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ley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17-08-30 18:13杨璐瑜许建梅张选国
陕西医学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甲磺酸耳石规管

杨璐瑜,许建梅,张选国△

1.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西安 710003),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通讯作者

Epley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杨璐瑜1,许建梅2,张选国2△

1.陕西医学、陕西中医杂志社(西安 710003),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 710003)

目的:探讨Epley手法复位配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对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确诊为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12 mg ,3次/d,连续治疗1周,治疗组加用Epley手法复位。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并随访治疗后第1、第2、第3个月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pley手法复位配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可提高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治疗效果,降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复发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Benign positional vertigo,BPPV),又称耳石症、变位性眩晕,是一种迅速头位改变时,出现的以阵发性眩晕和眼震为特点的疾病,是眩晕最常见的类型。具有自限性,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在人群中有较高的发病率[2],多集中在50~70岁之间发病,约占周围性眩晕的60%,其中以后半规管BPPV(Posterior semicircular canal-BPPV,PC-BPPV)临床最常见。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是常用的临床干预手段,且疗效确切[3],但容易复发,为解决这一问题,本试验在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基础上配合Epley手法复位治疗PC-BPPV,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 年1 月至2015 年6 月期间,陕西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PC-BPPV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80例,对照组40例。本试验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且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病史时间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4000H3120)12 mg,3次/d,1周为一个疗程。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Epley手法复位。Epley手法复位具体操作:在安静舒适环境中,患者取端坐位,嘱其头向患侧水平旋转45°,保持头与身体的角度不变,操作者迅速将患者取仰卧位,头向后仰不超过10°,维持30 s至1 min,待患者眩晕和眼震消失,迅速将患者头转向中立位,继续向健侧转45°,维持30 s至1 min,待患者眩晕和眼震消失,随后将患者整体向健侧旋转90°,身体保持侧卧位,维持30 s至1 min,再将患者缓缓扶至端坐位,并使头部前倾约20°,使耳石回到椭圆囊,可反复重复该动作,直到患者的眩晕和眼震症状消失,Epley手法复位后嘱患者端坐位,头部保持直立位,休息20~30 min再活动,1周内避免患侧耳低垂位,夜间睡眠时采用上半身高枕卧位,避免剧烈运动。Epley手法复位为同一位医师,并对具体治疗方案回避。

3 观察项目及方法

3.1 疗效评判标准[5]:规范治疗1周后评价:治愈:眩晕症状消失;有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减轻,但未消失;无效:眩晕及位置性眼震无减轻、加重或转为其他类型的BPPV。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复发率=复发例数/(治愈+有效)×100%

3.2 结束疗程后第1、第2、第3个月进行随访,记录复发眩晕的情况。

结 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结束后,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为16.67%,对照组为29.63%,两组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讨 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前庭系统性眩晕的常见类型,其中PC-BPPV发病率最高[4],关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较公认的假说有半规管和嵴顶耳石学说、内耳循环障碍学说和壶腹嵴帽结石学说。其中半规管和嵴顶耳石学说为手法复位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内耳循环障碍学说又为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治疗眩晕提供了理论依据。

耳石是覆盖在椭圆囊和球囊毛细胞上以碳酸钙结晶为主的颗粒,易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耳石颗粒脱落,脱落的耳石在重力作用下发生移位,沉积于半规管,由于人体直立位时后半规管位置较低,故较易沉积在此,待耳石颗粒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牵拉壶腹嵴,引起神经元过度放电,使人体对空间相对位置和运动发生异常感知,诱发眩晕和眼震。

Epley手法复位即是通过人体姿势的改变,利用重力作用,顺着人体生理解剖管道,使移位的耳石回归到椭圆囊。该方法疗效确切,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尤其是老年人,多次复发不仅增加医疗成本,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报道,本病青少年、儿童很少发病,而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考虑可能与年龄相关的血管病变,尤其微血管病变有关,常见的促发因素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这些因素都是老年人常见的血管危险因素。其中,骨质疏松及骨代谢紊乱等也是引起PC-BPPV的独立危险因素。内耳椭圆囊受源于基底动脉的前庭动脉供血,为终末血管,内经偏细,易受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导致供血障碍,使内耳内环境改变,从而引起耳石脱落。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内耳血供、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消除内耳淋巴水肿等作用,进一步稳固了内耳内环境平衡,使复位的耳石不易再次脱落,增强了Epley手法复位的疗效。

本研究理论上基于半规管和嵴顶耳石学说、内耳循环障碍学说两种假说设计,对可以明确诊断为PC-BPPV的患者,临床给予Epley手法复位并配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的干预措施,观察临床疗效。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Epley手法复位配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能有效改善PC-BPPV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安全有效。

[1] 黄连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046-1047.

[2] 张 波,孙敬武.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裸眼及视频眼震图下眼震特征及定位诊断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3):235-237.

[3] 张 昊,李进让,郭鹏飞,等. 快速手法复位法治疗不同年龄段后半规管BPPV疗效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23):2053-2056.

[4] 李亚楠.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临床特点及手法复位疗效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0):47-48.

(收稿:2017-04-16)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治疗 @Epley手法复位 @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R255.3

A

10.3969/j.issn.1000-7377.2017.08.049

猜你喜欢
甲磺酸耳石规管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腕踝针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颅脑外伤后眩晕的临床观察
190例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半规管功能分析
耳石症患者后管复位治疗成功后头晕症状临床观察
上半规管裂发生率及其HRCT特征
你了解耳石症吗
动物也会晕车吗
耳朵生病也会眩晕
不同方式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顽固性梅尼埃病疗效分析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