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要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改革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
关键词 教育生态学;高职英语;课堂生态
中图分类号:H31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2-0121-02
1 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属于一门全新的学科,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境构成该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其目的在于对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予以揭示,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课堂生态的改进。我国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起始性标志为20世纪90年代吴鼎福与朱文蔚联合发表的《教育生态学》[1]著作。同时期,任凯与白岩将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生态系统[2]。进入21世纪后,范国睿从文化、人口、资源、环境、学校以及课堂等视角,综合考察教育环境对学生、教师、学校以及整个教育工作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3]。
目前,教育生态学的研究逐渐进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及教学实践,其研究数量虽然还不多,却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范文静(2013)提出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生态失衡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生态化课程构建的实践[4]。花拉(2015)对内蒙古地区五所院校的300名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这些学生所属专业全部为非英语专业,问卷主要围绕大学英语生态环境而设计。以此为基础,花拉对课堂物理环境现状、课堂社会环境现状、课堂价值环境现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揭示了内蒙古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生态化英语课堂的现状[5]。
2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生态问题
笔者从任教学工作有10多年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对公共英语课程教学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明显。但在实际分层教学中,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分层教学的效果。笔者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并尝试分析其原因,以期能够为构建更加生态的课堂服务。
课程体系碎片化 现阶段课程体系中A层学生基础比较好,在学习基础英语的同时,注重职场知识和能力的培
养;而B层学生对英语的掌握水平较为一般,在学习基础英语的过程中关注的是人文素质的培养;作为英语基础最为薄弱的群体,C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英语基础的补充,并强调基本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容易刻板化,也缺少系统的设计和安排。大一学生在学习一个学期之后,没有一个较好的上升通道设计,从教育生态学来说,这是课程体系设置的失衡。
教学目标静态化 几年前,笔者任教学校学生大部分是普高学生,教学目标比较统一,学生学习进度容易控制;而现阶段,扩招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学生的数量,扩大了学生来源的范围。目前,学校生源的组成与规模日渐丰富与庞大,有自主招生、职高学生、3+2学生、2+3学生以及五年一贯制学生等,再加上数量较多的普高学生,现有的静态的教学目标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这个问题在学生第一学期参加B级考试之后显得尤为突出,因此也被称为“后B级问题”。
分层之后,每个班级学生基础还是会有一些差距。在第一学期,通过B级考试为全部学生的统一目标,而当B级考试通过之后,他们便进入一种新的状态之中,即后B级状态。在第二学期,已经有一部分学生通过了B级考试,剩下的那些未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则需接受额外的基础性辅导,因此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后,课程的教学目标会趋于单一化,很多成绩优异的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他们不再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状态比较差。在这一影响下,整个班级都失去学习的风气,课堂学习的生态被完全破坏。这就是单一教学目标造成的后果。
课堂学习途径封闭化 生态学理论表明,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開放性特征,在系统的内外部,必须有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是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课堂教学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学生学习是在课堂完成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学习途径除了PPT、视频、讲授外,很少能有落在实处的信息技术应用;多媒体教室的条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途径的多样化。事实上,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工作需要借力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课堂内外、学校乃至社会进行一体化建设,实现理想学习环境的营造。
课程内容固板化 现阶段的英语教学,大部分教师是依据课本并辅以PPT进行教学;以教材为依据的教学方式,往往又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和贡献度不高,课程内容就容易固化。这就会造成师生间的隔阂、学生间的隔离,课堂就失去了生态化的基础。
考核方式终结化 尽管现在笔者任教学校英语考核比例发生变化,但还是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学生缺少学习的动力,这也是课堂生态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3 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生态失衡原因分析
作为生态中一种极为重要的组织形式,课堂生态有其自身的特性,在其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三个构成部分中,教师与学生为课堂生态的主体。在生态化课堂中,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三要素,同课堂之间的多维复杂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而现阶段,突出以职业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课程体系、教学目标、课堂学习途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从教育生态学角度来看,这些问题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环境、课程与课堂教学之间关系的失衡,导致了课堂生态的破坏。因此,这样的课堂已经不再是关系和谐的课堂,也不再是生态化的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没有反映出课堂生态中应有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实自然的人际关系,没有突出学生作为课堂生态的主体作用,没有强调教师作为课堂生态的主导作用。
4 重构生态化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
针对上述课堂生态失衡问题,笔者提出多元生态化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理念。多元生态化课堂体系指的是以教育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课程设置视为一个处于开放与动态环境中的生态整体,该整体强调“兼容、动态与良性”,在环境的变化中不断变化,最终形成具有灵活协调与动态平衡能力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教育生态学理论视角下,重新设置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和教学目标,改变其考核方式,其目标在于恢复课堂生态中应有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真实自然的人际关系,从而重构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生态,这是弥补和修正现阶段课堂生态失衡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任凯,白燕.教育生态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
[3]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范文静.高职英语生态教学体系研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75-77.
[5]花拉,包翠莲.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研究[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1):72-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