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波
关键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构建
摘要:文章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进行了简单阐述,在对信息检索过程中存在的障碍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从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知识与经验三方面探讨了用户认知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构建了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并认为智能化、多元化和个性化是基于用户认知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8-0044-0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动静结合、交互性高,用户无论在何时何地均可检索以及获取所需的数字信息资源。但由于数字信息资源组织所体现出来的无序性和随意性,使用户感觉在众多的数字信息资源里快捷、方便以及准确地检索和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资源变得日益困难。用户对检索结果存在质疑,导致其信息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这已成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发展的一大障碍,影响了信息检索服务效果的提升。经研究发现,在多元化时代影响下,虽然信息检索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以及检索环境存在易变性,检索用户的心理状态也存在差异性,但用户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经验等对信息检索结果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1]。因此,笔者认为从用户认知角度出发探究与用户思维相匹配的信息检索模型,是当前高校数字图书馆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如何完善信息检索方式,构建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对提升信息检索效果,优化信息检索服务质量,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1 关于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是指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把数字信息资源按照特定的方式加以优化整合和存储,构建科学规范的信息检索系统,并依据用户的信息需求查找所需信息资源的过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历经系统导向、用户导向以及认知导向三大发展阶段(见图1),三者并非完全割裂,而是呈现出发展与继承的可持续性关系,并且后者也无法取代前者,在实际操作中三者应有效融合、相互补充,最终达到促进信息检索效果提升的目的。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主要呈现以下特征:①检索资源涉及面广,包含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信息资源,并且其资源载体众多,可供检索的资源范围得到较大拓展。②检索资源更新性强。在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中,更新和传输速度较快的就是数字信息资源,因此高校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更新速度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多数数据库与出版机构协同合作,在纸质文献尚未正式发行时,其文献目录已可以在合作的数据库中检索获取。③检索工具和方法多元化。用户可利用的检索工具非常多,如网络搜索引擎、书目检索系统、数据库检索系统等,同时,不同的检索工具也提供了不同的检索方法,如关键词检索、字段检索等[2]。
2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障碍分析
2.1 信息意识淡薄,检索效率不高
用户的信息需求是推动信息检索服务不断向前发展的内驱力,用户信息意识的强弱,对用户获取信息检索服务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它直接决定了用户获取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有效性和稳定性等。部分用户过分依赖于以往传统的信息检索形式,缺少充分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意识,把纸质资源作为满足其信息需求的主要信息源,从心理上排斥近年来兴起的数字资源,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需求处于克制状态[3]。同时,用户对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缺少充分认知,导致用户的信息需求未能准确转化为信息检索行为,更谈不上促进检索效率的提升。
2.2 知识技能欠缺,检索范围受限
对多数用户而言,要有效使用高校数字图书馆进行信息检索,就应该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检索知识与检索经验。但目前部分用户的信息素质尚未达到这一要求,他们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不能使用信息检索语言准确表达自身的信息需求,更谈不上依据信息需求制订行之有效的检索策略并加以实施,再加上部分用户缺少信息检索经验,导致在检索过程中出现检索结果较少或检索内容不够精确的问题。同时,高校数字图书馆检索系统尚不完善,不能对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的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检索,导致信息检索范围受限,这也是高校数字信息检索服务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4]。
2.3 个性服务缺乏,检索功能单一
目前,多数信息检索系统的检索方式多为“关键词检索”和“分类检索”。这两种检索方式只能局限于某一关键词概念实施笼统检索,最大的弊端是智能化程度较低,不能让用户精准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无法实现系统处理,导致检索结果的针对性不足,还需要对检索结果进行再次处理,因此不能满足用户的个性化检索需求,更谈不上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个性化信息检索服务。
3 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认知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从用户认知角度来看,影响信息检索行为的主要认知因素有用户的认知风格、认知能力、知识与经验。
3.1 认知风格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认知风格是指用户在长期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习惯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信息检索的影响较大。部分用户过于依赖检索环境,容易受到检索系统质量和特质的影响,导致在信息检索中出现思维模糊、检索行为滞后等问题;部分用户对检索环境的依赖性不大,在实施检索行为时思路清晰,检索状态积極。总的来说,用户的初始信息需求不一定是清晰明确的,但是伴随着新信息的出现、评估和应用,用户的信息需求将会逐渐变得清晰明确,或者出现变化。用户认知也随之出现转变,检索系统就要及时修正检索策略以满足用户新的信息需求[5]。信息检索是否有效,由用户与检索系统之间的交互行为是否有效决定。
3.2 认知能力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认知能力是指用户的头脑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加工存储以及应用创新的能力,它决定了信息检索的成效。认知能力主要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及空间能力(见图2)。在信息检索时,思维能力影响用户对检索任务的认知和理解,不同用户对同一检索任务会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信息检索策略的设计和信息检索结果的评估等;语言能力影响用户正式表达信息需求的准确程度,这是把信息需求与数据进行有效匹配的关键,将对信息检索行为成功与否起到重要作用;空间能力影响用户对检索界面的视觉体验,用户比较易于接纳与用户三维空间能力相匹配的检索界面,这有利于检索行为的实施[6]。endprint
3.3 知识与经验因素对信息检索的影响
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认知处理要基于一定的知识结构,因此用户的知识结构对用户的检索能力会产生较大影响。信息检索需要科学规范的知识结构给予支持,而知识结构也在信息检索中逐渐得到补充和完善,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假如用户拥有科学规范的知识结构,就能够准确表达自身的信息需求,并对检索结果进行适当调整。经验具体可以划分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前者是用户自身经历的一种独特体现,后者是用户对其他人的经验的一种学习,二者均可归入知识范畴之中。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不同用户的知识结构与检索经验存在差异性,其检索行为自然也会存在很大不同[7]。
4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
4.1 构建原则
为了让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能够在信息检索中发挥较大作用,笔者认为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以人为本原则。该原则体现在认知模型构建中应“以用户为本”,把尊重用户的个性特征、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及激发用户开展信息检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第一位,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信息检索服务。②规范性原则。要保障认知模型的有效应用,就必须在构建用户认知模型过程中依循规范性原则,这是认知模型的构建基础,主要表现为对信息检索的各个具体流程做到协调统一、有效链接,保障用户可以快捷、方便地检索到自身需要的信息。③灵活性原则。认知模型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产生作用,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可能会在应用过程中依据用户需求、检索环境等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认知模型的构建必须遵循一定的灵活性[8]。
4.2 模型构成
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主要应从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两方面入手,包括信息源知识库、用户认知知识库、整合认知匹配机制、数据库以及用户交互导航等五大功能模块(见图3)。
4.3 关注重点
在用户认知模型构建过程中要重视用户信息需求和用户认知情境两大要素:①用户信息需求。用户信息需求与决策问题有着紧密关联,用户因决策目的而出现信息需求,继而引发信息检索行为,是目标驱动型检索。用户群体的差异性,直接决定了用户需求具有多元化和个性化特征。因此,在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构建中,首先要解决用户多元化需求的提取问题和有关的个性化反馈问题[9]。②用户认知情境。用户总是在一定的认知情境中实施信息检索行为,重视用户所处的不同认知情境所引发的不同信息需求,构建与用户信息需求相匹配的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是决定信息检索行为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因素。
5 基于用户认知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发展趋势
5.1 信息检索的智能化
目前,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正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主要体现为“自然语言检索”和“可视化检索”两大形式,以人机交互的方式直接进行信息检索,应用检索系统智能处理检索信息,缩短用户获取规范、有效的检索信息的时间,把人工智能与检索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专门的检索网页,为信息检索奠定基礎。信息检索的智能化趋势,更多地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变化方面[10]。
5.2 信息检索的多元化
“互联网+”背景下,多元化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的一大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用户信息需求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化特征,并且在数字环境下能够实现资源的共享共建。②信息检索系统把信息的收集整理、检索咨询、存储创新等功能进行有效融合,为用户信息检索提供全面的“一体化”服务保障。③强化信息资源的集成处理,对信息资源体系进行优化整合和多次建构,满足了不同用户的不同检索需求[11]。
5.3 信息检索的个性化
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个性化实质上是其智能化的延伸,即采取智能化比较和研究,在准确认知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与用户的检索心理、检索行为等相匹配。因为高校数字图书馆主要是为高校师生提供信息检索服务,所以在未来发展中怎样针对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对认知模型进行有效完善,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加以保障,这是高校数字图书馆需要认真思考的一大问题[12]。
6 结语
总之,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服务是目前图书馆界较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从用户认知角度探讨信息检索服务的发展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客体,很多专家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检索服务的发展。但是,在信息检索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业界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促使高校数字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优质的信息检索服务。
参考文献:
[1]杨秀丹,李皓.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基础理论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12):56-61.
[2]杨贤林.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用户认知模型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9):126-128.
[3]温日琴.数字图书馆门户网站用户认知模型的构建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6(2):34-37.
[4]孙在全.基于用户认知的信息检索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1.
[5]沈旺,杨真,陈凤娟.数字图书馆用户认知风格对信息检索行为影响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8):18-21.
[6]吴晓英,郑辉昌,杨应全.基于用户认知方式的数字图书馆服务链构建[J].现代情报,2013(3):71-74.
[7]汤雯.浅析基于认知的高校图书馆用户网络信息行为影响因素[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2):43-45.
[8]杨秀丹,李皓.基于实地研究的认知信息检索模型构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2(10):95-100.
[9]李小燕.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用户认知模型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6(7):54-57.
[10]梁益铭,林书怡.基于认知观的信息检索交互模型[J].图书馆学刊,2012(2):96-99.
[11]段小虎,张梅,熊伟.重构图书馆空间的认知体系[J].图书与情报,2013(5):35-38.
[12]张云秋,安文秀,于双成.探索式搜索中用户认知的实验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6):73-77.
(编校:崔 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