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說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新教材(人教版)的知识体系,教师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其实,学生对历史感兴趣,是因为一些伟大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知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对历史产生学习的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由来后,教师应该对症下药,制订合适的教学方案,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历史课的乐趣,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学到知识。笔者以初一年级《春秋争霸》课程为例,来谈谈历史课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让学生预习课本新内容,能让学生基本了解新内容,锻炼学生理解历史故事的能力和对历史事件的归纳能力。因此,在学生预习新内容的基础上,笔者将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发挥,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环节
为了使学生产生求知欲,笔者在导入这个环节上反复斟酌:怎么才做到既不喧宾夺主,占用过多时间,又能和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还要生动有趣呢?经过反复推敲,笔者选择了播放《卧薪尝胆》的视频(Flash动画)进行课堂导入,并重复播放里面的感人情节,并根据教学内容提出疑问,为讲解诸侯争霸的过程留下悬念。事实证明,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学生也对课堂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迫切地想学习知识。
二、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这种教学效果,是每个使用新教材的教师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时,笔者先安排了阅读“晋楚争霸”和“吴越争霸”两部分内容的学生活动,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并要求每个小组派代表讲述自己最熟悉的成语故事,最后让各个小组相互评价其他小组的表现,从而使所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和发表出精彩的评论,是寓教于乐的教学表现,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课堂活动中,有的学生会讲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无关的东西,不能专心听讲,更无法领会课本知识。学生的这种表现是由于教师对学生引导不够,课堂讲解没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无法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造成的。所以,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要衔接好各个小组讲述的环节,用简单精辟的语言,使学生不仅感觉课堂“好玩”,也能真正学到课本知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分组讲述能使学生产生“比一比”的念头,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风。
2.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归纳能力
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表演环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穿好服装,带上道具,为大家表演齐桓公称霸始末的情景剧。但这种教学方法不能滥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置表演环节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因为在进行表演环节时,学生能从表演里面找到齐桓公首先称霸的原因,也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笔者设计了课堂讨论环节,考虑到直接让学生评价春秋争霸战难度很大,于是笔者通过简单叙述的方式让学生领悟历史世界,并让学生各组讨论后给出结果,使每一个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各抒己见,并形成了一定的见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不断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历史,自觉地从历史学习中汲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史会丽.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1,(30).
[2]张一兵,陈熹.论中学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3).
[3]格仁其木格.浅谈中学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民族教育,2005,(2).
(作者单位:重庆市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