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娟
摘 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让语文教学呈现更多彩的表现方式。如何达到这种效果,这就需要执教者找出它们结合的切入点。找准这个切入點,将会有助于我们的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课程 课程整合
哈佛心理学教授鲍里斯塞得兹说:“教育的原则不是形成多少习惯,而是让他们创造再生力量。”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逐渐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青睐。教师与学生不断创新,为自己的教与学添光增彩。如何把多媒体的运用和课程的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就语文的教学,笔者浅谈自己的一点感悟。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逐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多媒体的恰当使用就为语文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一个很好的媒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什么时候用以及怎么用,这应该是我们教师关注的焦点。从自己教学与听课的经历中,笔者觉得恰当的合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与增添语文味,想达到这样的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上课要有趣,课上得有趣,学生就可以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前面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如何引发这种趣,关键之一在学习课文之前要吊足学生的胃口。如营造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时多媒体的使用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如在一次公开教学中,时间定在下午第一节,学生在这段时间很容易精神疲惫,状态不佳,而上的课恰恰是充满激情与力量的《安塞腰鼓》,为了调动学生的上课热情,在开头我以一首充满激情的歌《我相信》作为导入背景。由于选用的歌曲学生熟悉并且歌曲律动感很强充满激情,学生很容易被吸引,再加上我用“就像歌词里说我相信我就是我,我相信明天,我相信青春没有地平线,为什么他能够这么自信,归根结底在于他对生命的热爱!有人说生命是盛开的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生命是美妙的乐章,用它动人的音符谱写人生的篇章。生命如此精彩,引来无数人对它的赞叹讴歌,今天我们就跟着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去感受西北汉子是如何诠释生命之歌吧!”这样的话把歌词的内容与文章的主题串联在一起,一方面打退了学生上课前的昏昏欲睡的睡意,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的状态很好,充满激情,无论是课文的朗读还是课文的分析,学生的表现与课文所传达的感情有着很好的契合,因此这堂课也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与赞赏,说上出了语文味。我想达到这样的效果与开头的歌曲导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突破重难点,神来之笔
教学的成功之处就是与引导学生理解了文章。而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是我们在教学中的任务。初中学生由于自身的经历体验的有限以及自己理解能力的有限,因此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若能巧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则如神来之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一次听课过程中,一位老师运用视频重难点突破上的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在教学《孤独之旅》时,主人公杜小康在孤独中不断成长,当文章的最后杜小康在草里看到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句话不仅表现了他当时看到鸭蛋的惊喜,更体现了他经历一系列的挫折成长的欣喜。而后一种欣喜更值得揣摩品味。一开始老师揣摩这种感情时,通过学生的表演朗读来突破,学生抓住“惊喜”这个词,将“蛋!爸!鸭蛋!鸭下蛋了!”这句话用非常激动的语气读出来了,可以说已经读的不错了。可是联系整篇文章,杜小康在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后,当看到他们的鸭子长大了,下蛋了,他可以实现他的愿望了,想到这些,他的这句话仅仅是开心吗?仅是这种语言,他的表情是怎样?文章没有写出来,所以学生也不能想的那么深。这时老师插入了《草房子》的电影中有关这一情节的片段。在这一片段中,当杜小康手捧鸭蛋,喜极而泣地说出这句话时,班里的学生发出“哦!”的一声。从这一片段中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原来这种惊喜里不仅仅是开心,同时还有更多的感情。而这种感情的表达不是仅仅看字面,更是通过全文来理解,进而很好的表现为不同的表情。所以当看完这个片段时,学生对杜小康的成长更有一份深的理解与赞赏,当老师要求学生再一次地读这句话时,学生的朗读中加了表情,朗读得更有味道了。
三、自主学习,有力助手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教学的根本。学习方法多种多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高效途径。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筛选、整理信息,最后利用多媒体在课堂展示。如在综合性学习—黄河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自主去查阅资料。通过事先分组,将全班分为四组:任务分别是:黄河知多少(地貌特征)、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布置各自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任务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那节展示课上,学生表现积极踊跃,查阅的信息丰富,有的学生不仅完成本组的任务还完成了自己喜欢的任务。我想这样的学习不仅仅是成果丰硕,另外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学习了更多。这比传统上老师的讲解效果要好多了。
以上的几点是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多媒体运用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中的一点感悟。合理恰当合时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我们平时的教学提供很好的帮助,丰富我们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艺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水平。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多媒体技术只是我们教学的一种媒介,一种辅助工具,课堂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不能被多媒体束缚住。言而总之,在多媒体与课程整合中,我们要寻找到切入点,充分发挥新型技术的优点,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添色增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