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2017-09-04 00:44:22李佳怡蒋逸秋王黎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重建术肌腱自体

徐 燕,魏 波,李佳怡,蒋逸秋,王黎明

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Effect analysis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four-stranded hamstring tendon under arthroscope

徐 燕,魏 波,李佳怡,蒋逸秋,王黎明

对65例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以微孔纽扣钢板悬吊固定作为手术方式并分析治疗效果。术后患者膝关节的弹响、交锁等临床表现以及浮髌试验等体格检查阳性率明显下降,IKDC2000评分与术前对比明显上升,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股腘绳肌肌腱可行重建术,在关节镜下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小,且手术效果好。

膝关节;交叉韧带;关节镜;重建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是最常见、最易形成的膝关节损伤类型,可严重危害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降低膝关节稳定性、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等。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术,尤其是在关节镜下的手术方式,引起了广大关注[1]。本文旨在研究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价值,分析其对患者的功能、稳定性等方面的改善效果。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本文以统计学抽签的方式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5例患者,随机性较高,数据准确性高,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22~61岁,平均40.6岁。左膝43例,右膝22例。所选择的患者均采用核磁共振明确诊断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且均行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均有弹响、交锁及打软腿等临床表现,浮髌试验、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等均阳性。

2 方法 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1)肌腱准备:为减少出血,在患肢上部采用止血带将其压迫止血,经常规消毒、铺巾后,关节镜观察、了解伤情,制定手术方式[2]。病情了解后恢复患肢血运,同时以胫骨结节内侧作为肌腱取出部位,切口长2~3cm,在此处采用取腱器套取的方法将股薄肌和半腱肌肌腱取出,折叠为四股后以70N的力量预张6min,经生理盐水保护后用于重建前交叉韧带[3]。(2)韧带准备:去除损伤的前交叉韧带,并根据半月板损伤程度将其去除、缝合、修复等。(3)重建:采用止血带减少血运,在关节镜下完成胫骨隧道的打通。首先定位,部位选择在前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中心点,隧道直径大小根据肌腱大小而定[4]。左右膝的股骨隧道部位稍有差别,左膝为1:30方向,右膝为10:30方向,深度在25mm左右,所有隧道均在屈膝90°的情况下完成[5]。重建的方式为将准备好的肌腱通过胫骨隧道-关节内-股骨隧道,并反向牵拉肌腱,将反向的肌腱固定于股骨外侧骨皮质处,重建完成后屈膝关节30°,查看膝关节稳定和固定情况,若固定满意牢靠,则关闭切口手术结束。

3 观察指标及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恢复主动屈膝功能锻炼,直至完全恢复体育运动。随访期间行X线片及MRI检查,并了解患者膝关节的强响、交锁及打软腿等临床表现以及浮髌试验、Lachman征、前抽屉试验等体格检查,及术后IKDC2000评分,均与术前情况进行对比。制定调查问卷,在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调查患者对本次治疗的满意程度。

5 结果

5.1 治疗效果分析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3年。最后一次随访时,发现术后患者膝关节的弹响、交锁等临床表现以及浮髌试验等体格检查阳性率明显下降,与术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IKDC 2000评分与术前对比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5.2 患者满意度分析 患者均得到1~3年的随访。最后一次随访时,根据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共有61例患者对本次治疗满意,满意率高达93.85%,表明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少。典型病例见图1。

表1 患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分析

a b c d

图1 患者男性,33岁,因训练致左膝疼痛伴活动受限3d入院,体格检查和MRI检查后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经关节镜下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术前MRI示前交叉韧带全部断裂;b.术后X线片示骨位置良好;c.术后1年MRI示韧带成活良好;d.术后1年患者活动自如

讨 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正在逐年攀升,其与交通条件越来越差、错误的锻炼等密不可分,也与前交叉韧带所在位置及形成物质有关。近年来,内镜技术以及材料学的发展迅速,带动了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在日趋成熟的关节镜的帮助下和可吸收材料的日趋完善,可使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难度系数明显降低,清晰可见的病变组织及其周围组织,能够促进手术快速、有效的完成。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术方式的优势显而易见,根据多项研究发现,采用四股腘绳肌肌腱进行重建的前交叉韧带稳定性有显著提升,最高可较之前提升3倍[6]。本次研究随访期间,患者均在医生和护士的帮助下完成相关的功能恢复,约有93.85%达到满意,表明此次治疗能够促进膝关节稳定性,同时对患者的伤害较小,疼痛减轻,患者的主观不适感觉明显降低。对比有关临床效果指标的IKDC 2000评分可知,术后较术前有明显上升,分数由术前的(32.72±13.62)分上升至术后的(94.26±4.8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四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方法,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疗效果显著,未出现膝关节明显松弛。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采用四股腘绳肌肌腱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材料重建ACL,操作简便,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性。

[1] 孔颖,王雷,张元民,等.关节镜下保留残端自体腘绳肌腱同期单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2):113-118.

[2] 冯伟,许建中,辛若冰,等.关节镜下联合应用Rigidfix、Endobutton和Intrafix系统固定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1):3882-3886.

[3] 叶英文,苏尚贤,谢海莲,等.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2013,7(3):350-353.

[4] 肖勍,李清,顾晓军.关节镜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171-175.

[5] 张勇.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选择性重建前交叉韧带部分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7):1023-1027.

[6] 高锋,苏训同,乔巨峰,等.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J].广西医学,2015,37(11):1570-1572.

(本文编辑: 郭 卫)

210006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

·经验交流·

1009-4237(2017)06-0470-02

R 684

B

10.3969/j.issn.1009-4237.2017.06.020

2016-09-02;

2017-02-07)

猜你喜欢
重建术肌腱自体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青少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脑功能重塑的功能核磁共振观察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时间选择
中外医疗(2015年18期)2016-01-04 06:51:57
低损伤自体脂肪移植技术与应用
拇长伸肌腱嵌顿1例
自体骨髓移植联合外固定治疗骨折不愈合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假体置换联合LARS韧带软组织重建术治疗肱骨近端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