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欲飞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对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了打破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提出了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兴趣,锻炼技能,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有效方法——四步高效教学法。
关键词:传统英语教学;四步高效教学法;英语课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逐步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大部分学校以语法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重点,由于老师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讲解,使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导致越来越少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英语。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既是学校的基础学科,又是学生的难点学科,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英语;那么就应该从课堂着手,因为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成败决定着学生的整体成绩。同样的课堂,同样的40分钟,但效果却不尽相同,甚至有较大的差距,这说明,课堂教学有高效的、低效的、有效的、也有无效的。
一、传统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英语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一种机械课堂。学生怕提问,怕开口,习惯了“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大多数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考试过关后就把英语抛到脑后,毕业时英语水平大大下降,导致听、说、读、写能力很差。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使学生对英语失去了兴趣,存在很多弊端。
(一)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研究性学习的兴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师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让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愉快地学习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严重的违背了这一原则,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讲的累,学生听得更累。
(二)传统英语教学忽视了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传统英语教学的主宰者是教师,一节课,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说,学生在听和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初中英语课文内容较长,教师为了赶进度,赶时间,不给学生自己阅读和思考的机会,大部分老师都是自己翻译课文,自己写出知识点。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时间去消化知识。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目的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的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事实上,传统英语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不高,听、说、读、译的能力也很差,学生的基本技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
(三)传统英语教学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是一个班集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状态,它是影响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状态是保证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条件之一。但在传统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很多教师偏重对语言形式的讲授,过分强调语法规则,不重视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于是“啞巴英语”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学生在课堂上活动很少,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
二、运用“四步高效教学法”,改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
为了适应新时代英语学习的需求,打破这种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四步高效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兴趣,锻炼技能,能够最大限度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将课堂还给学生的有效方法。“四步高效教学法”的具体环节是:学习测评——问题探究——展示引导——迁移拓展。
(一)学习测评。学习测评就是教师在课前必须将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进行检测。主要检测内容有复习内容和预习内容,如果老师每节课前对已经布置的任务进行检测,那么学生就会利用课外时间来记忆、巩固所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一种“温故而知新”的好习惯。在英语课堂中,学习测评的内容主要是,上节课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本节课教师所布置的预习问题,需要检查的词汇等。
(二)问题探究。在新课改的潮流下,探究式教学已经受到大部分老师的青睐。问题探究就是教师将课文内容给学生设计成不同的问题或设计成阅读理解的形式,然后学生通过小组进行探究,有目的的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找出答案。问题探究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合作精神为重点。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英语成绩,增强词汇量地有效途径。有了问题,学生的阅读就有方向性,问题能够指引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摆脱盲目阅读的不良习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难,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学情;2.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源于课文而高于课文,但不能偏离课文;3.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目的性,体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4.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5.英语问题应给以选择题和判断题为重点进行训练。
例如(以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上册lesson34为例)本课的问题探究环节,教师可以将课文设计成下列问题:1.Einstein is most famous for his Thery( );2.Einstein was born in 1905 in Germany( );3.In 1921,Einstein received the nobel prize( );4.In 1933,he went to teach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
学生可以根据以上问题进行自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并翻译课文,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三)展示引导。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展示引导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展示所探究的内容。教师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展示,老师进行补充指导,学生展示的内容有:1.完成探究的问题;2.课文的朗读和翻译;3.找出文中的重点短语和句型;4.知识点的应用。
(四)拓展迁移。迁移拓展就是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或是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给学生拓展一些中考试题,名言警句等。
总之,教师只有真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才能使其对听说写译能力有所提高,才能使英语教学取得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