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琴++刘长山++钱娅娴
摘 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学生为根本,从个人的专业能力和人格魅力出发,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实现自身思政教育素质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个人魅力 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9-0053-02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一线工作者,他们从最初单纯的高校基层政治工作人员到现在的负责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事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
辅导员处于教育管理第一线,是最贴近大学生的重要教育力量,与高校其他教师工作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1.1 近距离性
高职院校辅导员与专任教师不同,专任教师只有在上课时才和学生见面,而辅导员实行的是严格的坐班制度,学生从大一进校到大三毕业离校,身边都离不开辅导员的朝夕相伴,这就形成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紧密接触的师生关系。因此,辅导员平时的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处事方式和人格魅力等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认知造成影响。
1.2 年輕化
随着新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目前招聘的辅导员大多都出生于八、九十年代,所以,辅导员队伍呈现日益年轻化的趋势。这些辅导员刚刚走出校门,自身阅历、经验尚且不足,在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在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学生面前容易导致威信的缺失[1]。另外,一些年轻的辅导员身在其岗,心却不在其位,还存在转换岗位的想法,使得他在工作中也不能尽心尽职。
1.3 工作的“复杂性”
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给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辅导员的工作更加深入到日常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内容呈现出事务性、重复性、细琐性等特点,具体到宿舍管理、就业指导、奖惩助贷、党员发展、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及病假事假、上课考勤及纪律、学生学籍档案整理等,可以说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都需要辅导员亲力亲为,所以,很多学生把辅导员的角色看成是处理琐事的“保姆”。
2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培养
2.1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能力
以人为本,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辅导员要努力学习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培养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敏锐的洞察力;要转换教育管理理念,创新工作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牢固树立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观念,懂得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学生、学生的不同成长阶段,给予不同的教育措施,增强思政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将“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学生的日常管理中,把工作深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心坎里,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求知欲,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统筹兼顾,提高服务管理能力。辅导员的工作比较繁杂,而且很多突发事件无法提前预知。所以,辅导员要时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改变单纯的管理意识,科学规划工作任务,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安排工作,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建章立制,实现辅导员日常学生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全面提升自身服务管理能力。
用心服务学生,提升扶弱帮困能力。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辅导员应深入到学生中去细心观察,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问题学生做到早关注、早发现、早处理,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要从班委、舍友、同学、任课老师、家长,以及学生本人多个角度去了解事情的缘由,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遇到心理困难的学生,需要及时干预,并向上级领导汇报或向专业的心理老师求助;遇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加强对贫困生的诚信和感恩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正确引导,增强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使贫困生在感受他人关怀的同时,能够培养自身自强自立的能力,从而做到经济上与精神上的双脱贫[2]。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的,提升就业指导能力。从大一入校到毕业离校,高校辅导员应在学生的不同阶段,有意识的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增强就业服务意识,加强就业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辅导员应从长远的角度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生涯规划指导和就业指导;辅导员除了要掌握学校、国家的就业政策,还要善于利于网络等新技术为学生提供就业资源服务。
合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信息驾驭能力。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又为其带来了挑战。这就要求新时期的辅导员在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时要避免过分依赖技术,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自觉学习新技术,提升驾驭信息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学工系统、学工专栏、学生交流论坛、微信微博等平台,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建立多方渠道,提升沟通协调能力。辅导员日常工作处于学校和学生之间、上级领导和学生之间、任课老师和学生之间,常常发挥着桥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需要有多方协调的能力,处理好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面对学生,应摒弃“官本位”思想,以平等的身份主动与学生沟通,从而消除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赢得学生的信任;面对学校,既要让学校、领导和各部门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与需求,也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理解学校的工作安排;面对同事,应用谦虚的态度主动与任课老师和教辅人员交流学生的情况,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
2.2 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人格魅力
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有相应的人格魅力去支撑才能实现。
衣着得体,仪表端庄。辅导员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基层管理者,其仪表是在学生心目中塑造人格魅力的“当头炮”。一些辅导员常常由于工作的繁忙忽视了自己的仪表问题,使自己在学生心里的威信大打折扣,降低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这对自身工作的展开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立场坚定,坚持原则 。辅导员的工作中常常涉及到学生较为敏感和关注的问题,如评优评先、奖助学金评定、党员发展等。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坚持原则、坚定立场、摒弃私心,哪怕是遇到上级的压力、家长的手段,或是学生的软磨硬泡,严格按照相关的校規校纪,公开、公平、公正地办理,做到不偏不倚、一视同仁。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全体学生的信任和尊重。
处事淡定,乐观豁达。辅导员每天都要与各种各样的学生打交道,学生的个体性及事件的突发性使得辅导员的工作存在不确定性,因此辅导员应当具有博大的胸怀,以平静的心态面对学生各种突发状况,以豁达的胸怀包容学生的错误,以乐观的情绪和平和的语言去教化学生。
兴趣广泛,拥有特长。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兴趣广泛、并且拥有一定特长的辅导员更能亲近学生,赢得学生的敬佩和喜爱。因此,辅导员还需要培养自身兴趣爱好,拥有一定技能或特长,在学生活动中能够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取得较好的成绩,使自己与学生之间距离拉近,从而提升自身工作的实效性。
爱好学习,丰富阅历。辅导员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阅历,能够使学生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服从管理,从而产生强大的感召力。如果辅导员对所在专业知之甚少,又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那么在管理该专业的学生时就会遇到困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也会出现“话不投机”或“对牛弹琴”的状况,大大降低辅导员的人格魅力。[3]
3 结语
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辅导员职业发展路径,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和个人魅力的提升,为学生的成才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保证其思想情感与行为能力素质的健康发展。[4]
参考文献:
[1] 赵昕.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0(1):1-2.
[2] 杨文坤.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专业能力提高的实现路径[J].教师发展,2010(1),63-64.
[3] 赵昕.高校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J].科学教育,2010(1):1-2.
[4] 曾茜.创新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辅导员工作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