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焕军
摘 要 新课标背景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基础的解题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质,这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接下来将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 教学思路 有效教学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特点
新课改规定,小学数学题只要求联系加减乘除法的概念进行教学,教师只要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划分小学数学的类型,从而寻找其中的规律,才能够更好的把握教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首先,贴近生活:现代小学教材中引用了大量学生感兴趣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取代了传统的枯燥无味且脱落实际生活的数学问题,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更好的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从而加紧数学与社会生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解题思维。呈现方法多种多样:现代小学数学教材中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问题的呈述,且在低年级更是采用了图画、表格、对话等形式更好的呈现问题,随着年纪的提升,才逐渐将应用题纯文字化。这种方法能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好的分析问题,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初级阶段,其涵盖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通过对小学数学的分析与解答能力要求较低,能够让学生逐渐形成解题思维,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分析,从而弄清问题的实质,这也为后续复杂应用题的学习建立了良好的基础。在解答数学题目的时候,能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解答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应用能力和逻辑思维,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通过小学数学的讲解,讲深学生对数学公式、概念和原则的认知与理解,让学生运用良好的思维方式去解答问题。小学数学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能够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需要采用贴近生活和简单的应用题作为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公式,代入生活常见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设计问题的能力较低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小学数学设计时往往喜欢设计补充条件问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训练少。新课改指出数学教学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习题训练。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重视到这一点,没有积极引导小学生进行思考,所涉及的问题也比较简单,开放性问题较少,导致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受到影响。
2.2没有贴近实际生活
新课改指出小学数学教学需要紧贴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是人知道这一点,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对教材内容仅深入挖掘,导致教学局限于课本上的习题,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激发其主动性,所解答的习题相对比较老套。
2.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小学课堂应当生动活泼,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下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进行小学数学的讲解。但是在实际数学课堂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往往较少,无法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且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机会少,导致学生无法向教师提问。
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
3.1做好预备策略
教师要根据目前的教学进度以及新知识学习之间的衔接思路设计并制作好小学数学,然后让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乘法”这一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关于相应的准备,让学生对这一概念有更加深刻的认知,能够快速帮助学生掌握乘法概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让学生自主学习,预先了解课堂中要讲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已知条件进行分析,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纠正和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利用小学数学导入新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生活化的小学数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新知识的讲解做好铺垫工作。在课堂中让学生先阅读小学数学,例如在讲解“倍数”这一概念,可以用班级人数进行教学,以1位同学为基础,班级总人数是1个人的多少倍,以小组人数为基础,班级总人数是小组总人数的多少倍,以此类推,可以设计许多简单的应用题,然后再对小学数学进行深度剖析,让学生揣摩教师真正想要表达的内容。教师在对某一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自主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尽可能发掘问题中的主线索,并画出重点,然后教师对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起到画龙点睛之效。
3.3在小学数学中进行拓展延伸
课堂阅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内容相对比较丰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精炼的语言,减轻小学生理解的难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小学数学的数量问题,可以采用教具、学具帮助小学生理解问题,不但有助于学生对题目内容和大意的理解,也能够提升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制作课外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使之更加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通过小学数学的讲解,能夠加深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4结束语
小学数学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围绕相应的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采取多种方法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菊香.让提问成为有效教学的桥梁——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分析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6):103-104.
[2] 易立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12(24):9.
[3] 倪晓艳.坚持以生为本,促进有效教学——对新课标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5,13(9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