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牡丹江老年大学校长 张国君
走好“四化”办学之路促进学员终身发展
□ 黑龙江牡丹江老年大学校长 张国君
牡丹江老年大学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始终坚持顺应时代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把握教育规律,创新教学内涵;尊重客观实际,创新办学形式;坚持民主治校,创新管理制度。走出了一条社会化办学,规范化建校,人性化管理,网络化发展的新路子。
扩大社会宣传。针对一些老年人“不知道有老年大学,不知道什么人可以上老年大学,怎么上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学什么、做什么”等问题,学校采取“利用公益广告,深入社区调研,公共场所展示,见缝插针推介”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让更多的老年人了解、走进、喜欢老年大学。
实行开门办学。按照开放便利、灵活多样原则,学校在抓好本校办学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朝鲜族、清福小区、社会福利院江滨老年休养中心、锦绣家园社区、西安区、爱民区六所分校。分校又建立了各类艺术团、表演队,在分校及外围组织参加学习活动的有3000多人,基本满足了老年人就近就便就地学习的需求。
开展志愿服务。2008年,学校在市民政局、精神文明办指导下,开展了以文化帮扶、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热心肠,一带三”志愿者主题实践活动。“一带三”的“三”是指三种不同情况的老年人,包括:“一老帮一老”,就是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通过入户“聊天”,为其解闷、解愁、解困、解怨;“一老教一老”,就是帮助那些有学习愿望、受生活所累、家务缠身的老年人,建立家庭第二课堂,当好“二传手”,把学过的东西传授给他们;“一老牵一老”,就是对那些想走出家门却找不到校门的人,用我们的爱牵着他们的手,结伴上大学。十年来,通过牵手上大学的老哥老姐就有近千人。他们深有感触地说,“热心肠,一带三”志愿者活动,为寒冷冬天添一把柴,为初春乍暖添一抹绿,为老人心灵添一份爱。是志愿者,把我们带出家门,带进学校,为我们带来欢乐。
课堂教学精细化。学校制定了《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基本要求规范》,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都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教得认真,学员学得主动,教师不仅传授知识和技能,还不断向学员输送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等感情信息,让老年学员在“无压力”状态中尽享健康愉悦所带来的学习乐趣和温馨融洽的人际关系。
文化活动经常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教育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和聚集、释放、传递、增添正能量的特殊功能。把学校建成文化超市,由学员随意选择;把学校建成文化窗口,让学员充分展示;把学校建成文化港湾,供学员宁静思考;把学校建成文化工厂,为学员制造欢乐。学校始终坚持课前一支歌,课间一套操,期末举办学习成果汇报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经办了5届),艺术节还专门为农村老年学校设立了“丰收杯”奖项。学校尽力为老年学员创造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学员充分体验校园文化带来的“年轻,漂亮,欢乐,健康”。
经费保障多元化。多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学校办学经费稳定有保障,逐年有所增长。不仅保证学校正常教学活动公用支出,而且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给予专项投入;不仅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而且享受财政、税务优惠政策。仅2016年上半年财政追加拨款即达120万元。目前,全市老年教育基本形成了由学员缴费、社会赞助、学校创收、福彩支持构成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教学设施现代化。学校为每个教学班安装了网络电视、智能WIFI,师生员工建立无线、开放、共享的微信群和QQ群。小小的鼠标把学员、教师、职工紧紧联在一起,不仅改善了工作条件,改进了学习环境,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学校基本实现了数字教学、数字办公、数字管理。
学校领导和职工始终把切实解决好老年学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惠老立校谋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持久动力,领导带头努力做到“四多”。
对老年学员多尊重。老年学员都是从不同岗位上退休的老年人,他们有坎坷的经历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有梦想和追求,有人格和尊严。我们一定要维护、尊重他们的尊严和权利。学校的规章制度,教师的教学指导,职工的服务管理,都不能伤害学员的尊严。
对老年学员多关爱。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要从点滴做起,体贴入微。从分座排位到饮水如厕,从开门的把手到楼梯的台阶,处处都要为老年学员着想。
对老年学员多理解。理解是打开老年学员心结的“万能钥匙”,包容是跨越思想障碍的“云梯”。建立起理解包容型人际关系,有助于老年学员“保持阳光心态,体验美好生活,畅谈发展变化”。
对老年学员多帮助。尽量满足老年学员的需求,尽量减少老年学员的困难,尽量让老年学员满意、开心、高兴。
要用真心、真情、真诚、真实去践行“四多”。教师、职工要始终和学员保持“零距离”互动,做到“面对面应答,脚跟脚服务,心贴心交流,手牵手前行”。
经过多年努力, 2012年,牡丹江“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课堂”全面启动,全市以各种形式经常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有10万多,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四级办学网络和老年远程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学校按照《老年教育发展规划》要求,不断扩大远程教育覆盖面,努力提升其传输质量和收视效果。
深化校(农村老年学校)点(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融合。推进落实“远程教育设备、学习活动场所、服务管理人员、教育教学资源”四个共享。
强化推进机制。市老年大学增设了远程教育工作指导室,并不断完善“2+3”老年教育工作推进机制。县(市)区老年大学选配一名精通计算机的人员和一名熟悉农村情况、有基层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强化对基层老年远程教育工作指导;村和社区尽快配齐配强有威信、敢担当、兴教办学的带头人,有爱心、懂教学、熟悉网络的明白人,有特长、能张罗、组织活动的热心人群体。
优化教学质量。市老年大学进一步充实非线编辑室,增强课件的科学性、实用性、系统性、典型性和时效性,不断提高传送质量和收视效果。
细化网络节点。按照全市2016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重点工作和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老年大学协会《关于加强基层(农村)老年学校远程教育学习收视联系点工作的意见》,切实抓好全市116个远程教育收视联系点规范化建设,争取用2~3年时间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并发挥涟漪效应,惠及更多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