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创新 能力进阶

2017-09-04 07:15王晶晶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价值

王晶晶

[摘 要]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成的,它需要学生、教师、家长、社会四位一体的促进与实践,以此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而初中数学有其特定的学科魅力和价值,其中的创新元素需要通过教师的智慧来不断提炼.

[关键词] 创新;初中数学;策略;价值;能力

创新是深化素质教育的必走之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创新意识渗透和创新能力训练中践行循序渐进的推进模式,让学生在无声无息的学习中感受到创新的存在,践行创新的价值,感悟数学的魅力. 笔者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在积极开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又大胆地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研究,真正渐进创新实践,进阶能力提升,并借下列途径来抛砖引玉.

感悟创新经验,启发创新灵气

深入的创新体验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开启学生主动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在体验中,能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和价值,更感受到创新的智慧与艺术. 因此,在适当的学习活动中,给学生一定感悟创新经验的时间和空间是必需的,其效果也是显著的.

就具体的数学教育而言,必须重视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学,借助前人创新活动及过程的揭示,让学生感悟创新经验,增强创新意识.

例如,在有理数的学习中,让学生掌握负数的意义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前人为什么要引进负数?他们是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预知负数的存在?又为什么对负数做这样的定义……我们只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让学生体验到前人的创新思维以及创造性活动,才能真正使学生从中得到创新的启迪.

纵观初中数学教育,我们不仅要对概念的建构过程基于充分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还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创新元素,积累创新经验. 除此之外,在法则的归纳整理中,在解题方法的对比和整合中,我们都可以给学生的多种感官系统的感悟创设条件和氛围,并启发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会学习、学习收获,更在学习与收获中形成真正的学习兴趣,即参与创新的内在动力.

整合内化知识,奠定创新基础

创新离不开知识支撑,一个人基础知识的厚实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新能力的大小. 因此,在实施数学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传统教育注重基础的优势,理直气壮地强化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帮助学生整合、内化知识,奠定创新基础.

1. 渗透

即注重每一堂课的渗透教育. 如引导学生通过对一堂课的回顾,对该堂课的知识与能力的目标要求、方法的启示、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思想品德上的启迪等加以小结,逐步提高概括能力,自觉地调整认知结构,提高知识的整合、内化能力.

2. 诱导

即在单元、章节复习中,创设问题情境,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整合、内化知识. 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复习中,我们可以设置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CAB=∠DBA=90°,若要得到△ABC≌△BAD,还需添加什么条件?教学中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有效地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各种判定方法进行了整合,并内化成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

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以外的其他诸多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有机地融合,拓展知识面.

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创新情感

没有丰富的创新情感的人,就没有卓越的创新.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善于尊重学生,积极引导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

例如,某饮料公司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市场对不同饮品有不一样的需求,所以该公司高层决定对原生产A类乳酸菌的100名工人进行重新分配,計划从中抽取x人生产B类乳酸菌. 已知原生产A类乳酸菌的工人平均每人全年可获利润a元,抽取掉一部人以后,继续生产A类乳酸菌的工人平均全年可获利润将增加20%,而生产B类乳酸菌的工人平均每人全年可获利润3.5a元. 计划实施后,要使该公司全年总利润不少于计划前全年的总利润,且生产B类乳酸菌所获的总利润不少于原来生产A类乳酸菌所获总利润的一半,试求计划如何分配人数. 标准答案给出了15人或16人. 然而,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有位学生作了如下解答:……x=15或x=16. 当x=15时,该企业全年总产值为……=154.5a(元);当x=16时,该企业全年总产值为……=156.8a(元);根据分流的目的,应取x=16. 答:(略).

面对学生的挑战,怎么办?我们认为该生知识面丰富,他从分流的目的出发,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所做的分析是科学的、合理的,取舍是恰当的,他的解法富有创新,应予以肯定. 可以想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不注意尊重与鼓励学生的挑战,使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学生是不可能有如此创新之举的.

总之,创新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超越. 在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创新情感在尊重和鼓励中得以培养,这种精神的培养也顺应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渐进式建构和达成.

倡导个性张扬,提高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创新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因而,实施数学创新教育时,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同时使学生在创新活动中对自身内在的情感进行有益地调适和控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例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如图2,若AB=AC,AD=AE,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为学生创造从结论BE=CD到AO平分∠BAC各个思维层面得以张扬自己个性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的“创新”成果.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问题结论的全部得出,是学生集体创新的结果. 因而,这样的创新活动从另外的角度看,表现为学生的一种合作过程,从中也可以帮助学生打破自我封锁,增强开放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独生子女的负面影响,这种个性差异越来越明显. 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将这种个性差异充分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激励性提问和肯定可以充分激发个性化学习兴趣. 启发式问题可以充分指引学生个性化思维的方向. 点拨性的启迪,可以拨开学生思维的谜团.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原了学生的创新自信,让学生在创新的实践中越走越远.

激发创新思维,开辟实践阵地

创新活动是一种创新的思维活动,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环节. 因此,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激发、点拨都是启发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而这种立竿见影的训练非常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 因而,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开发这些高阶思维的潜能,成为实施数学创新教育的重要任务.

1. 创新思维的激发

數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毋庸置疑,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提取足够的材料,激发学生的直觉思维、灵感思维等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比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感知材料,引导学生为渴望中的目标进行反复思考,在学生思维的渐进过程中,激发灵感,点燃创新火花.

例如,如图3,在三角形的三边上各有几个点,分别计算n=2,3,4,5时,图中的总点数. 试写出图中总点数s与n的关系.

观察和对比后,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激活,学生在思维和观察中得到结论. 这种结论有别于灌输式、引领式解答,而是基于创新思维激发下的有效参与和思维.

2. 把握科学原理与方法,提高创新素质

教学中,在加强创新思维训练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不断地领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及科学原理的运用,揣摩科学的创新方法,提高创新素质.

拓展时间空间,增强创新实践

实践证明,学生的创新活动都必须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 尽管现行的课程设置,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时间、空间上束缚了我们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发和创新活动的开展,但是,只要我们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拓展时空,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完全可行.

1. 课堂内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重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必需的教学内容,腾出的时空,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2. 课堂外

实践告诉我们,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必拘泥于课堂内,可以延伸到课堂外. 比如,把学生创新活动中的那些实验、观察、分析等感知部分安排在课前,让学生提前思考. 再如,在学生课后消化巩固中,适当地安排一些创新实践活动等.

3. 互联网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发展,我们很多活动可以利用学校数据平台进行共享和交流,在共同解决相应问题的前提下达成思维的摩擦、碰撞、交流、融合等. 这种实践可以克服地理位置的局限、场地的局限等,实现大数据时代下的创新新举措.

数学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实践,它体现在我们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孕育在我们的举手投足之间. 虽然数学创新教育的实施有待进一步探索,道路充满艰辛,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从点滴做起,不断积累,勇于开拓,数学创新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灿烂.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创新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