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窑瓷塑精品赏析

2017-08-30 15:35王全利
收藏家 2017年8期
关键词:白釉东方朔达摩

□ 王全利

德化窑瓷塑精品赏析

□ 王全利

德化窑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麓,盛产优质的瓷土。德化白瓷胎釉中的氧化铁含量特别低,而氧化钾含量高,烧造时采用中性气氛,所以德化白瓷胎质致密,釉色洁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且光滑如玉,给人以玲珑剔透之感。明代烧造的白釉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浑然一体,晶莹如玉,被誉称为“中国白”、“象牙白”。清代除烧白瓷外,还烧制青花与彩绘瓷器。德化窑产品精美,人物形象生动,神态逼真,特色鲜明。德化窑瓷器是故宫博物院文物藏品中一项重要的收藏,不仅有清宫旧藏的德化精品,还有一部分收购入藏的。本文从众多的藏品中,遴选部分精品介绍如下:

明 白釉溥及鱼人款坐岩观音像(图1)

高23、宽16厘米。观音头戴风帽,发梳高髻,顶有化佛。面庞长圆,神态慈祥。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莲花璎珞,腕戴玉镯,右手扶膝,右腿屈起,左腿盘掩,跣足呈跏趺状坐于镂空岩石之上。里外施白釉,身中空。背上部钤“何朝水”篆书葫芦形印章款,下钤“溥及鱼人”四字篆书方章款。

德化窑瓷土中氧化硅含量较高,胎体细密,透光度好,釉色纯净。以白色为基调,摒弃彩饰,更强化了作品不同凡响的超尘境界,使其在明代众多佛教题材作品中,独具风韵。福建德化在明代晚期出现了以何朝宗为首的一批瓷塑艺术工匠。这件作品背后印有“何朝水”、“溥及鱼人”款,说明此像为何朝水的作品。何朝水是当时具有很高成就的艺术工匠。他的作品质感突出,注重神情刻画,具有超凡绝俗的气质。

明 白釉渡海观音像 (图2)

高45.2、宽12.7厘米。观音头梳双层螺式高髻,插如意花簪。弓形眉,双目微启,嘴角略带笑意,面容端庄恬静。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璎珞,腕戴玉镯,双手前伸,左手轻提衣角。下着长裙,跣足立于波涛之上。胎体厚重。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乳白泛灰。

明 白釉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像(图3)

高48、宽14厘米。观音头披风帽,顶有化佛。长圆脸,五官端庄恬静。腕戴玉镯,双手交于腹前,跣足立于波涛之上。釉色厚润,衣纹自然流畅。背后钤“何朝宗”三字篆书葫芦形印章款,款下刻楷书“奉佛弟子张胤清拜塑”。此件观音与何朝宗其他作品相比略显粗犷,或是一件受朋友之托的应景之作。

明 白釉观音像(图4)

高25.4、宽14.5厘米。观音螺发,插簪子,面部丰满,双目微闭,两耳垂肩,神态端庄。罩大披肩,披肩下为袈裟衣。坦襟露胸,胸前戴莲花璎珞。腕戴镯,左手持经卷,右手挽念珠,跣足盘坐。

此观音造型、神态自然庄重,超凡脱俗。线条洗练流畅,衣带飘拂洒脱,有随风飘动之势。洁白的釉色,更增添了观音像的神圣感。

清 白釉骑狮观音像(图5)

高19、宽13.7厘米。观音头戴风帽,长圆脸,弓形眉,眼睛微睁,神态怡然。身穿袈裟,下着长裙,袒胸佩戴项饰,手足不外露,呈跏趺状坐狮子座上。狮子卧于岩石之上,卷尾吐舌,一副乖巧安静的神态。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白中泛青。

清 白釉坐岩观音像(图6)

高19.7、宽14.7厘米。观音头披观音兜,佩戴如意形发饰。长圆脸,双目低垂,眼窝圆形,口鼻娇小端庄。双手拢右膝,衣纹自然流畅,左腿盘掩。镂空岩石座低平,上放经书一册,身中空,里外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

清 白釉观音像 (图7)

高19.8、宽18厘米。观音头戴风帽,发髻高挽并涂黑彩,发丝根根毕现。脸长圆,弯眉细目,鼻梁挺直,樱桃小口,面相端庄宁静。身披广袖长衣,袒胸饰璎珞,腹部中间衣带交结。右手扶膝,左手自然垂放。左腿屈掩,跣左足跏趺状坐于蒲团之上。身中空,胎体厚重坚致。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青。底面有后加封闭空心用的锦布。

清 白釉童子拜观音像(图8)

高26.5、宽13厘米。观音长圆脸,弓形眉,双目微睁,神态怡然。右臂搭在右膝上,左手执长颈莲蕾,跣足游戏坐姿。莲蓬座出于波涛滚滚的江水之中,座腰雕刻莲花和荷叶。观音的左侧,江水卷起一叶莲蕾状小舟,有童子站立其上,双手合十,神态凝重,头微侧向,呈礼拜状。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白中泛黄。

图1 明 白釉溥及鱼人款坐岩观音像

图2 明 白釉渡海观音像

图3 明 白釉何朝宗款渡海观音像

图4 明 白釉观音像

图5 清 白釉骑狮观音像

图6 清 白釉坐岩观音像

这种头戴观音兜或者身披披风的观音造像以及弓形眉与下脸睑组成的圆形图案,无疑是晚明时期观音造像常见的式样。由于唐代以后,汉地造像逐渐衰落,而晚明时期以石叟和何朝宗为代表的匠师们在造像方面却取得了较高成就,所以这一时期的造像对后世影响很大。目前看来,有清一代的汉地观音造像几乎都多少受到了这一时期造像风格的影响。此像釉色泛黄,观音形象处理仍据明代遗风,然童子拜观音题材更多见于清代德化窑制品中。

明 白釉关羽像(图9)

高31.6、宽11.5厘米。关羽身着官府,头戴风帽,面庞宽阔丰满,两眉微皱,双眼微眯,正视前方,嘴角微抿,八字须,端坐石凳之上,给人以不怒自威之感。

三国大将关羽一生忠义双全,历来为世人所崇敬。儒家旌其忠义,列为武圣;道教以其神勇双全武功绝伦,表旌为三界伏魔协天大天尊;佛教将其尊为护法伽蓝尊者。在民众观念中,关公是战神、保护神、驱邪神、武财神和义气神,地位较高,故此关羽是德化窑瓷塑艺术的常见题材之一,其面孔塑造多神态威严,具有降妖伏魔之法力。

清 白釉关羽像(图10)

高26、宽13.7厘米。关羽头包巾,束巾缯带垂肩,卧蚕眉,丹凤眼,脸颊及唇周围有几处洞孔。内穿铠甲,外着长袍,腰系玉带,足蹬靴,一派威风凛凛的气概。汉族一般讲究宽袖大袍,关羽作为武将,作战打仗需要手臂活动方便,故特意在袖口处制作束襻,可将宽大袖口别进袖口之中。此像为前后模制,合模后局部再进行精雕细琢。

关羽以美髯飘逸而著称,此像嘴唇及下颌部位所留小孔洞即可用来安装长髯。德化窑人物塑像多以真毛为须。

图7 清 白釉观音像

图8 清 白釉童子拜观音像

图9 明 白釉关羽像

明 白釉达摩渡江像(图11)

高25.4、宽5.5厘米。达摩身披袈裟,光头,额骨突出,大耳垂轮,双目凝视前方,须髯卷曲,袒胸拱手,跣足,足下一苇,踏浪而行。胎质细腻坚致,胎体较厚。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质温润,釉色泛黄。

明代之前有关达摩的雕塑造像极少,只见于摩崖石刻或绘画作品中。至明代,以何朝宗的作品为代表,各种形式的达摩塑像开始成为德化窑白瓷雕塑中最为盛行的题材之一,其塑像形式主要有踏苇渡江达摩、渡海达摩,面壁达摩等。此像形式与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何朝宗印”款渡江达摩相似,唯尺寸较小,其胎釉特征亦具有明代德化窑白瓷产品的特点。

清 白釉只履西归达摩像(图12)

高26、宽10厘米。达摩方脸,双目微睁,眉毛胡须卷曲,上身右倾,左胯外突,右手置胸前托一只鞋,跣足立于波涛之上。身中空。通体施白釉,釉色白中泛灰,底座内壁也施白釉,中间有出气孔。

明 白釉达摩像(图13)

高28、宽13厘米。达摩坐姿,头微垂,双目凝视下方。身披袈裟,袒胸拱手,侧身坐于镂空的岩石之上。神态宁静,似在凝思冥想。胎体厚重坚致。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泛黄。后背钤“筍江山人”四字篆书方章款。

图10 清 白釉关羽像

图11 明 白釉达摩渡江像

图12 清 白釉只履西归达摩像

图13 明 白釉达摩像

图14 明 白釉渡海达摩像

图15 清 白釉布袋和尚像

故宫博物院现藏德化窑白瓷中钤“筍江”或“筍江山人”名章款的瓷塑作品共计3件,另外两件分别是白釉渡海观音像和白釉东方朔像。这些藏品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明清时期德化窑一位不知名的瓷塑家的作品。筍江的“筍”通“笋”,“筍江”即笋江,福建泉州地区在笋江流域,而德化窑所在地德化县历史上也多属泉州管辖。由于传世钤盖“筍江”款的塑像上还发现过同时钤有“醇宇”名章款的作品,根据德化陶瓷博物馆收藏的孙醇宇墓志及当地孙氏家族家谱的有关记载可知:孙醇宇出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曾于泉州为官,辞官后长期居住于德化,并葬于德化,其生存年代正好与作品表现的明末清初时代风格相吻合,据此有专家学者认为“筍江”款作品即为孙醇宇所为,但目前似乎还缺少更充分明确的证据,仍需研究者们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明 白釉渡海达摩像(图14)

高25、宽10厘米。达摩头戴巾帽,明眸深邃,虬髯卷曲,凝视远方。拱抱双手,袈裟下部外侈,似被风吹动而翘起。下着裙,赤右足,足下为汪洋大海。身中空,胎质细腻坚致。里外施乳白色釉,釉质温润。

德化窑佛教人物瓷塑,吸收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佛教造像的优秀传统,使之具有超凡绝俗之器宇轩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聪明睿智,令人仰之弥高。同时,又根据各种神祇的不同特性,大胆创新,增加了平民百姓的审美倾向与要求,和蔼可亲但没有媚俗之感,凛然起敬却不生畏惧之念,神之品相,人之魅力,浑然天成。

清 白釉布袋和尚像(图15)

高18、宽8.8厘米。布袋和尚面容憨态可掬,身着袈裟,双手捧腹,赤足立布袋之上。通体施白釉,釉层肥厚,身中空无釉。布袋和尚法号契此,又号长汀子,明州(今宁波市)奉化人,圆寂于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年)。生前常用布袋示时人,临终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世人自不知。”于是,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既是弥勒化身,从此被作为弥勒广泛供养。此像形象生动,衣纹自然流畅,是一件别具匠心之作。

清 白釉文昌帝君像(图16)

图16 清 白釉文昌帝君像

图17 清 白釉佛像

图18 清 白釉真武像

图19 清 德化窑东方朔像

图20 德化窑刘海戏蟾像

高22.4、宽12.5厘米。文昌帝君头戴官帽濮巾分置两肩,国字脸,长耳细目,上嘴唇和下颏留髭须孔,面相端正,神情静穆,身着广袖大袍,左臂放于几上,右手垂放,双足着靴,端坐于镂雕石座之上。左侧立一拱手相拜的童子。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乳白。

文昌帝君在我国民间和道教信仰里是掌管功名禄位的神祇,也是普通百姓和学子们敬拜的科举功名之神。传世明清德化窑瓷塑作品中常见这一题材,反映出民间百姓特别是寒门学子求得科举高中的朴素愿望。

清 白釉佛像(图17)

高18.2、宽14.5厘米。佛头饰螺髻,方圆脸,弓眉长耳,双目微阖,鼻梁挺直,嘴角微翘,面相庄严。身披袈裟,袒胸盘膝坐于蒲团之上,右肘戴串珠,腕戴玉镯,双手掌心托一宝珠平放于腹前,手部漆金彩大半脱落。胎质细腻。里外施白釉,釉质温润,釉色乳白。

清 白釉真武像(图18)

高22.8、宽12.1厘米。真武长发披至肩部,面相方圆,长眉凤目,嘴上唇和下颌部位用于插粘胡须的洞孔清晰可见。身穿铠甲战袍,右腿内曲赤脚,左腿下垂,跣足踏玄武。右手掌心朝上放于右腿上,左手握降魔剑靠近右腿,右足轻抵剑身。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

真武即玄武,主水神。它所以能受到民众的敬拜,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现象认识有限,对水、火等有一种畏惧的心理,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就会请玄武消灾。传说燕王朱棣在于其侄明慧王朱允炆夺权的战争中,真武大帝曾助其夺取皇位,因此在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即下诏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并在宫中祠真武,通令天下修道观,供奉真武。

清 德化窑东方朔像(图19)

高42.6、宽15.3厘米。东方朔头戴方巾,宽前额上刻几道皱纹,乜斜双眼,嘴半张开,面部笑肌隆起,笑意略带一丝讥诮,胡须飘于胸前。身着宽袖长袍,腰束博带,右手托举带叶仙桃于胸前。足穿云头履,立于岩石波涛之上。通体施白釉,身中空无釉,釉色白中略显灰青色。像背钤“筍江山人”方形篆书款。

《史记》将东方朔列入《滑稽列传》中,“武帝时,齐人有东方生名朔,以好古传书,受经术,多所博观外家之语”。《汉书》将其单独列传,“东方朔,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也。”西汉武帝初即位,上书自荐入仕,滑稽足智。“朔虽恢笑,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上常用之。”东方朔撰写了大量辞赋,主要有《封泰山》《责和氏璧》《皇太子生谋》《屏风》等,而已《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两篇最佳,被收入《汉书》之中。民间有关东方朔的传说很多,其中东方朔盗吃瑶池仙桃的故事家喻户晓,东方朔捧桃瓷塑作品常用语祝寿活动,即是源于此类故事。

德化窑刘海戏蟾像(图20)

刘海脸微胖,面带微笑,身着长袍,左肩高,右肩低,左手用力提袍,身体扭动。左手持铜钱,赤足,脚背伏一只带尾金蟾。刘海,五代时人,本名刘操,出家修道后,号海蟾子。传说刘海能令金蟾吐金,救助天下的穷人,所以德化瓷塑中常见以刘海戏金蟾为题材的作品。

(责任编辑:田红玉)

Dehuayao cisu jingpin shangxi

Wang quanli

猜你喜欢
白釉东方朔达摩
达摩祖师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一种白釉与陶瓷砖及陶瓷砖制备方法
东方朔的自夸式检讨
宋吉州窑与定窑白釉类瓷器对比研究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海南省博物馆馆藏德化窑瓷器浅析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树为何名
太极达摩伏虎棍与太极达摩杖对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