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7-09-05 04:35聂恒清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35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聂恒清

摘 要:社会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改革,在实际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被广泛的运用,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教学方法,虽然很多教师将该教学方面运用到教学当中,却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有效性,是目前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更是学生在学习中运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學生在对学习任务共同完成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明确分工,达到互相学习的效果。在实际教学当中,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这种学习方式,也不是每一节课都非要采取分组合作学习方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在课堂上把握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契机,灵活安排学习的内容,系统地组织合作学习活动,以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教育行业中合作学习被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很多小学教学当中,合作学习在课堂当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的运用合作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

一、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展开合作学习

小学生和成年人不同,不管是心理、生理等方面都不够成熟,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可以总结出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由小组成员拼图的方式展开合作,当学生将三角形拼接成平行四边形的时候,再来研究其面积,会更好地达到学生学习的效果,促进合作学习更加有效完成。

二、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

想要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应该在科学有效的教学理论基础上落实,所以,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能够熟练的运用互联网、图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从而使得合作学习能够更好的开展,以理论为指导展开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

例如,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面对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经验不丰富的年轻教师可能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难免会出现些许失误,这就需要教师保持长久学习的心态,不断运用科学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保证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科学和有效。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熟练合作学习的各种技巧

在实际教学当中,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一个小组当中,既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又有学习差的学生,只有让个体的学生进行交叉,才能避免出现分化现象的发生,另外,教师在教学当中,应该在提问时注意语气,更要对问题进行巧妙的设计,尽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在问题题设的情境下展开合作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角的认识”的时候,能够在合作学习中以科学合理的理论为指导,将优生和差生组成互帮小组,形成优帮差的合作团体,往往能够促进共同学习的效率提高,这也是合作学习有效性的一大表现。

四、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不管是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还是其他学习方式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在开展合作学习中必须充分发挥规范性和明确性原则,不能让学生在学习讨论中过于盲目性。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分工要明确化,让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及看法表达出来,这样才能使合作讨论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每个小组只有几个人在讨论,其他人没有积极参与的情况。针对此现象,教师和小组组长应以身作则,积极引导大家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使合作学习更具有实效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同学都处于平等的地位,无论是基础好坏,都应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应该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凸显,使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五、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教师扮演好合作学习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进行提问时,应该扮演好提问者的角色,提出的问题要科学、合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明白,对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轻松的理解;在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充当好监督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既要监督小学生遵守纪律,又要引导小学生讨论问题,参与合作学习;教师还要充当好评价者的角色,对于小学生的小组组长发言,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反馈,给予鼓励和赞扬。

例如,教师在讲授“乘法运算”的时候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那么教师一开始就要设置巧妙的问题,尽力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接下来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并且随时监督学生的不良行为,最后教师要充当好总结者和评价者的角色,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结果做出一个公正的评判。

六、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实施,需要创新合作学习的评价模式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常常停留在对个别交流学生的评价上,而忽略了对小组的集体评价。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小组捆绑式评价”是创新评价模式的好方法,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这种捆绑式评价不仅会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而且会使小组之间融入竞争机制,形成班级学生间乐学、上进的良好风气,从而强化合作意识,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七、结束语

到目前为止,合作学习已经走过了初创期和发展期,针对小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继续探讨合作学习与互动式学习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其他学习模式的结合与交叉式运用,相信这也是未来教育实践中一个崭新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育艺术.2017(06), 27-79.

[2]章友良.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研究[J].教育前沿(理论版).2017(03), 412-439.

[3]王文冬.合作学习中评价方式重在“四结合”[J].小学教学研究.2017(05),9-18.

[4]孔企平.“有效教学”的几个理论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17(02),102-1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有效性小学数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