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六省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比较

2017-09-04 00:24张彦臻
物流技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投入产出物流业福建省

张彦臻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沿海六省市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比较

张彦臻

(福州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基于中国沿海地区6个省市2002、2007、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主要以制造业、物流业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沿海地区物流产业以及制造业的特征和发展现状,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和互动现状。其次,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福建省的两业相互影响程度,发现目前沿海地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两业联动程度相对较弱,物流业的发展需要有效融入制造业,并且有针对地发展一些重点产业,以此推动物流业的进步。

物流业;制造业;产业联动

1 引言

目前,我国物流业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但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程度偏低,现代化保税、多式联运转运等设施设备相对不足,系统规模化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形成,物流业标准化水平仍较低。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物流业的各项发展都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响应国家物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实现“大产业、大网络、大服务”的行业发展格局,针对目前制造业不大不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问题,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动态,大力推动两业联动融合,提质增效,是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根本要求,也是经济新常态下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实证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内部层面。Mcginnis and Kohn(2002)[1]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企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物流逐渐被看作是降低费用和增强服务优势的有利手段。(2)产业发展层面。主要通过利用投入产出法、灰色关联分析、DEA模型分析等方法测算两业联动的程度。如:Taylor and Colleen(2007)[2]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说明了物流业与制造业结成伙伴关系有利于增强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的核心能力。(3)国家地区层面。陈伟达等(2009)[3]、田家林等(2010)[4]、梁红艳等(2013)[5]等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利用OECD结构化分析数据库(OECD—STAN Database)的投入产出数据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关系;王珍珍等(2010)[6]、侯红昌(2010)[7]、贾磊(2011)[8]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别对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与区域物流、中国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物流业、福建省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甘卫华等(2010)[9]对江西省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关系建立了逻辑模型,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回归检验,认为两业之间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物流业是从制造业中派生出的产业,两者间的交换活动属于互利行为。

综上所述,以上学者对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机理进行了多角度的有益分析。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选用最新的数据,选择我国沿海地区六大省市为研究对象,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2002-2012年各省市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程度,调查分析沿海地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现状,并为今后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2.1 投入产出法与相关指标

投入产出分析法,是在一定经济理论指导下,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综合系统地分析国民经济各部门、再生产各环节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经济数量分析方法,能够测度直接和间接消耗之间的联系。本文在分析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指标有:

(1)直接消耗系数Zij。国民经济各产业中j产业总产出对i产业的直接消耗量,反映了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在投入产出表中,第一象纵列的各元素Xij是j产业生产中消耗的第i产业的消耗量,纵列合计Xj是j产业的总投入,而总投入等于总产出,其计算公式为在进行投入产出分析时,常常把直接消耗系数的整体用矩阵形式表示,这个矩阵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2)中间投入率Aj。中间投入率是指国民经济各行业中j行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其中,物流业在制造业中的投入=物流业在制造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量/制造业的总投入;制造业在物流业中的投入=制造业在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投入量/物流业的总投入。

(3)中间需求率Bi。中间需求率是指i行业对于各行业的中间需求量与总需求量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分别表示物流业的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量。

(4)完全消耗系数。完全消耗量是指i产业的产品生产的直接消耗量与全部间接消耗量之和。而完全消耗系数则是生产单位最终使用所要直接消耗某产业产品数量与全部间接消耗此种产品的数量之和,它能深刻反映一个产业的生产与本产业和其他产业所发生的经济联系。一般用Cij表示完全消耗系数,其含义为生产单位j产业的产品最终所要直接消耗i产业的产品数量以及间接消耗i产业的产品数量之和。根据整理所得:其中,C表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Z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

(5)完全需求系数。一个部门为了得到单位的最终产品,不仅这个部门本身要增加总产出,而且由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存在着互相消耗的关系,使得其他各个部门的总产出都要有所增加。因此,完全需求系数指的是某一产业为了得到一单位的最终产品,考虑直接和间接消耗的关系,对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产量所产生的一些需求。用表示,称为“完全需求系数矩阵”。

(6)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影响力指的是在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中,每一列的合计:,即j产业的最终需求每增加一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影响,称为j产业的影响力。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7)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感应度指的是在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中,每一行的合计:,即当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的最终需求都增加一个单位时,i产业应该增加的总产出量(i产业与之作出相应的感应)。感应度系数是把完全需求系数矩阵中的每一行合计与各行合计的平均值(即社会平均感应度)作对比,用ni表示:

2.2 数据来源

本文利用2002、2007、2012年中国沿海六省市(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数据测算,分析十年以来各个省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态势。其中,在投入产出表中,将18个产业(食品和烟草;纺织品;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造纸印刷和文教体育用品;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化学产品;非金属矿物制品;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器材;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其他制造产品;废品废料)归为制造业,将仓储、邮政和交通运输业归为物流业。

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3.1 中间投入率分析

现阶段经济发展较为活跃的沿海地区,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拥有发展物流业必要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测算2002、2007、2012年我国沿海六省市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以及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进而分析目前沿海地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现状。

根据表1,我国各省份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规律各不相同。

表1 2002-2012年沿海6省份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

从物流业对于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化来看,福建省的中间投入率在2002年达到最高值,从2002-2012年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从0.071 9降至0.043。这说明福建省的物流业在十年间的制造生产过程中成本消耗一直下降。江苏省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从2002年至2007年有所上升,至2012年又下降到原有水平。上海作为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物流的中间投入在沿海6省中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从2002年到2012年,整体变化呈现连续上升趋势,特别是从2007年至2012年,增长速度高达13.86倍,达到0.383 4。浙江省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化呈现出连续下降趋势,第二个五年比第一个五年的降低幅度有所减小。广东省2002年的中间投入率居六省最高水平,但2007年的下降幅度高达9‰,直至2012年有所回升。2002-2007年,海南省制造业中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有所上升,而在之后的五年又下降至0.031 2。从整体上看,超过六成的省份物流业的中间消耗从2002年至2007年都呈现出上升趋势,并且达到相对最高水平,而在之后的五年时间消耗都有所下降,而只有福建省和浙江省在十年间出现连续降低的变化趋势。

关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化,在沿海几大省份中,超过80%的省份其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福建省从2002年的0.079 9上升至2007年的0.256 6,而在2012年又下降至0.237 2。江苏省、浙江省和广东省在2007年都上升至0.3。2012年,江苏省的中间投入直线下降至0.119 6,浙江省下降至0.165 3,而广东省仅下降至0.282 3。海南省2002-2007年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上升度最大,达到26.67%,截止2007年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上升至0.460 2,而在第二个五年呈现下降趋势。上海市的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第二个五年出现较大变化趋势,上升幅度达到0.13。

综合两者观察得知,在我国沿海六省中,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在2002-2012年整体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相比较之下,福建省在2002达到顶峰后,呈现出连续下降的变化趋势。同时,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得出,物流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略高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投入,说明物流业对于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略高于制造业对于物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3.2 中间需求率分析

表2是2002、2007、2012年沿海六省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以及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首先,观察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变化:从2002年至2007年,超过80%的省份其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只有海南省从0.496 1上升至0.550 4;从2007至2012年,有4个省份呈现出下降趋势,其余2个省份呈现出上升趋势。其次,福建省和江苏省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在2002-2012年一直保持在0.7以上。进而观察福建省的变化趋势,福建省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一直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十年间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变化幅度较小,保持在0.01以内,并且相对均匀,说明福建省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其产业提供的生产性资料远远大于消费资料,现阶段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中间需求的拉动。

其次,观察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从2002年至2007年,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四大省份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福建省的变化幅度最大;而广东、海南两个省份的中间需求呈现上升变化,并且海南省的变化幅度接近广东省的4倍。在2007-2012年间,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和海南几个省市其中间需求呈现下降变化趋势,其中上海市的下降幅度最大,广东省的下降幅度最小,而只有福建省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为0.084 2。同时可以发现,相比其他省市,福建省的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处于较高的水平,说明在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中,制造业对物流业具有相对较大依赖度,即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推动力。

表2 2002、2007、2012年沿海6省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及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

目前制造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其发展推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制造业同时也是物流业的主要能耗部门。下面对制造业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以福建省作为研究典型,分析制造业下属不同产业对于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变化,见表3。

表3 2002、2007、2012年福建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物流业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

首先,观察中间投入率变化:根据变化的幅度,以0.08和0.03作为物流业中间投入率的分界线,粗略地将表3中的17个产业按照物流业中间投入率分为高、中、低三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金属制品业的物流中间投入较大,反映出福建省内这几个产业是物流业消耗的主要产业。而物流中间投入较低的典型代表有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同时,根据观察可知,在2002年近50%产业的物流中间投入率较高,剔除个别产业,绝大部分产业的物流中间投入率都呈现出连续下降的变化趋势,到2012年物流业的中间投入率下降至较低水平。

其次,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物流业中间需求率变化结果见表3,根据变化的幅度,以0.03和0.01作为物流业中间需求率的分界线,同样地将17个产业按照物流业中间需求率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别。观察数据可以得到,物流的中间需求率较大的产业有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2002-2012年期间其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处于相对稳定的较高水平。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废品废料5个产业的物流业中间需求度较低。

3.3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

3.3.1 影响力系数分析。社会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社会最终需求的增加是社会生产规模扩大和结构调整的一大推动力。每一个产业的最终需求增加时,都会促进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不同产业之间的影响力大不相同。因此,以影响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比较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m越大,说明该部门对其它部门的中间产品需求越大,当m>1时,说明该部门对社会生产的影响程度大于社会的平均水平。

观察完福建、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海南六大省市的投入产出分析,下面对各自2002、2007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进行进一步的测算,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及其分解见表4。

表4 2002、2007、2012年沿海六省影响力系数及其分解表

(1)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变化。沿海六省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2002-2012年都没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福建省的影响力系数一直保持在0.4-0.5之间,并且呈现出下降趋势;江苏省物流业的影响力系数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上海市的系数发生了一定的浮动,从0.478 6降至0.470 3,在下一个五年又回升至0.514 5。在2002-2007年间,浙江、广东、海南3个省份的影响力系数呈现出上升趋势,以海南省的增长幅度最大。而在2007~2012年,浙江省、广东省的影响力系数分别增长至0.436 8、0.429 9,海南省则下降了6%。

(2)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力。从整体上来看,沿海地区主要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第一个五年,福建省的上升幅度最大,在2007年达到0.35。江苏、浙江、广东以及海南各省也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在第二个五年,浙江省的下降幅度最大,达到0.16。其次分别是江苏、海南、福建以及广东。区别于其他省份的变化,上海市则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

(3)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变化。从表4可以看出,制造业的影响力普遍较大,说明制造业作为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同时在2002年至2012年,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没有发生较大的浮动,仅海南、上海两地的影响力系数下降至0.5以下。

(4)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整体上来看,物流业对制造业的影响力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变化趋势各不相同。在十年间,福建省的制造业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呈现连续下降的状态,由0.08降至0.04。江苏省则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保持每五年2%的增长速率。上海市的影响力系数先上升后下降,而在2012年达到最低点(0.024 2)。浙江、广东两省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在2002年影响力系数达到最高水平,在第一个五年下降至最低水平,而在第二个五年有所回升。

3.3.2 感应度系数分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感应度系数主要反映了最终需求的影响力大小。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受到其它部门最终需求的影响越大,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消耗量越大。表5即为2002、2007、2012年沿海6个省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

(1)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由表5得知,沿海6省市的感应度系数变化各不相同。福建省物流业的感应度系数呈现出连续降低的变化趋势,由原本的0.438 8下降为0.302 0。江苏、浙江两省其感应度系数则是先降低后升高至较高水平。上海市的感应度系数没有呈现出较大的变化趋势,一直保持在0.3左右。广东省由2002年的0.29下降至2012年的0.26。海南省则一直在0.35~0.38之间浮动。

(2)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感应度。整体上看,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感应度相对较小,说明目前沿海6个省市的制造业生产过程对于物流业的需求较小,保持在0.1之下。其中,福建省的感应度系数一直处于相对最高水平,但从2002年开始呈现出连续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他几个省份的感应度系数一直在0.5以下浮动。说明在沿海6个省市中,福建省的制造业对于物流业的需求最大,即福建省物流业对制造业的需求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

(3)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感应度系数大表明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大的成本,在国民经济生产过程中受到其他部门的最终需求影响较大,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支撑作用,因而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当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时,社会各部门的投入增加,若制造业无法满足其它部门需求,就会抑制经济发展,影响整体的发展速度;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社会各部门的投入减少,而制造业仍保持较高的供应量,就会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形成浪费。因此,应该有重点地扶持和发展有需求压力和市场潜力的部门,保证市场稳定发展。观察表5可以明显发现,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远远大于物流业。其中,江苏、上海、浙江、广东几个省市在十年间的感应度系数都保持在0.7之上,说明这几个省市的制造业对其经济的制约力较大。

(4)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观察表5可以得到,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整体保持在0.2~0.3之间。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海南省都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在2007年,福建省、海南省的感应度系数上升幅度较大,海南省达到最大程度。而浙江省在2012年下降至较低水平。广东省则呈现出连续上升的变化趋势,在2012年达到0.25。

表5 2002、2007、2012年沿海六省感应度系数及其分解表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结论

本文通过投入产出法,利用沿海六个省市2002年、2007年、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数据分析,研究沿海六大省市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情况。首先,将物流业在制造业中的中间投入和制造业在物流业中的中间投入进行对比,分析沿海6个省市两业发展的相互依赖程度,并且将福建省与整个大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其次,利用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并且分解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探索沿海地区十年间物流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度。接着,以福建省为主要研究对象,进一步分解制造业的细分产业,分析制造业细分产业对物流业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为之后研究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建议。最后,测算沿海六大省市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及其分解,来分析目前沿海地区制造业和物流业在产业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相互影响程度,主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其产业提供的生产性资料远远大于消费资料,发展主要依靠中间需求的拉动。目前沿海6大省市的物流业中间需求率处于较高水平,整体呈现出有所下降的变化趋势。(2)通过进一步分析福建省制造业细分产业的物流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的变化,发现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几大产业对物流业有较大的需求,而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废品废料几大产业对于物流业的需求率较低。而物流业对绝大多数制造业细分产业的中间投入从2002-2012年呈现出下降趋势。(3)相比制造业,物流业的发展相对落后,其影响程度尚未达到社会的平均发展水平。作为新兴产业,对经济最终需求变化的敏感性较弱,产业特点主要表现为辐射力弱、制约性差,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和支撑能力处于相对弱势。(4)沿海地区的物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目前对于制造业的依赖相对较小,但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推动力整体逐步增强。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略低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作用。

4.2 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思路

基于上述的总结归纳,本文将为沿海地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1)物流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联动,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等手段,提高物流业的服务效率。

(2)制造业作为沿海地区主力产业,也是物流业的主要消耗部门。物流业对于制造业的依赖程度远大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依赖程度,但物流业对制造业的拉动力却大于制造业对物流业的拉动能力。因此,对于瓶颈产业,政府应该实施多项优惠政策,开通绿色通道,鼓励制造企业释放物流外包需求,提高第三方物流的外包水平,降低制造业的成本费用,提高产业附加值,从而推动大中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3)通过观察制造业细分产业对物流业的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占比变化,应该有针对性的发展一些重点产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这类物流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较高的产业,加强第三方物流的融合,以降低运营成本。

[1]Mcginnis M A,Kohn J W.Logistics Strategy—Revisited[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2,23(2):1-17.

[2]Taylor C.Infineon combines manufacturing,logistics in fablite shift[J].Electronic News,2007.

[3]陈伟达,张宇.生产者服务业对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投入产出表的实证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7-71,127.

[4]田家林,黄涛珍.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关系—基于历次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8):53-59.

[5]梁红艳,王健.物流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2):70-78.

[6]王珍珍.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时空分异探析—基于灰色关联模型的实证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1-39.

[7]侯红昌.基于灰色关联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物流技术,2010,(17):1-4.

[8]贾磊.福建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87-90.

[9]甘卫华,汪娟.江西省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关系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17):27-28.

Comparative Study on Joint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in Six Coastal Provinces/cities in China

Zhang Yanzhe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the six coastal provinces/cities in China for the year 2002,2007 and 2012 and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logistics an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the coastal regions at the current stage,we analyzed the extent of integr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the two industries in these provinces/cities,then studied specifically the extent of their mutual influence of Fujian and identifi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rms of the joint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

logistics industry;manufacturing industry;industrial linkage

F207

A

1005-152X(2017)08-0054-07

2017-05-18

福建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386022)

张彦臻,女,福建漳州人,福州大学学生,研究方向:管理学。

doi∶10.3969/j.issn.1005-152X.2017.08.014

猜你喜欢
投入产出物流业福建省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物 流 业
无锡高新区制造业投入产出分析
福建省巾帼馆开馆
基于DEA模型的省域服务业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基于DEA-Tobit模型的我国2012—2013年群众体育投入产出效益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