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存在问题

2017-09-05 22:13何子文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就业

何子文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专业对口率低,企业对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认可率低等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另一方面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对在校所学课程对今后就业工作帮助同样认可率不高。本文通过本人的多年企业工作经验与教学经验,结合最近两年顶岗实习管理工作的学生就业数据与企业反馈数据,浅析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革的方向与方法。

关键词:建筑类 中等职业教育 升学 就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规模和学生数量都大幅度提升,但是中等职业教育仍在不断改革中,如何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对口率、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对学生从业过程中的实际帮助效果,是中等职业院校的重点研究内容。

本人于2013在设计院从事工程类工作5年后转入学校担任建筑类学科的教师,担任2年教学工作后,于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负责建筑专业实习生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2015年负责建筑施工专业、2016年负责建筑装饰专业),在管理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就业数据和相关企业、学生的反馈信息,其具体数据如下(括号内为所占比率):

上表的数据充分反映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现今存在问题:

1.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升学率低;

2.学生完成中等职业教育毕业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

3.学生在实习和毕业后对口工作中反馈学能所用的比率不高;

4.企业接收学生实习或工作后反馈学生具备对口专业知识比率较低。

我国正处于建设高速发展阶段,建筑行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为建筑类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为什么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却出现了升学和就业中的各种问题?我结合自己在企业工作和在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经验,以及在管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反馈信息,结合中等职业教育大环境的特点和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小分类的特点对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一系列相对应的改革方法。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中等职业教育跟普通高中和大学有着本质的区别,中等职业教育以职业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如下:

1.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较弱。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基本都是初中毕业生,而且是中考考不上高中的初中毕业生转入中等职业学校较多,这直接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入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特点。

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就业目标不确定。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基本都是父母决定的,学生并没有自主选择权,因此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于毕业后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都没有明确的目标。

3.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工作起点低。由于学历、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就职岗位只能是低级岗位,工作既辛苦又待遇低。

二、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1.建筑行业对非工人岗位职业要求较高,决定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现阶段只能为建筑行业输送劳动力工人。建筑行业的人才金字塔底部需求量大,建筑工人和与施工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学历、学习能力和工作经验等都要求较低。而建筑设计、建筑监理等职业,对各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中职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的特点,决定其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只能向工人岗位发展。

2.建筑行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要求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同步更新。随着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从传统的施工方法开始转型,BIM、装配式施工等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要求这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3.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缺乏真实工作模拟实训,学生所学知识只能是纸上谈兵。由于建筑类职业的真实工作环境充满了危险性和复杂性,所以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一般只能传授课本知识和老师的相关工作经验,学生很难在学校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实训工作。

三、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1.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升学率低

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学习目标不明确。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习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困难,学习能力也不足,导致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努力,绝大部分学生只为了毕业的目标而学习,更有甚者能不能毕业都没有所谓,所以要他们完成升学目标是十分困难的。另外有一小部分学习基础较好,本来有能力继续升学的,有的是由于家庭、经济等各方面原因来到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一门技能,等毕业后必须马上投身社会工作赚钱;有的是觉得继续升学对今后的工作帮助不大,倒不如尽早投身工作,吸收工作经验。最后只剩下极少数学生继续升学,大大影响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率。

解決方法:

(1)建立学生的自我要求升学的目标。

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理论学习较差,但是动手实践能力还是很强的,在学习技能实践课程还是会展现一定的优势。学校可以通过技能实践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技能过程中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势,同时也了解自己的弱势,从而重视理论学习,建立升学的学习目标。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学生知道升学的重要性。在两年的定岗实习管理中,企业反馈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弱,一方面固然是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另外一方面是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教授的知识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学生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最好的途径就是升学;而学生在实习工作过程中,也知道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差,跟大专、本科学生存在巨大差距,自我需求升学进修。但一部分学生在明白升学重要性已经错过了毕业前报考升学的机会,只能在毕业后一年再重新报考升学,这也是影响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率数据的一个重要原因。

(2)建立完善的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系统。

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面临着强力竞争,而且一般录取率较低。近年来,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建立5年一贯制、3+2等教学、升学合作模式,进一步完善了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升学系统,大大提高了建筑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升学率。endprint

2.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

原因: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工作起点低,而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工作起点要比其他专业中等职业教育起点更低,由于没有学历和工作经验,一般都是从施工现场最底层做起,职位低、薪酬低,而且工作时间长,工作累。许多学生实习试用期阶段就会坚持不下来,转到其他行业例如服务员、销售员等,薪酬提高,工作时间缩短,工作也没那么累。在2年的定岗实习管理过程中,毕业后转专业就业的同学95%都是从事服务员和销售员,这种短见和没有长远职业生涯规划的决定是造成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解决方法:完善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免学生作出短视的決定。

建筑类中等职业学生可能在选专业时就不是自主决定的,毕业后发现工作各种不称心,马上转换其他专业工作,这是人之常情。而学校要有效减少这种情况发生,应该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清楚知道中专、大专、本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晋升途径,提前预知做好心理准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引导学生重视升学进修,明白升学才是任职更好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老师在学生实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做好鼓励和指导工作,以避免学生作出错误决定。

3.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学无所用,企业反感学生不具备专业知识。

原因:这是一个三方面原因造成的双向结果。

(1)建筑类专业知识要求较高,而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决定了老师只能教授建筑基础知识和建筑专业相关软硬件基本操作知识。但在实际工作中基础知识和软硬件的基本操作是远远不够达到工作水平的,所以学生感觉学无所用,而企业感觉学生不具备专业知识。

(2)建筑类专业知识发展日新月异,中等职业教育很难与时俱进。不只是学生,中等职业教育老师所具备的专业水平知识脱离了实际工作岗位后,也会同步停滞,在工作岗位上面对已经更新的专业知识要求,让学生感觉学无所用。

(3)建筑类专业教学与实训不具备真实工作场景,很多专业知识都是讲授教学,有的能模拟实操,但缺乏真实模拟,其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解决方法:

(1)要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还是要回到升学的途径中去。中等职业教育毕竟是基础的职业教育,只能教授基础水平课程和技能,只有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中去,才能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2)“双师型”教师能有效解决教师脱离实际工作岗位造成的专业水平停滞,而为教师提供企业实践机会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有效办法。

(3)近年发展起来的模拟仿真建筑教学软件,可以在电脑上真实模拟建筑真实场景教学,甚至有VR的真实体验。应用在教学上还是起步阶段,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但总算为解决模拟仿真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建筑类中等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和建筑行业的大力发展下,充满了机遇与挑战。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具备不同层次的建筑专业技术水平,到不同的建筑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是建筑类职业教育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目标。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教育升学就业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浅析中职数学课与专业课的衔接
“新常态”下区域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大转变
将情感教育融入“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对中职卫校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别让熬夜毁了升学梦
升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