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新课程标准》把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分为两个阶段: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低年级写话并不像高年级的作文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写在课程表上。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如果重视学生的写话练习,初步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将为三年级的作文起步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会使学生能轻松地写出文从字顺的习作,让妙笔生出花来。
激发学生写话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是写好话的第一步。对写话部分学生会有畏难情绪,教师一开始不能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会让学生吓得不敢写、不愿写。一开始,不妨要求低一些,把重点放在把句子写通顺,标点符号写正确,不写错别字上面。一旦学生达到基本的要求,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一次次的肯定让被选中的学生有了自信心,会变得更加乐于表达,进入良性循环。对于其他学生,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示范的作用。学生会惊喜地发现,被老师选中也并非难事。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有限,可以采用图画日记的方法让学生每天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画一画我心中的春天,再配上一两句话写一写我心目中的春天。”作业收上来后,笔者发现每个孩子眼中的春天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写的是柳树发芽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有的学生写的是春天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五颜六色,好看极了。有的学生心目中的春天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蝴蝶、蜜蜂在上面翩翩起舞。
教师在批改写话的时候,不妨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写上一些激励性的评语。如“你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孩子,妈妈做菜的动作给你写得活灵活现的。”“你很善于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把桃花的样子写得很美。”
教师还可以在黑板报开辟一个优秀作品栏,定期展览学生的优秀作品。等作品积累多了,可以集结成册,互相传阅。教师也可以把优秀作品向报刊杂志投稿,一旦有学生发表作品,对于学生是莫大的鼓励和肯定。
挖掘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咬着笔杆子,脑海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素材好。其实,要想写出生动的文本,教师应抓住契机,与生活结合,让学生练习写话。如刚入学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家庭成员介绍。带学生参观校园,说说“美丽的校园”。
二年级上册的口语交际:“教师节快到了,请制作一张贺卡,并写上祝福的话送给老师。”在课堂上制作贺卡之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祝福语,有的学生写:“祝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有的学生写:“祝老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越来越美丽!”
秋天到了,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和家长一起周末去寻找秋天,课堂上,PPT出示金黄的落叶和火红的枫叶图,让学生用填空的方式寫:“秋天到了,天气_____。树叶 _____,落在地上像_____。枫叶_____,像_____。”接着,出示大雁往南飞和菊花、桂花的图片,给学生提供句式:“秋天到了,大雁_____。菊花开了,_____。桂花也开了, 。”通过教师提供的句式,学生一步步练习说话写话,在不知不觉间,一段话就写好了。
二年级(上册)的语文书上练习里有一个“买菜”的话题,教者让学生课前和爸爸或者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观察菜的样子和颜色,在课堂上,通过PPT出示图片,让学生练说( )的胡萝卜,( )的玉米,( )的豆角,( )的南瓜……然后出示段落填空:“菜场里的菜可多啦!有_____的_____;有_____的_____;还有_____的_____,真是_____。”在教学中,学生的词汇量也丰富了。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值得去写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一双慧眼,学会观察生活,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作为写作的素材,才能写出生动的文本。
循序渐进教给学生写话的方法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缺少逻辑性,写话时容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教师应循序渐进,从训练学生写一句话开始,慢慢过渡到写几句话。在训练写一句话时,应该先教会学生写“三素句”,即“谁,在哪儿,干什么”,如:妈妈在沙发上织毛衣。稍微复杂一些写“五素句”,即“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心情如何)。”如,星期天早晨,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公园看风车,我们都很开心。
教学中,教师多以看图写话为抓手,按顺序观察,可以是先上后下,也可以是先下后上,可以是由远到近,也可以是由近及远。观察人物的外貌,猜测人物的身份。从人物的动作、表情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从周围的环境,判断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逐步训练学生有顺序地看,有根据地想,有条理地说和写。
学生在写话中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抓住细节写具体。教师应教会学生抓住主要情节,写出有关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抓细节,判断人物可能做什么,有什么心里活动,人物与人物之间有什么联系。写话时注意看清图意再下笔,看清楚问题再思考,发挥想象连成句。
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敢说、有信心说,练习观察、想象、思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让手中的妙笔生出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