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2017-09-05 13:32谢锦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数学化应用意识自主学习

谢锦林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情趣。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数学化 生活化 应用意识 自主学习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中。新课程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何将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情趣呢?

一、结合生活实际,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奇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就要结合生活实际设法引导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产生兴趣。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教育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有了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迫、被动的学习为主动、创造地学习。小学生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持续很短。对于他们来说,动手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心理需求。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的引导,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有关的动手操作活动,就能唤起学生潜在的动力,对学习数学知识产生兴趣。

例如:在认识几何图形三角形时,教师从红领巾、小队旗的形状等引入新课后,请学生在本子上任意画出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通过画,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好3厘米的小棒3根,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先请学生用8厘米的小棒去搭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学生说:这根小棒太长了,那两根小棒太短了。“如果把它换掉,你们能搭吗?”学生们互相讨论,结果搭成了各种三角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操作活动,在操作中初步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

二、利用生活经验,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

数学本身是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提炼,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原有经验出发,把课本中的数学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空间,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有意义。例如:在教学毫升的认识时,为了让学生深切感知“毫升”这个容积单位,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对“毫升”的认识。然后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并结合度量茶杯、碗、勺子、保温盒等的容积,让学生加深对“毫升”的理解。学生边操作边动脑,手脑并用,顺应了学生好奇喜动的心理特点,有效地激发兴趣,使学生在亲历创造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理解。学生都积极参与,兴趣盎然,感受到学习数学非常有意义。

三、动手操作,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实践出真知”这个浅显易懂的哲理告诉我们,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实践得来的。实际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前人在实践中得到的。所以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用实践来验证知识,在实践中获取知识操作的过程就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也就是形成技能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的。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使学生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正确的概念,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能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训练学生的智能素养,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如:学习“长方形面积的计算”,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的积?长、宽、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这些都是教学中必须突破的难点。我在引导学生用摆面积单位学具的方法求出一个长方形纸板的面积后诱导学生:如果求长方形球场或者更大长方形的面积用这种方法还行吗?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12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任意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交流想法时令我意外:“老师,我拼成图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和原来的一样,还是12平方厘米”,“老师,我和他们拼的不一样,我拼成图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2厘米,但是它的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我拼成图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1厘米,面积也是12平方厘米”,“我发现,你只要是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它的面积都和原来一样”,“我发现,用长的个数乘宽的个数得出来就是你拼成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现在,我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了,用长×宽就等于长方形的面积”。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不仅理解了这一公式的含义,更明白了这一公式的由来。在愉快的动手操作中,学生们的兴趣盎然,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眼、耳、手、脑同时并用,通过学习知识提高智能素养,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四、演绎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诱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他们体验到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成功和快乐。如教学平均数应用题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选题,展开活动,如:测量计算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平均体重、平均年龄,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数、教师平均年龄,附近菜场某一蔬菜的平均价格等。……学生通过出去看一看,想一想,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把数学课的知识与平时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增强了学习的动力感和自信心。

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教师应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教学中提出生活中学生能够观察到的数学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利用生活理念构建“高效”数学课堂,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帮助学生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以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小航主编.小学数学实用教学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苗慧.小学数学课标教科书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数学化应用意识自主学习
浅谈如何将小学数学生活化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基于数学核心经验的中班幼儿区域活动“数学化”实施策略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在数学化的学习活动中进行概念教学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和数学化的融合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