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学生探求并解决问题的保证。一些农村学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提问者主要是教师,而不是学生。问题应当产生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回答或解释的地方,问题的提出者理所应当然是学生。但目前一些教师知识根据教学参考书和经验设置教学目标,判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一些教师很少考虑学生实际需求,其结果必然造成课堂上教和学的分离。教师讲的学生已经掌握,学生的疑点教师不涉及。学生表面上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实际上还是被老师“牵着牛鼻子走”。
二是问题的操纵,流于形式。质疑在教学中的价值没有人怀疑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流于形式。具体表现在:第一,在检查预习情况时,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可教师只是轻描淡写地问一问,实际上仍按自己预先准备的教案进行教学;第二,在学生充分预习,对课文内容已经了解的情况下,也要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第三,不管有没有思维训练和语言教学价值,无端发问,一味求异,表面看似热闹,却无多大实际教育意义;第四,把质疑作为一节课最后的弹性部分,浮光掠影,草率处理。
三是问题的解答,追求统一答案。语文学习本是最具主观性、创造性的学习,很多教师却习惯于用统一的答案去要求不同的学生,把一个个富有个性的,甚至不乏创造性的答案,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从敢问到爱问再到善问的过程。语文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创造条件,才能促使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营造自由氛围,使学生愿问
低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让教师提出一个个问题,丝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师提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没有真正转变教育观念,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重视不够,一怕影响自己的权威,二怕打乱教学秩序,学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破除这种“习惯”。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不讥讽、不嘲弄,挖掘其可贵之处。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中“少一些不准,多一些允许”,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为此,我在教《翠鸟》时,安排了一个师生比赛背书的环节。我提出先背,由于准备充分,我背得很流利、感情也充沛,但有几处故意丢了字词。背完,我微笑着看着大家有什么反应。孩子们面面相觑,终于有只小手举起来,我赶紧叫他。他轻轻地说:“老师,你少了一个‘非常。”我诚恳地接受批评,并大声表扬他上课听得仔细。这下教室里热鬧了,我“丢的”几个词陆续从他们嘴里找了回来。这节课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获得了一种巨大的快乐。
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1.创设悬念式的情境,使学生“奇”中问。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是靠后天培养的。笔者经常听到教师说,学生不爱提问题,或者没有提问题的习惯。这是因为,传统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很少创设问题情境,几乎没有给学生任何提问的机会,课堂上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久而久之,儿童天生的好问本能,就这样被我们教师一点点扼杀了。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上《苹果落地》一课时,有意识地问学生:“如果你手中拿着一样东西,你一松手,它会怎样?”“当然会掉地上!”学生都不容质疑地说道。我继而又让学生拿起一本书试试,并说:“让它往天上飞行吗?”学生先是面面相觑,而后拼命摇头。“那就请你去读读课文《苹果落地》,相信你会有更多疑问的。”果然不出所料,“苹果落地是因为地球有吸引力,既然地球有吸引力,为什么白云在空中飘来飘去不会掉下来呢?”“雪花为什么在空中飘,而雨却直接往下落呢?”……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在讨论重力与浮力的关系了。这既培养了学生提问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情感,可谓“一举两得”。
2.创设冲突式的情境,使学生“悱”中问。
要使学生爱问,教师必须努力挖掘教材中的矛盾因素,创设一种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我们在听一位高段的老师执教《鸟的天堂》时,在学生已明白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出示两个句子:(1)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2)很快地,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两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议论后,纷纷质疑:课文中榕树只有一棵,怎么说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呢?成片生长的许多树木才可称为“树林”,而“鸟的天堂”只有一棵榕树,独木不成林,怎么可以把一棵树叫做“树林”呢?不难看出,在这个教学片断中就是从课文中的“矛盾”处入手,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发现问题的浓厚兴趣,主动提出问题。通过听这堂课,我们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低段语文教学中,果然也非常的有效,学生在课文的矛盾处能产生许多疑惑,能提出许多令人深思的问题。法国文学家法朗士说:“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年轻心灵天然好奇心的艺术,它的目的是为了让这种好奇心得到满足。”教师的责任正是要不断满足并提升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
3.创设操作式情境,使学生“动”中问。
实践动手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知识,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而问题产生了,答案也就不远了。
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我们教师只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就能欣喜地听到学生创新之花慢慢绽开的声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