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2017-09-04 00:29廖竝立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敌意心理儿童

廖竝立

我是一名农村教师,从事农村教育工作已近三十年,寒来暑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但只要想起一名叫周贵的学生,至今还会心痛不已。

在十多年前,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叫周贵,他家离我家不远,我非常熟悉他家的情况,他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吵架,且长年在外打工,周贵成了典型的留守儿童。周贵读初中时,他的父母带着他来找我,想让我帮忙照看。我看着眼前文文静静的小男孩,没有多想便答应了。在学校,我发现周贵遵守纪律,成绩也不错,就是性格很内向,不喜欢与人交流。我与他谈话时,我问一句,他才会答一句,由于工作较忙,我平时也没有过多地关注他。初中毕业后,由于周贵不愿意再读书,他父母就带他出去打工了。

一年后的暑假,周贵父母打电话给我,说周贵很不听话,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做不长久,也做不好,周贵父母希望我能开导他。过了几天,周贵回来了,在我家住了几天,他给我讲了些心里话,他说自己做什么事都没兴趣,总觉得有人在背后议论他。当时,我觉得周贵的心理可能出现了问题,于是打电话给他父母,告诉他们周贵的情况,并建议他们带周贵去看心理医生。几天后,我听到一个非常震惊的消息,周贵自杀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非常后悔,如果我以前能多关注他一点,或许就能发现他的心理问题。经过此事后,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且表现比较隐性,不容易发现,但影响深远。主要表现如下:

一、性格柔弱内向

在农村,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留守儿童严重缺乏父母的关爱。我任教的231班有42名学生,父母有一人在家的学生不到十人,父母亲都在家的学生只有四人。尽管有些学生是爷爷奶奶或亲戚监管,但毕竟与父母角色不同。学生在遇到麻烦时,就会感觉无助,久而久之就不愿与人交流,变得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很多学生的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学生父母甚至几年都不回家,这种长期与父母的分离导致学生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如果学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就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自卑心理障碍

小学生大都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仿佛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与父母在身边的学生相比,留守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学习信心,不求上进。我所任教的231班的42名学生中,只有少数学生能自觉学习,大多数学生需要在家长的督促下学习。我曾教过一位叫宾易的学生,他生活在单亲家庭,寄居在外婆家,妈妈长年在外打工。在学校时,宾易经常和其他同学打架,我问他打架的原因,宾易说其他同学看不起他,经常讽刺他,这也是宾易形成自卑心理的原因。

三、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发生一点儿小事都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性,甚至是敌意,对教师和监护人的管教也存在逆反心理。刘芊是笔者班上的一名学生,和她谈话总会让我很生气,因为她不服管教,即使她做错了,也不承认错误,一旦要求她道歉,她的眼里就充满了敌意。除此之外,她的言行比较偏激,爱钻牛角尖,是一个比较难相处的学生。

四、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少数留守学生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是父母能力差造成的,所以他们才外出打工,以至于对父母产生怨恨情绪,即使父母回家后,他们也会刻意疏远父母,从而与父母产生情感隔阂。我班上曾有一位学生,经常与教师抬杠,从言行举止中可以看出他的負面情绪。有一次在班上开展亲情教育时,我对全班学生说:“父母都是爱你们的,他们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他却说:“我的父母不爱我,他们外出打工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我。”

五、对人或事充满敌意和不信任

很多父母明显感觉到孩子变得沉默、孤僻了,与人交往充满了疏离感,也有的孩子经常惹是生非。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切身地感觉到现在的学生比较难沟通,很多学生对教师充满着敌意,不信任教师,导致教师难以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如果对他们的监控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使他们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学校、家庭和社会一定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要重视他们的知识水平,更要重视他们心理的正常发展。

(作者单位:衡山县长江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敌意心理儿童
心理小测试
短暂相逢?
心理感受
从弗兰肯斯坦的个体内心冲突看敌意的消极属性
那些美国议员内心深处的“敌意”
跟踪导练(二)(6)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心理小测试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