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家长团队的建设

2017-09-04 04:37潘学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7年8期
关键词:家校家庭班级

潘学华

为了打造一支高效美术班家长团队,要重视前期学生、家长的调查与规划,重点处理家长团队成长必经的磨合期、自发期的工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

笔者担任了多年美术班班主任工作,美术班的管理与其他文化课班级管理不一样,工作更繁琐,任务更为艰辛,想要在管理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要在高中的起始年级就重视家校合作的统一性,刻意引导家长,经过两年的沉淀与酝酿,在高三成就一支高效的家长团队。

一、重视调查,统筹规划是团队建设的基石

一般来说,美术生的学习,对家庭经济要求较高,家长的职业相对集中于机关事业单位、公司企业、个体户,但也有少部分来自农村,家长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教育的理解差异较大,甚至存在误区,对于孩子的管理或过于严格,或过于放任;为了利用好家长这一天然的资源,在学生高一入学时,首先要统计学生家长文化程度、职业、学生的来源地;其次要学生制定整个高中阶段短期、中期、长期的目标及计划;三要总结家长个性差异、外在的品行特征等,四要记录好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期望值,五要分门别类的整理与统筹,为整合家长资源准备基础。

二、明确两个阶段工作重点是高效团队建设的保障

为了动员家长团队的参与班级管理,利用各种场合向家长宣传:教育孩子是一个家校合作工程,不能单纯认为家庭教育孤立于学校教育之外或学校教育孤立于家庭教育,只有家校的合作,实现学校和家庭影响的一致性,才能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效果,管理班级不只是学校的事、班主任的事,也是家长的事,家长要参与学校教育,更要深入到学校管理中。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低级走向高级、由幼稚走向成熟,同样从家长的初次接触到高效团队的实现必经两个阶段:磨合时期及自觉时期,明确两个时期工作的重点是组建高效团队建设的保证。

1.磨合期:从思想多元性到思想的统一性

一个班级由若干名家长组成的大家庭,家长来自于各行各业,生活的环境不同,对教育方式的理解也不同,思想呈现出多元性,如班级学生座位的编排也存在多种看法:或按身高,或男女混编,或按成绩,或照顾近视眼,理由更是五花八门,如果不能将这些多而乱的思想进行统一,那么一切工作将难以展开。

在这个时候,我会让家长明确“团队意识”。为了孩子的教育,家长因缘而聚,目光不能只盯着自己的孩子,只是从自己孩子切身利益考虑问题,要学会关注自己孩子的同时又能为其他孩子服务,当其他孩子处于困境时,能伸出善意之手,共同迎接挫折,指引前行的步伐;让家长明白,一个和谐团结的班集体,对孩子是潜移默化的,优秀的班级,能让孩子有一颗向善的心,成材之前,先要成人。

为了孩子们成长创造一个更为优越的环境,实现孩子们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家长们凝聚在一起,是作为一个共进退的团队,一切行动服务于每一个孩子,成为孩子们坚强的后盾。

准确的角色定位,形成团队的归属感。源于家长文化层次、就业方式、需求的不同,初期都有各自的疑问:如我们目的是什么?其他团员的职业是什么?人品怎样?难相处吗?自己能否接受?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这些疑问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到家长团队的运行。为此教师一定要向家长成员说明目标,公布在入学时学生制定的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及各家长对小孩成长的期望值,在校期间实施的细则,如明确每学期的运作方式,要求家长与教师要遵循孩子的梦想,按计划行事,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确保行动与思想在不同阶段的统一性。

教师创造各种机会,让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性地进行面谈,让家长们彼此熟悉,消除分歧与矛盾,明确个体为团队的成员,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不要彼此有过多的顾虑,及时沟通信息,沟通时注意方式方法,目标明确、态度温和、用语礼貌、坦诚相见,建立一种开放的氛围,允许不同的意见与看法,甚至鼓励一些建设性的冲突;对孩子间的矛盾,先通过教师了解,双方家长、教师协调后,再与孩子交流,构造一种“学校应当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当家长们都朝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而努力时,也就是准确的定位团队成员的角色,团队的归属感便建立起来。

健全团队协作。一个班级由五六十个学生组成,五六十个家庭的家庭状况、教育理念不尽相同,以教师一人之力难以及时收集到各种不同意见,同时为了实现群策群力,在班级中设立家庭合作小组及家长委员会,其设计如下:

(1)组织8个家庭合作小组。每5~8个家庭为一小组,家长可以根据教育理念、家庭住址的分布、孩子的兴趣爱好等方式自由组合,每组自由举荐立一名组长、副组长。各组长发挥组织、管理的职能,汇总意见,参与各种活动的筹划。

(2)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委员会成员由家庭合作小组组长、副组长组成;另设立三至五名常务委员,主要负责与8个家庭合作小组组员联系,定时召开会议,发挥协商、统筹功能,如安排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制定班级的奖惩制度;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外出,开展各种实践亲子活动。

家庭合作小组在团队中起到缓冲、协调的作用,既可以反映学生的心声又可以贯彻老师教育的意图;而家长委员会既可以站在家长角度又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这两个组织的有效配合,团队协作的机制更完美。

在磨合期,教师要运筹帷幄,处理各种分歧,增进家长彼此的熟悉度与信任度,使得家长紧紧围绕教师主导班级管理开展工作。万事起头难,一旦团队意识形成,一切工作都能顺利完成。

2.自觉期:统一的思想指导各项措施的完善,检验成果

经过第一阶段的磨合,互相信任、理解并最终确立,在无隔阂的基础之上自由的交流教育的经验并产生了共识,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完善家校合作。

(1)完善家长会制度。改变过去“家长会”一学期举行一次的局面。家长团队确立为一个月一次,家委会更是每两周一次,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如利用微信群等进行网络会议,及时处理管理过程中各项措施的不足;在家长会中更是改变传统模式“一言堂”,家长团队在每次家长会中,都能依据微信群反馈的信息,设计主题,踊跃发言,针对一些突出问题展开讨论与获得众多人支持的表决,家长、教师、学生的交流得到保证,美术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得到改善,甚至可以用其他普通文化科班级的条例衡量他们,实现了全班不带手机进入校园,比部分文化科班级还好,多次获得学校的表彰。

(2)完善家长听课制度。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极少部分家长愿意参与班会课及美术专业课的听课,后来在课后与小孩讨论美术专业课的内容,使得他们的热情得以提高,不再满足于班会及美术课,甚至有部分家长主动请缨听文化课。文化科课堂有家长的坐镇,学生听课更加专注,发言更加積极,笔记更加认真。家长与教师联系更密切,达到家校高度统一,使得教育效果最大化。有家长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通过听课,特别是与小孩探讨艺术专业课,让我与小孩的话题越来越多,关系不再僵化,甚至像多年的老朋友,孩子也乖巧了,学习的动力有所提升”。

(3)完善课外活动。在目前,鉴于为了学生的个人安全,学校一般不会安排美术生外出写生,家长团队的参与,一提供了交通工具,二提供了监护,使得美术生外出写生成为一种常规;外出写生,居然让平时最调皮捣蛋的学生小明静静地坐在那里完成了一幅作品,作品得到了美术老师的肯定,回来后,各方面的行为得到很大改善;几次的外出写生后,班级的班容班貌得到了改善,师生关系更融洽,家长与教师的配合更默契,统一性更强。

(作者单位:广东江门市培英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家校家庭班级
班级“四小怪”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不称心的新班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班级被扣分后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