课堂学习组织形式。学习小组是生本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它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之一。下面我就小学数学“生本教学”的学习小组建设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学习小组的组建
(一)小组成立的原则
小组划分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4-6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其余是中等生;同时,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水平又基本相同,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二)组内人员分工
为了避免合作学习中出现“自由市场”的局面,每个小组成员应确定分工:一名组长,一名纪律委员,一名组织委员,一名记录员(也可以有其他名称或者其他安排)。不用担心谁在里面无事可做或“唯我独行”了。
(三)小组长的选拔
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是小组活动的灵魂,既是小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小组活动的组织者,同时又是教师的小助手,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小组长的职责,开展系统有效的培训,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二、小组培训
(一)小组长的培训
明确小组长的责任:
1.检查组员的课前小研究、课后的练习。
2.课堂带动组员参与课堂的小组讨论、交流、分工、展示、评价等,并安排好小组展示的顺序与小组上台的礼仪。
3.小组长做好榜样并监督好组员的纪律。
4.做好小组成员的评价,还要及时向老师报告该组成员的表现。
明确小组长的作用:
1.小组长的带动作用
学习中积极主动,课堂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敢于点评,善于补充,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更好的带动同学们去展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榜样的引领,我们还担心其他同学的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吗?
2.小组长的组织管理作用
管理作用具体表现在:
①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②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③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④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3.小组长的帮扶作用:
在小组排位时,小组长和自己组内的后进生同时也是帮扶小对子,这样便于进行生帮生,生强生。
4.组长的检查、评比作用。
作为小组长,应对组员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检查评价,课堂中组内同学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学习的效果如何、配合程度如何、参与性如何……课堂中学习效果要发动小组长去检查,这样同一时间内,有小组长的帮助对组内所有成员进行检测,单位时间内效果落实的效率会提高很多。
5.小组长的跟踪反馈作用。
老师不可能时时刻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跟踪反馈,但是如果善于发动小组长的话,让他们随时随地的对本小组同学上节、上周、上月的学习效果及课前预习及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那么对于老师来说复杂难办的事情会变得非常简单。
小组长培训内容:
(1)课堂的流程、组织管理的方式方法、导学案的检查批改等。
(2)定期召开小组长座谈会——每班每周至少组织一次小组长会议。
(二)组内成员的培训
明确组员职责:
(1)按时完成课前小研究、课后作业与知识点的复习。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小组讨论、交流、评价、帮教、展示或举手回答问题的活动。
(2)监督好小组长的工作是否到位。
组员的培训内容:
(1)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做游戏加强组员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意识。
(2)转变学生的评价方式(评价别人不足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优点)。
(3)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和团队精神教育。
(4)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5)进行合作形式的指导。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狠抓常规,训练听口令的习惯,让他们的行动听指挥。
从—开始就要让学生知道:每次小组活动开始,都要听到老师“小组活动开始”的命令,才能进行小组活动。这时小组长要说:转身、聚首、轻声讨论。否则,要重新开始;先活动完的小组,只要全组成员—起坐端正就可以了(老师一眼就能看到),同时,小组内可进行第二次活动,不允许做无关的事情;老师认为小组活动的时间到了,拍拍手或喊一声“一、二、三”,学生必须马上“坐端正”,并停上活动。以上常规在每次活动时都要进行严格训练,特别是开学初,一直训练到他们已经非常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為止,今后只要老师发出命令,他们会条件反射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endprint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习惯。
(3)要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来”,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碰得咚咚响,或者自己想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为此,可采取下列措施:要求学生在听别人发言时做到:坐端正、眼看发言的同学、闭上嘴巴留心听。同时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还要同学重复刚才发言者说的话,表扬听得很认真的同学;并时常开展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尊重别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
(4)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动手操作的习惯。
三、小组评价
(一)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学生和其他成员是否协作愉快、是否愿意帮助别人、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
2.学习动机:相信学习过程是快乐的、学习更多的来来自内部动力。
3.学习中的投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时是否充分、是否有强烈的愿望表达自己、倾听他人的讲解是否认真、是否坚持不懈完成任务。
4.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在小组中比较突出。
5.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交流与解决问题基本技能的掌握、研究技能。
(二)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比如可设立最佳小组合作奖作为对合作任务完成出色的小组的奖励,这项荣誉为该合作学习小组全体组员享有。对于个人,可以设立最佳表现奖、优秀个人奖等单项奖励作为对个体的奖励。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记录员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上课时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组织委员、优秀纪律委员、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或每周进行公布。
四、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互补、自愿的原則。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让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好学习小组就是教师的理念水平进入“生本”的一个标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