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彬+易雪玲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现代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镇产业学院为例,以中高职衔接的培养效果及问题为研究内容,采用问卷、访谈的调查方法,探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做法、培养效果及存在问题,就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提出了建议:适度调整职普比例,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衔接培养。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培养效果;可持续发展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1-0015-08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力争在5年左右,使大多数地区的各类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自此,中职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1:1的比例开始实施,直到世纪之交的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再次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于是,职普比例有了“大体相当”的要求,到了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中职、高职开展衔接培养。那么,“职普比例大体相当”乃至现在提倡的中高职协调发展、衔接培养其效果究竟如何,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实践中,笔者发现在许多中、高职学校中,中高职衔接工作并不顺畅,大部分高职院校并不愿意主动接收中职生源的学生;而一些中职阶段的学生即使上升到高职阶段,仍面临很多发展的瓶颈和问题。基于对现实的疑惑,根据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笔者专门对一直开展中高职衔接的高职学校: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实证研究,专门就中高职衔接培养的效果与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该报告提出了最初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满足其组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1988年,联合国科技文组织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1994年,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咨询委员会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是终生学习的过程,它培养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与人文修养,以及承诺参与负责任行动的世界公民[2]。此后,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乃至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纷纷付诸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会议强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并宣布2005-2014年为“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United Nations Decade Educ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要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實施“为了可持续未来的学习”。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报告首章为“可持续发展:核心关切”章节,强调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一、中高职衔接培养概况
“中职”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或初中同等学历人群,主要生源为未升入普通高中而进入职业技术院校接受高中教育的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学龄段为15-18周岁,主要分:职业高级中学、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四大类,属中专学历。本文所指的“中职”主要指职业高级中学和中等专业学校。而“髙职”是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或高中同等学历毕业人群,主要生源为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习且参加了高考而进入职业技术院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学制一般为三年,学龄为18-21周岁,分为本科和专科,本文所指的“高职”主要指专科类的学校。“中高职衔接培养”是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终极目的,高职院校与中职院校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系统、加强师资队伍等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中职学生通过“转段考试”等方式毕业后进入高职继续进行学习,实现中职毕业生就业与升学的双向选择,从而拓展中职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中高职衔接培养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山职院”)的中高职衔接是在专业镇产业学院”(以下简称“产业学院”)的基础上开展的。产业学院是中山职院依托现有重点专业群,与相关专业镇政府在其产业园区(基地)合作兴办的,集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技术研发与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教育实体机构。中山职院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开始于2011年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2011年,中山职院与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和东莞市威远职业高级中学合作,开展服装设计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此项目的高职阶段教育始于2014年,目前,学生已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全部毕业。到2016年为止,中山职院的中高职衔接教育共有招生计划4215人;目前,高职阶段在校生1610人,占在校生的19.8%;招生专业共11个,占招生专业的33.4%;与本市内7所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合作院校占中山市中职学校的58.4%。基本情况如表1:
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已成为中山市中职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
以2014年各专业吸纳的中职学生比例占当年该专业招生人数的比例为例,如表2:
由此可见,进入高职进行继续学习已经成为中职学生的一项重要选择。例如,2014年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中职毕业生,94.3%的能够升入高职学习。另外,中山职院与潮州、东莞、惠州、江门、广州等市的中职学校也开展了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合作。
二、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主要措施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是中山职院最早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专业,也是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2011年,沙溪镇政府、中山职院、沙溪理工学校达成协议,三方共同出资建设沙溪纺织服装学院,通过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方式,重点培养服装行业需要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笔者以沙溪纺织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为例,阐述产业学院在中高职衔接培养方面的主要举措。
(一)“2+1+2”模式的中高职衔接培养运行机制
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和沙溪理工学校合作的中高职衔接教育采用“2+1+2”的运行机制。“2+1+2”是由沙溪理工学校和中山职院共同商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第一个“2”是指学生在沙溪理工学校完成中职段学习;“1”是指第三年,将原本该由中职段完成的实习教学任务变为中高职共同实施,学习地点是沙溪纺织服装学院;第二个“2”是指在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完成高职段的学习,含1.5年的学校教育和0.5年的顶岗实习。这一运行机制有两个优势,一是实现了中高职在教学内容、教学场地、教学层次等方面的无缝对接;二是可以降低中职学生升入高职阶段的流失率。一般而言,中职学生在第三年实习时,一旦进入实习单位,就会频频出现不想继续升学而直接参加工作的现象。要实现“2+1+2”的衔接机制,必须创新中高职衔接教育的校企合作模式,才能为中高职共同实施1年期的实习教学提供师资、场地等教学条件。
(二)校企合作工作室的教学模式
沙溪纺织服装学院依托这种得天独厚的产业优势、企业优势和地理优势,将专业建设根植于产业园区,先后成立了中山市微生活服饰设计工作室等9个校企合作工作室。工作室依据组建主体不同,分为有三种类型,即企业工作室、教师工作室、学生创业工作室。工作室兼具双重性质,既是学校的教学空间,又是生产经营的企业,工作室在获得沙溪镇提供的税收、租金、设备、人员等方面的优惠支持的基础上,在沙溪纺织服装学院内开展经营活动;同时,工作室有明确的教学任务、教学标准,包括开设课程、接纳学生实习、指导学生技能竞赛和开展项目、评价与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3]。
工作室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师资培养和发展方面:兼职教师不再是游离于各个企业,而是入驻产业学院的核心技术人员,他们即了解市场又了解教学,主要负责教学的实践环节;专业教师也不单是教书,由于工作室的创立,教师不仅需要更贴近市场教学,另外要对外承担社会项目,增强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在教学方法方面:由于工作室对外承接企业项目,可以将企业项目和专业核心课程融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真实的企业项目,极大提升教学质量。第三,在专业建设方面:由单一的学校建设模式转变为校企合作建设模式,中高职衔接教育的专业建设更是切实实现了高职学校、中职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建设。行业企业和学校深入而广泛地参与了人才需求调查、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资源开发等工作,在職业能力分析和课程体系构建及教学资源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中高职衔接教育培养人才的市场适应性和满足度。同时,也加大了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对专业的认同度[4]。
三、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主要效果
为了解中高职衔接培养工作中存在的效果与问题,中山职院于2016年12月对全校进行了中高职衔接教育问题与效果的专项调查。调查以学生和任课教师为对象,分两部分展开:一是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涉及培养效果和问题,调查对象是中高职衔接教育有在校生的专业: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共5个专业。为了提高调查的代表性,方便进行比较分析,调查采用整班抽样的方式,每个专业抽取:中职生源班、普通高中生源班各一个班;任课教师的选取对象是:既参与了中职生源教学,又参与普通高中生源教学的全部任课教师。整个调查是通过手机微信扫描问卷星二维码实施的,由各专业主任组织学生集中填写并现场提交问卷。参与调查的学生393个,其中,三二分段班学生233名,普高班学生160名。此外,任课教师45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具体样本数量如表3:
最后,实际收回问卷408份,其中,学生问卷共368份,教师问卷40份,有效率为98%。整班抽样、现场提交问题的调查方式保证了调查的覆盖面广、有效性高,能满足研究的需要。第二部分调查是深度访谈。为了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中山职院还对相关院系、专业主任和教务处领导进行了现场访谈和电话访谈,访谈的主要内容是衔接机制、培养效果、存在的问题等。经统计分析,衔接培养主要效果如下:
(一)学生基础薄弱,培养效果不佳
笔者随机抽取了2013服装1班(普高班)与2014服装4班(中高职衔接班)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的总评成绩分析表,如图1、图2。
图1、图2显示,2013服装1班(普高班)的良好率明显高于2014服装4班(中高职衔接班)。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大部分中职生源的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尤其不愿学习理论知识,但对于操作类的项目积极性也不高。由于课堂纪律差,爱说话、爱玩手机,导致任课教师大部分精力用于维持课堂纪律。此外,对于课堂以外的活动,如:专业竞赛、校园文化活动,他们均表现得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任课教师认为,是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且学习不佳,高职阶段的培养效果并不明显。
(二)高职阶段学习对中职生价值观和未来发展的影响均低于对普高生的影响
图3、图4显示了“高职学习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的调查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高职学习对中职生源的学生价值观影响大的比例为38.18%,而对普高生源学生价值观影响大的却有51.16%。关于“高职学习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的调查显示,高职阶段对普高生源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中职生源的学生,图5反映的是中职生源的情况,可以看出影响较大(以上)的比例为29.09%,图6反映的是普高生源学生的情况,该比例却达到56.98%。
因此,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阶段学习对中职生的效果并不佳。
四、中高职衔接培养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生源质量不高,任课教师普遍反映教学难度大
“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积极性最主要的原因”调查表明,生源问题是影响中高职衔接办学的最主要的因素,46.67%的任课教师认为生源问题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积极性,见表4。任课教师普遍认为生源质量在:学习态度、文化基础、学习习惯、专业技能水平四个方面表现不理想。表4还显示,课程对接问题是中高职衔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占比30%。主要表现在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简单重复,学生通过两个阶段的学习,不能明显地感受到两个阶段在理论、技能等方面的层次提升。
通过对两种生源的报到率比较分析发现,2015级中职生源的平均报到率比同年级普高生源平均报到率低8.35%。特别是物流管理专业,普高学生生源报到率比中职生源学生报到率高出23.3%(见表5),进入高职深造的积极性不高。
对“选择高职学习原因”的调查发现,43.64%的中职学生选择进入高职学习的首要原因是想取得更高的文凭,而40.7%的普高生源学生选择高职的首要原因是掌握更高的技能(见图7、图8)。可见,中职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态度没有普高生源端正。
在访谈中笔者也发现,即使到校读书的中职生源学生问及读书的目的时,很多中职生源的学生坦言,他们仅为了高职学校的文凭而读书的,如果因考试成绩不通过而拿不到毕业证书,他们表示也不会太在意。
针对教师进行的“学生的文化基础”的调查显示,48.28%的教师认为中职生源学生的文化素质差,见表6。
中职生源的学生文化基础较弱,主要表现在:文化基础不高、理解能力较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而这同时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教师开展的关于“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显示,48.28%的教师认为中职生源学生学习习惯差或很差,见表7。访谈调查中,教师们普遍反映中职生源学生上课不认真、坐不住、不爱动脑等。
关于“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调查显示,中职生源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并没有理想中那么高,只有13.79%的人认为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高,另有31.03%的认为中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见表8。访谈教师反映,学而不精反而让学生滋生自满情绪,影响深入的专业学习。
(二)衔接机制不健全,高职学校单方面承担了较大的成本和风险
中高职衔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招考机制和课程对接两方面。招生,即转段考试是衔接环节中一项关键工作。调查表9显示,51.72%的任课教师认为招生入学门槛低,很多在中职阶段并不优秀的学生只要参加考试,绝大多数都能够被录取。也就是说,中高职衔接的选拔机制,录取到大量的素质不一定高,而学习态度也不端正的中职学生升入高职,与读过三年高中且參加了高考的学生一起学习,大大增加了高职教育的风险和成本。教师在任课过程中发现,这两类学生差别很大,很多通过转段考升上来的中职生本来基础就弱,加之理解能力差、自学能力不高等原因,严重跟不上学习的进程。
此外,通过访谈全国知名职教专家欧阳河研究员,笔者发现,中高职衔接的机制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其一,由于中高职衔接教育设计的教育主题、教育因素、教育环境、教学环节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导致教学管理复杂度和难度大,在衔接过程中天然存在诸多沟通不畅、管理不到位的现象;其二,中高职衔接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中职段执行率低,究其原因是中职需要兼顾就业和升学两类教育目标,成本高、难度大,导致很多中职学校更愿意选择重视就业,而忽视对升学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忽视文化基础教育;其三,衔接机制的缺陷导致了中高职的培养规模较小、管理成本高、风险大的问题同时存在。中山职院沙溪纺织服装学院院长在谈及中高职衔接问题时说,学生参加完转段考核以后,按计划有半年至一年的顶岗实习期,这个阶段高职老师还没有接触过升上来的学生,而中职老师又认为学生已经毕业该完全放手,但学生还属于未成年的年龄阶段,又要参加顶岗实习,这个风险相当大,很多都是高职学校在单独承担。
五、中高职衔接培养教育的改进建议
(一)适度调整职普比,加大注重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培养
基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阐述的: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必须融通中职与高职的学习渠道,甚至要融通终身的学习渠道[5]。
本案例研究表明,中职生源的学生由于缺乏高中阶段的学习,在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具有天然的缺陷,而往往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并不理想,但是进入高中以后,通过高考压力和自身努力,成绩能有很大提升。因此,过早硬性地将这批学生划入中职是有悖教育公平和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的。
中职招生规模和比例应该依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来确定,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行政式的规定[6]。实践证明,学生的文化素养对于以后的就业和生活均有深远的影响,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必定要有高素质的文化作为支持,任何只懂技术而没有文化素养的人终将被市场淘汰。由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以看出,文化素养和可持续发展又是必不可分的,文化基础是进行可持续的前提条件。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注重技能教育而忽视文化基础课的培养,导致很多中职毕业的学生上升空间狭窄,有的即使进入了高职进行继续学习,由于文化基础不够,理解能力差,致使学习效果不佳[7]。
因此,建议适度调整普职比,适当向各地下放中职招生自主权,尤其应注重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培养。
(二)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升格为普通高中
深入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既是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是教育使命的呼唤,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各地要因地制宜地探索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走出符合地方特色的中高职衔接教育之路。中山职院依托专业镇在政府大力倡导和支持下,构建的依托产业发展的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和“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值得借鉴。
目前,中高职衔接的普遍模式是:在中职读3年,然后在高职读2年,最后取得和普高生一样的大专文凭,也就是说,他们从初中毕业到专科毕业的学制一共才5年,而普高生源的学生从初中到大专毕业,学制为6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基础较差中职生源的学生比基础较好的普高生源学生的学习时间还短一年,培养效果自然不好。前面的案例研究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结论,所以,这种模式需要变革。笔者建议改变“3+2”的衔接模式,尝试“3+3”或者“3+n”的新模式,即中职读三年,然后通过转段考试再到高职读三年。如果转段考试不通过,可继续参加考试,直至考通过为止。这种招考方式意味着,所有的中职学生终身享有进入高职学习的机会。在高职阶段的学校,采用学分制的方式,即可以全职,又可以半工半读,只要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获得高等职业教育大专文凭[8]。
此外,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仅有中职文凭的学生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的需求,因此,可以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变革为普通高中,让更多的学生在年龄比较小的阶段接受扎实的文化基础教育,这样更有利于个人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三)出台有力政策,积极鼓励中职、高职院校合力做好銜接培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非招生特别困难,高职院校对中高职衔接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低,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开展中高职衔接教育的动机基本都是解决招生问题,一些招生困难的学校或专业比较积极的实施中高职衔接教育,很多生源好、招生火爆的学校和专业对此根本不感兴趣。本案例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而言,中高职衔接教育成本高、风险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
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的积极性,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解决问题。一是政府必须出台激励监管措施和服务,比如对高职院校提供中高职教育学位给予补贴、扩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财政投资、搭建中高职衔接教育管理与信息服务平台、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对中高职教育的监管评价机制等等。二是明确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着力推进中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是学历教育,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技能培训。而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于中职生而言,文化基础课薄弱是其学习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9]。
因此,建议中职学校加强文化素质、思想素质教育,特别是对于有意向进入高职深造的学生,更应该纠正技能导向的教育理念,严格执行中高职衔接培养方案的中职段教育教学方案,加大其基础文化知识的学习,弱化专业技能训练。对于高职院校,一方面,要加大转段考的难度,增强中职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以提高生源质量;同时,在高职学习阶段,在课程内容、学习形式、师资力量等方面给以精心安排,特别是要加强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课程的教学,甚至可以补课、辅导自学、网上课程等形式,给中职生源的学生补充文化知识。此外,需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实习条件,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最先进的实践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培养[10]。
参考文献:
[1]国际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我们共同的未来》读者指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5.
[2]王民.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刘周海.论服装产业结构转型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11(10):22-23.
[4]龙洋.“3+2”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5):67-70.
[5]朱雪梅.我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1(9):60-62.
[6]邵元君.中高职衔接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上海市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孟源北.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13(4):85-88.
[8]刘荣秀.中高职衔接的现状调查与政策评析——以广东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0(16):29-31.
[9]黄鑫,金盛.关于国内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J].职教论坛,2011(18):38-41.
[10]易雪玲.高职教育“镇校合作”办学的理论基础与体制机制创新[J].职教论坛,2013(28):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