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
摘 要:尝试地提出了“集体运动密度问题”,以期提示教师应努力增强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班整体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集体运动密度;体育教学;断想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7-0019-01
最近,连续看了一些中小学的体育课,我观察到,在教学中,不少同学的运动密度明显不足。回想起以前写过的一篇小文,大概意思是对运动密度丢失原因的探讨。我认为,当前,真应该对体育教学中的运动密度问题再深入探讨一下。
學生体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虽然有教育管理、社会学和生活方式因素在作祟,但是,学生参与运动时间短、参与负荷低、参与项目不全面应该是学生体质全面下降的根本原因。可惜的是,我们多在次要因素上找原因,很少在体育教学中寻找重要的、可为的因素与方法。
因为参与运动时间短,我们必须增加运动密度;因为参与的运动负荷低,我们必须增加运动负荷的强度;因为参与的项目不全面,我们必须理智全面地增加课课练的内容。这些可能是一种历史的回归,是对传统体育课中优秀的教学理念、经验和技术的继承。
当前,我认为,建立起“集体运动密度”的概念可能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生体质增强的重要尝试。
在以往的教科书中,运动密度属于教学密度中的一部分。对运动密度的测量,一般以教学班中一个同学为“代表”,并对此学生的抽样作出了“规范科学”的规定。这是在假说他(她)的运动密度就是全班同学的运动密度。
现场观察体育课,常常发现,被抽取的学生不能代表一个班的运动负荷。的确,在学习中,有比他运动密度高得多同学,也有比他的运动密度低得多的同学。这种差异,特别是最高与最低运动密度的现象,或这种教学现象,如何解释?如何解决?或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影响?在我们的教研中,很少有人探讨,即便是探讨,也是一般议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一个思考或交流的“通用而简练”的概念。长期的不观察,或观察了不研究,或研究了不解决,使我们的体育课的教学质量,特别是与增强体质息息相关的运动密度一直处在低水平徘徊的状态。
由此,我尝试地提出了“集体运动密度问题”。其本意是提醒广大教师,应努力增强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班整体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教学评价的要素之一。
对此概念的解释是:运动密度分为个体运动密度和集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是指一个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运动状态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一般而言,这种运动状态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比较高,我们多认为它相对合理。
“集体运动密度”是指全班同学在体育课学习中的运动状态及平均运动密度占教学总时间的比例。对于“集体运动密度”的评价可以考虑这么几个要素,其一,集体学习中的平均运动密度;其二,集体学习中最高运动密度的群(个)体和最低运动密度的群(个)体之间的离差。好的体育教学课,这种离差一定比较小,平均运动密度一定比较高。
由此,可以认为,提出“集体运动密度”的概念,不仅是关注全班同学锻炼的效果问题,更是关注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把控教学全局,使全班同学都能够动起来的问题。“集体运动密度”问题解决得好,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密度丢失就会少。
有人会问,这可测量吗?测量出来后如何进行统计?可以。在现代信息化教学设备突飞猛进的当代,在统计学丰富的统计技术中,这一定是一个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并不复杂。
前一时期,我参加了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中学特级教师孙建国老师的研讨会,很受启发。一般认为,立定跳远的考核课费时、费事,运动密度很难提高。孙建国老师在考核前,在地面上画好几条线(学生多可以多画),有优秀线,有良好线,有及格线。他要求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考核线,然后分组进行自我考核,上报成绩。考核中有一个特殊要求,老师会在同学们自我考核后有一个抽查,如果抽查中发现“谎报军情”时,教师会对该组或该班同学进行集体性“惩罚”。这样,全班同学的立定跳远考核在10分钟内就完成了。考核完成后,体育课教学还可以继续。这样的课中,可以看到同学们“急急忙忙”参与考核,认认真真参与考核,看似一群“蚂蚁”“乱乱哄哄”,实为科学有序,教师对课堂控制力很高,“集体运动密度”很好。
(首都体育学院 1000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