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理念助力英才成长
——记发展中的贵州省赫章县英才中学

2017-08-31 17:52:57吴娴
教育家 2017年32期
关键词:英才陶行知中学

文 | 吴娴

行知理念助力英才成长
——记发展中的贵州省赫章县英才中学

文 | 吴娴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美丽而又神秘的夜郎古都——赫章。这是一方记载着文明与荣光的山水,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热土。在这片热土上矗立着一所民办学校——赫章县英才中学。

优美校园展行知风采

英才中学创建于2001年8月,坐落在赫章县城南面风景秀丽的龙洞山麓,环境优雅,交通方便,规划科学,整洁美观,景致宜人,这里“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景”,人文气息浓郁,是莘莘学子求学问知的理想去处。

校园占地面积 2 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办学十六年来,从创办时的4个班200余名学生,24名教师,发展到现在成为拥有33个教学班,2100多名学生,130多名教职员工的大型完中。学校拥有完善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200米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设施和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英才学子与公办学校的在校生一样可以享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寄宿生生活补助、高中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慈惠计划助学金、中央公益彩票助学金、兴华奖学金等。

英才中学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民办教育分会会员,经常参与全省民办学校的教学、管理、发展研讨,每学期学校领导会定期开展“学陶、师陶、践陶”活动,以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来学习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精神。学校还经常和毕节学院等院校开展学习交流活动,邀请外籍教师到学校与学生互动,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学校一直践行着陶先生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师德讲座

专业化管理铸就进取团队

英才中学创办以来,在团结进取,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董事会和学校校领导的领导下,管理人员用心管理、用思想管理、用智慧管理、用形象管理,坚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依法治校,质量强校,特色立校,教改兴校”的办学思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狠抓教风学风转变,教育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最终达到了学生“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理想效果,在国内发挥着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已形成了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优秀的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源于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校长刘宗华曾是一位公办教师,在高中讲台上干出过骄人业绩,被中共赫章县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被赫章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被中共毕节地委、行署授予“毕节实验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说:“作为一名教育者,英才人将尽最大努力来把学校办好,走精品化发展的道路,把这些孩子培养好,让他们的父母以孩子为荣,让他们的家庭能够放心,让孩子们今后走向社会成为有用之才。”

英才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各种教学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职责,使各项检查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学校先后制定了10余种针对性强的管理制度。坚持向管理要质量,以制度规范教学行为,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以规范化的管理促进学校发展。对教学常规所涉及的计划拟订、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教研活动、成绩考核等各项工作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并加大了检查力度。从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校园、教师、学生、教育教学、后勤服务、档案建设等常规管理工作,并定期检查、考核,将工作目标落到实处。

封闭式管理是英才的一大特色,学校采取了保卫人员、宿管人员、行政领导值周以及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等多管齐下的保卫和管理措施,既强化了校园安全,培养了学生自主能力和良好生活习惯,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称赞。

德才兼备育桃李

教师是学校的最重要的资源,学校董事会和学校行政从建设一支高素质、较稳定的教师队伍出发,每年拿出近百万元用于学校建设,高薪从省内外招聘一批业务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学科结构合理的骨干教师,并与他们签订长期协议,明确责、权、利,按时足额兑现工资,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校领导从关心教师的日常生活、工作需求入手,为教学一线教师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并在党支部带领下,在全校教职工中全面实施“三让”“三全” “三爱”教育活动,并通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教师都能兢兢业业,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人力保障。

目前,英才中学的教师中80%为中级以上职称,有高级教师 、硕士学位教师 28 人。学校拥有文蓉、徐小富、徐祥云、向遇朋、徐志、松维、蔡圣洁、钱世栋、尹旺华、许燕、张雨玲等一批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有多个学科和个人获得高考突出贡献奖。师资队伍建设步入稳健发展轨道,广大教师用辛勤的汗水在英才这片沃土上培育了一批批英才学子。

英才中学的教师本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原则,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教学上,老师们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每一节课,精心上好每一节课,细心批改好每一次作业,对教育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在业务能力上不断提升自己。教学相长是广大教师的共同认识,教师在奉献、燃烧自己的同时,也在汲取、提升。老师们在教学操作上,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 陶行知的教学思想告诉我们: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教学固然要发挥教师积极指导的作用,但决定教学效果的主要还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只有学生愿意学、认真学、乐意学,才算是教学效果好。老师们对后进生更是倾注了真诚的爱心,在学习上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照顾,经常找学生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英中老师对优生热心引导,对后进生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意,有良好的心情,学习效率也就高了。这一切正印证了陶行知先生的名句:“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爱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事业的灵魂,更是英中教师心中的信仰。

在生活上,爱的教育在延续着,把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发扬光大是英中人的追求。教师对孩子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 “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英中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大多在外打工,一年到头很难见一次面,甚至几年难得有时间和孩子呆在一起,孩子们心中极度缺乏安全感。这时师爱如一泓泉水注入孩子们的心田,尤其是小学部低年级的孩子们,有的年龄很小,平时头疼脑热或者发生点意外伤痛,班主任老师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时间,总是第一时间陪护在身边,既是老师又是父母般的照顾孩子们。他们爱生如爱子,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师爱。

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在为人处世上,老师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以自身之言行给学生以楷模之影响。青少年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这就是告诉教师们要求学生文明修身,自己就要讲礼貌,谈吐文雅;要求学生衣着朴素、大方,自己就要端庄、整洁;要求学生言行一致,自己就要说到做到;要求学生说话诚实,自己就要表里如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确表率、塑造英才。“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先生如是说。

>>外国教师来学校交流

质量是永远的生命线

在英才中学,教学是永恒的中心,质量是永远的生命线。全体师生经过17年的拼搏、17年的奋斗,在践行陶行知理念的过程中结出了累累硕果。高、中考成绩一直是全县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门的奖励,被表彰为“全省先进民校”;在全县教育工作目标考核中获民办学校类一等奖,本科上线率连年攀升,一批批从我校毕业的学生考上了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重点名校。2016年高考,我校本科上线学生高达172人,刘雨莎、殷博等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德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的大学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自2004年起,我校为国家输送了合格的初、高中毕业生6000余人,考取高等院校的学生达4000余人,其中被重点院校录取的达到296人,一般本科院校1800 余人。

学校在关注广大学生学业提高的同时,也重视学生其他能力、兴趣的培养,英才中学的教师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 “教学生一时,想学生一生。”让学生学会学习、自立,积极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安排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特长辅导,要求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能每人都有一技之长,并能终身受益。学校树立“多元化办学,助每个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教育观。这种观念与陶行知先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学校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田径、篮球运动会,广播操、诵经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把校园的文化乐章弹奏得更加响亮。英才,已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特长班的特色教学是英才的一大亮点,学校现有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专业,在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特色带来活力,活力彰显能力,在英才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获得了许多殊荣。每项荣誉都凝聚着汗水浇灌的辛劳,所有的梦想英才人都努力使之成为现实的荣光,荣光是英才人共有的精神食粮。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们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英中的殊荣正是在为国之大计添砖加瓦。

扶危济困,回报社会

英才中学创办伊始,就定下了把学校当成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当作企业来经营的理念。本着微利原则,学校收费合理,充分考虑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代收费项目每学期与学生结退清楚。为了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帮助贫困家庭孩子完成学业,学校不惜每年拿出二十多万元资金,对成绩优异学生进行奖励,专门设立了殷天杰助学金、学年奖学金以及优秀学生减免书学费等奖项,2016年学校用来资助、减免、奖励学生的金额达318万余元。关怀是温暖心灵的阳光,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用爱心育人,保证每一位学生学好、吃好、住好、成长好。立体化、多方位的助学体系让每一位学生自信而阳光地学习和生活,健康幸福地成长。

学校积极帮扶困难学生,做好社会公益。古达乡学生徐琪,因无力缴纳学费失学,学校将他劝返,对其书学费实行全免;达依乡学生陈旭,经乡政府请求,学校对其费用减免三年……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仅对学校所处的南门村小学生每人每年减免600元,初中生每人每年减免800元,高中生每人每年减免1000元一项,学校每年就向社会回报数十万元。

2003年,城区公办学校义务教育资源短缺,171名小学毕业生无法进入初中,英才中学顾全大局,按公办学校收费标准将这些学生全部接纳,为当年城关镇顺利通过地区组织的以乡推进“两基”验收立下了汗马功劳。

诚信立校,英才聚英才;质量强校,英才育英才。优美的育人环境,齐备的教学设施,优质的管理服务以及爱岗敬业的师资队伍,让这所年轻的学校焕发出青春的风采。如今的赫章县英才中学,已为孩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成为了莘莘学子成就梦想的摇篮。

学校各项工作不仅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好评,还多次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赞许,先后荣获省级“先进民办学校”、毕节市“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五四红旗”团委、赫章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统一战线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随着国家民办教育政策的落实,英才中学将会以一流的教学质量,在赫章的教育史上书写瑰丽的华章,英才的明天会更好。

责任编辑:吴丹

猜你喜欢
英才陶行知中学
诚聘英才
防爆电机(2022年4期)2022-08-17 06:00:02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在多解中学创新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