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臻,伍军,郑莹,桑婷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6)
下颌发育过度患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正颌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的正畸效果
黄臻,伍军,郑莹,桑婷
(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江西省口腔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06)
目的 探讨下颌发育过度患者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BSSO)正颌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 进行BSSO正颌治疗的下颌发育过度患者28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进行正畸治疗。患者术前正畸疗程 6~12 个月, 术后6~10个月, 全部疗程 13~22 个月;观察其临床效果,并采用X线进行头影测量。结果 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 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面型改善明显。治疗后L1-NB、L1-MP角均增大,U1-L1减小(P均<0.05);ANB、SNB、NA-PA和NP-FH均改善(P均<0.05)。结论 BSSO前后应用方丝弓矫治器可使下颌发育过度患者获得良好正畸效果。
下颌发育过度;方丝弓矫治器;下颌支矢状骨劈开术
1.1 临床资料 选择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2~2015年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正畸正颌治疗的下颌发育过度患者28例,男 16例、女12例,年龄16~25岁、平均 20.5岁。患者均未因牙列拥挤而拔牙(不包括第三磨牙的拔除)。纳入标准: 侧面观为凹面型,下颌前突;正面观下颌左右对称或不对称,咬合关系磨牙及尖牙为近中关系,多数合并有上牙弓狭窄, SNB>80°,ANB-3°~ -5°;单纯发育性畸形,除外唇腭裂或其他综合征。
1.4 头影测量 采用头影测量软件 Winceph8.0,由同一名医生在1周内,对所有患者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在同等环境下定点描记、测量。测量项目包括:SNA:由蝶鞍点、鼻根点和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由蝶鞍点、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上齿槽座点、鼻根点和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面角(NP-FH):面平面NP与眼耳平面FH相交之后下角;颌凸角(NA-PA):由鼻根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与颏前点至上齿槽座点连线延长线之角;MP-SN: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之交角;下颌平面角(MP-FH):由下颌平面与眼耳平面的交角;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距:上中切牙切缘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角: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1-NB距:下中切牙切缘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U1-SN角: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内下角;上下中切牙角(U1-L1):上中切牙长轴与下中切牙长轴的交角;L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Y轴角:蝶鞍中心与颏顶点连线与眼耳平面相交之下前角。
2.1 临床疗效 术前正畸 6~12 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正畸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疗程13~22个月、平均 20 个月, 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 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面型改善明显。
2.2 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比较 面部骨骼变化情况:正畸治疗前SNA、SNB、ANB、NP-FH、NA-PA、MP-SN、MP-FH、Y轴角分别为82.05°±4.58°、85.68°±4.56°、-3.63±2.72°、94.78±4.04°、-3.37°±3.84°、41.26±5.23°、31.58°±4.28°、60.21°±4.23°,治疗后分别为82.25°±4.62°、80.65°±4.41°、1.61°±2.06°、90.26°±3.75°、0.65°±3.05°、42.56°±5.39°、32.23°±4.89°、61.67°±3.21°。治疗前后SNB、ANB、NP-FH、NA-PA比较,P均<0.05。牙变化情况:治疗前U1-NA距、U1-NA角、U1-SN角、U1-L1、L1-NB距、L1-NB角、L1-MP角分别为(5.54±2.37)mm、27.54°±5.89°、111.65°±5.03°、135.56°±12.45°、(4.95±2.35) mm、20.87°±8.21°、82.14±9.23°,治疗后分别为(5.02±2.51)mm、26.78°±5.23°、112.08°±5.73°、125.45°±6.21°、(4.02±1.98)mm、25.56°±5.47°、89.32°±8.90°。治疗前后L1-NB角、L1-MP角、U1-L1比较,P均<0.05。
方丝弓矫治器自1928年由美国医生Angle发明以来,时至今日仍在不断地改进与创新。Tweed与Merrifield一起完善了基于正畸学诊断的方丝弓技术,使得该技术成为现代正畸学的主流技术之一。随着粘结技术与镍钛丝等材料的发明与更新,使得结合使用细圆丝的标准方丝弓技术在全世界正畸领域更加流行。正颌外科术前及术后的正畸治疗已被确认为矫治严重牙颌面畸形的常规步骤和必要的技术手段。从患者的会诊、个体化治疗的设计与方案的确定、手术前后的正畸治疗以及术后维持稳定,都需要正颌外科与正畸科医师密切合作。
正颌手术效果十分明显,在矢状方向上的骨性改变中,SNB、NP-FH和NA-PA均明显变小,ANB变为正常;患者侧貌改善明显。方丝弓的术前正畸治疗,保证了下颌骨发育过度的BSSO手术的实施。
总之, BSSO前后应用方丝弓技术,可使下颌发育过度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良好, 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面型改善明显,患者满意。
[1] 胡静,沈国芳.正颌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54-159.
[2] 宋少华,莫水学,庞煊奈,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术前正畸去代偿情况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3,29(4):346-349.
[3] 周彦恒,孙燕楠,胡炜.滑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术前术后正畸中的应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4,39(6):509-512.
[4] McLaughlin RP, Bennett JC. The transition from standard edgewise to preadjusted appliance systems[J]. J Clin Orthod, 1989,23(3):142-153.
[5] 王大为,冯志才,吴莉萍.MEAW技术在正颌术后牙合精细调整中的临床应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28(2):238-241.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2BBG70059);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项目(14086)。
桑婷(E-mail:sunny3@189.cn)
10.3969/j.issn.1002-266X.2017.29.018
R782.2
B
1002-266X(2017)29-0055-03
2017-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