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波
在祖国版图上,拥全国国土总面积约八分之一的内蒙古自治区宛如一匹骏马腾跃在北疆。
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在国家的关怀、支持和全国各地的帮助下,不断创造发展奇迹,一个繁荣昌盛、生机勃勃的内蒙古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殷殷嘱托、亲切关怀——党中央高瞻远瞩,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擘画内蒙古发展蓝图
70年,内蒙古奔腾向前,走向繁荣富强、和谐美好。70年,内蒙古的沧桑巨变,凝结着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关怀和心血。
1947年5月,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给自治区政府发出了贺电,指出:“曾经饱受困难的内蒙同胞……正开始创造自由光明的新历史”。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内蒙古的发展提出了“那里有广大的草原,人口又不多,今后發展起来很可能走进前列”的希望。
江泽民同志希望“自治区在发展进程中,要注意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力争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下个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胡锦涛同志希望“内蒙古因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心系内蒙古各族群众。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严寒踏冰雪深入我区考察指导工作,给各族干部群众和戍边官兵送去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
考察期间,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明确指出了我区未来发展的前进方向、工作重点和实践要求。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各方面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一个个高瞻远瞩的目标,一句句饱含深情的嘱托,把准了内蒙古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任务,给全区发展指明了方向,鼓舞和鞭策着草原儿女奋力前行。
政策支持、精准发力——内蒙古在国家各项扶持政策下,团结奋斗,一往无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作为边疆民族地区,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关注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繁荣,并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采取多项有效措施加快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
——自治区成立之初,工业仅有一些小工厂小作坊。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党中央把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新中国发展战略布局的重点地区之一。“一五”时期,在内蒙古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了包头钢铁公司等5项国家重点工程。国家的694个大中型项目也有一些在内蒙古,国家投资内蒙古建设工厂、修建铁路的基建资金达11.39亿元。到“一五”末,内蒙古建起了大小厂矿753个,实现工业总产值6.33亿元,结束了“轻工业皮毛匠,重工来挂马掌”的历史,奠定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0年,被列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范围。2007年,内蒙古蒙东地区被纳入国家东北振兴战略实施范围。201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为我区量身打造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赋予内蒙古“一带一路”战略“中俄蒙经济走廊”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推动沿边开发开放、蒙晋冀地区合作、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等战略,为我区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力。
——国家把内蒙古定位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并在内蒙古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保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有力促进了全区生态建设和修复。我区实现了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双减少”,生态状况“整体遏制,局部好转”。
——中央财政设立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实施了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兴边富民行动、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基础设施贷款贴息等特殊支持政策等。“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累计争取中央各类转移支付资金8472.4亿元。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意见等民族教育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内蒙古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了覆盖城乡、层次齐全的现代化办学体系,高中、高等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93%和33%。全区有民族幼儿园362所、民族中小学校520所,普通高校53所。
从经济发展到生态建设,从项目支持到资金倾斜,从教育医疗到文化繁荣……党中央一项项支持内蒙古发展政策、举措的实施,以及新时期扶持政策的与时俱进、精准科学,有力地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千里草原焕发勃勃生机。
手足情深、鼎力相助——全国各地支持内蒙古的发展,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守望相助,筑梦草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70年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帮助,草原儿女始终感受着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包钢从建设伊始就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帮助和支持,祖国四面八方的有关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建筑工人聚集包头建设包钢。1959年,包钢全面转入大规模建设时期,在建设任务繁重,生产资料、劳动力的调配、生活物资的组织与供应方面都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在党中央“全国为包钢,包钢为全国”的号召下,全国各省市和有关单位掀起了支援包钢的热潮。
情牵草原,携手筑梦。70年来,在祖国大家庭中,从产业发展到智力支持,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科技攻关,从医疗教育到扶贫攻坚,有了全国各地的鼎力相助,草原儿女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我区与京津冀、辽吉黑、长三角等地区开展产业承接合作,承接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引进终端产品研发和精深加工企业,以及合作推进旅游一体化等;华为、京东等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相继入驻内蒙古各大数据园区,华能大唐等全国五大发电集团以及神华中煤等中央企业在内蒙古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投资兴业。来自多方面的产业合作与扶持,促进了我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
——从一批批内蒙古教师得到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到吉林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区外院校研究生支教团赴内蒙古中小学开展志愿服务;从邀请区外专家来内蒙古为领导干部讲课,到从2010起北京市已经先后派出130名干部到我区挂职工作;从京蒙、粤蒙、鲁蒙“产学研+产供销”一体合作,到建成各类院士专家工作站102家,内蒙古建站单位与签约的院士合作共建创新平台与联合攻关科技项目……在全国各地的智力支持下,内蒙古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1996年国家确定京蒙对口帮扶以来,北京市带着“亲帮亲”的兄弟情谊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支持内蒙古的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的企业到内蒙古投资了1900多个项目,到位资金5600多亿元,还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的精准帮扶。
在辽阔的草原上,运行的高铁、在建的地铁、草原深处的小学校……许多地方都有着全国各地关怀帮助的痕迹,处处都能感受到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浓情意。
草原儿女不负嘱托,用翻天覆地的发展巨变感恩党中央和各地的支持。内蒙古各族人民承载党和国家的关心与期望,感受着各族人民的温暖,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书写繁荣发展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