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力:思维的更高层次

2017-08-31 17:49李爱梅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教师

李爱梅

思辨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其中,“思考”指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辨析”指对事物的情况、类别、事理等的辨别分析。思辨力通常表现为抽象思维的能力。比如:能区分鸡蛋和鸭蛋,这不能算有思辨能力,因为这样的问题仅凭经验、观察就能弄清楚;而想弄清“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个问题则属于思辨力的范畴,因为这个问题仅靠经验、观察不能够获得答案。

培养学生的思辨力,一般有三条途径。

首先,发掘文本内容方面的思辨点。每个文本中都隐藏着思辨点,它们或来自思想内容,或来自结构布局,或来自语言表达艺术等。教学中,教师抓住这样的思辨点引导学生探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比如,教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七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注明年级和册数)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通过“作者为什么要按照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人的顺序结构全文”来训练学生的思辨力。这个问题为什么适合思辨力的训练呢?一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学生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二是这个问题仅仅依靠经验难以获得答案。实际教学中,学生说出了这样的观点:按照我国的语言习惯,当“草”和“木(花)”连用时,一般先说“草”,后说“木(花)”,如“草木皆兵、一草一木、人非草木、瑶草琪花”等,当“风”和“雨”连用时,一般先说“风”,后说“雨”,如“风雨同舟、风雨无阻、风雨飘摇、风雨如晦、风雨如磐”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顺序符合人们传统的表述习惯,所以作者按这样的顺序结构全文;至于把人放在最后写,则是为了使春景更具活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分析并非完全经得起推敲,但能够自圆其说,正是思辨力训练的关键所在。

其次,以开放的问题引发思辨。开放性问题不能简单地使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而需要答问者对相关事物作出进一步描述,并运用“怎么样”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或认识。开放性的问题一般适合于进行思辨力训练。

如,执教八年级下册的《五柳先生传》时,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探讨这样两个问题:怎样看待五柳先生的性格?这篇文章在内容结构上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在讨论五柳先生的性格时,一开始,学生都是從各种资料上照搬答案,并没有什么新的见解。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思考角度进行调整: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假若陶渊明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吗?或者说,你的身边有一个像陶渊明那样生活的人,你会怎样看待他呢?再或者说,你是陶渊明身边的一位亲近的人,如家人、朋友、邻居等,你又会怎么看待他呢?此问一出,学生兴趣倍增,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终,教师引领学生明确了这样一个观点: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鲁迅、列夫·托乐斯泰等虽也受到人们的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陶渊明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价一个人,如果我们能不拘泥于别人的思想而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就具备了做一个文学评论家的气质。

由于第一个问题就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思辨的乐趣,讨论第二个问题时,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整堂课充满着浓烈的思辨氛围。

最后,在追问中激活思辨。追问能避免学生仅对问题做出对与错、是与否的浅层回答,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答案的根据、思维的路线。这对于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辨力是大有裨益的。

如,一位教师执教八年级下册的《满井游记》时,用四个追问完成了教学。第一,在失误之处追问:如果说《小石潭记》以写“小”为美,《岳阳楼记》以写“大”为美,那么《满井游记》以写什么为美呢?第二,在混沌之处追问:我们从任何一个词语探讨下去,都可能吃透文本,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你觉得这些词语可以怎么分类?第三,在矛盾之处追问:同学们选择的词语中有两个是矛盾的,一个是“劲”,一个是“柔”。我们交流一下,看看哪个词语更恰当?第四,在薄弱之处追问:我很欣赏一个同学所说的以“新”为美,请用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整堂课,教师用四个追问为线索引发辩论,于不露痕迹中形成了教学的起承转合之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了辽远。

以上三种方法是训练学生思辨力的常用方法,但语文教学需要落实的能力(知识)点较多,对某一具体的能力(知识)点,堂堂训练不现实,长期不训练又容易使学生遗忘。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是,利用某一个集中的时间段重点突破某一个能力(知识)点,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再强化训练。就思辨力训练的问题,笔者研读了部编本七年级教材,发现下册第六单元最适合进行这种训练。

第六单元的“单元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有所思考和质疑。”再翻看前面五个单元的单元导读,一、二、三单元分别是把握人物特征、体会作品意境、感受文章意蕴,第四单元是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第五单元是比较阅读,加深理解。把它们联系起来看,我们会发现这是一条层层递进的线索,它清晰地表达了阅读渐次深入的过程,即先把握、体会、感受,然后有心得,有深层的理解和思维的深度。或者说,这种设计是想引导学生先走近文本,再走进文本,最后走出文本,而走出文本正是思辨力训练的基本途径之一。

具体到本单元教学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思辨教学。

第一,人物探究。《伟大的悲剧》中,五位队员身上的可贵品质都值得我们去品读和探讨。如:威尔逊博士在死神面前,仍坚持科学观察;不幸的奥茨要求队友给自己十片吗啡,以尽快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茫茫风雪;斯科特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等等。怎样把这些事串起来,进而去品读、探讨每个人的品质呢?文本中有这样一句话:“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教师可以据此设计这样的问题:斯科特和他的队友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为他人业绩做证的任务?这项任务对他们的内心和行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围绕这个问题把队员们还原成一个个普通的、有血有肉的人,不仅能深入人物内心,体会人物身心方面受到的沉重压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第二,主题拓宽。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内容都是“探险”。教师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谈谈对探险的理解和认识,进而结合生活现象,探讨为什么中国人不太喜欢探险,而西方人特别崇尚冒险,这折射出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这三篇课文都涉及到了“英雄”,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英雄,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被称为英雄?失败者能不能称为英雄?我们身边有没有英雄?具体到单篇课文中,《伟大的悲剧》可以探讨“悲剧”应该怎样理解?什么是“悲剧”?“悲剧”和“悲壮”有什么区别?《带上她的眼睛》可以探讨作者仅仅是同情小姑娘吗?上述这些讨论,对于扭转学生的观念(如“成王败寇”),引导他们从悲情中获得正能量等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第三,知识延伸。本单元课文题材各异,有传记文学、科幻小说以及笔记小说。教师可以围绕文体,设计有思辨性的问题,如科幻小说魅力何在?茨威格的传记作品有什么独特的价值?读杨利伟的自传与读课文有什么不同感受?《阅微草堂笔记》值得读的理由是什么?不过,这些问题不能变成知识讲解,更不能由教师强行给具体的问题贴标签,而要引导学生紧扣文本,紧扣文字,做出思辨性的解答。

第四,追根溯源。追根溯源就是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如:教学《河中石兽》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写这篇文章,目的是为了渲染寻找石兽的神奇过程,还是为了引发深层思考?根据现代物理学知识分析,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会是真实的吗,其中讲的道理是正确的吗?如此引导学生从源头上探究问题,他们的思辨意识就会逐步被唤醒。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针对具体的文本,提供了对学生进行思辨力训练的基本方式和方法,这些问题是否适合班级学生讨论,需要教师结合实际学情来判断,而不能照搬照套。另外,思辨力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通过这一个单元进行集中训练后,教师还要在后续的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安排类似的训练,学生的思辨力才会逐步形成。

(作者单位:监利县教学研究室)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教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最美教师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