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理论下出租车行业新旧业态发展何去何从
——基于对温江区Uber使用状况的调研

2017-08-30 17:00韦江涛王笑迎田瑛琪
法制博览 2017年24期
关键词:专车出租车司机

邓 导 韦江涛 于 瑶 王笑迎 田瑛琪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共享经济理论下出租车行业新旧业态发展何去何从
——基于对温江区Uber使用状况的调研

邓 导 韦江涛 于 瑶 王笑迎 田瑛琪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 成都 611130

本文以共享经济理论下出租车行业的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模型分析、问卷调查、访谈调研等方式开展研究,参考温江区Uber使的实际情况,分析出租车行业现状、互联网打车行业和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问题及成因,着重探讨政府、出租车公司、乘客对出租车行业新旧业态融合发展应采取的行为或措施,进而从监管、立法、市场等方面提出针对性意见,以期为出租车行业稳健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共享经济;出租车;互联网打车

一、引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打车进入出租车行业的新形势为代表的共享经济浪潮已经席卷了全球,在我国“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以Uber、滴滴打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打车行业的监管问题、以互联网打车为首的共享经济模式对经济、社会、生活方式带来的改变、以及如何使互联网打车和传统出租车良性稳健发展等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

互联网打车行业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打车愈来愈热,其与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纵观目前市场现状,互联网打车行业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传统出租车服务形式单一,价格竞争无优势

传统出租车的服务较为单一主要是路边招停的方式,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乘客出行的时间成本大大增加。

在互联网打车软件出现前,乘客普遍反映出租车价格较高,服务态度不佳,有些司机甚至会肆意绕路坑骗不熟悉路线的乘客,造成了消极的行业影响。因此,互联网打车一出现,软件公司给予司机高额补贴,乘客可以以超低价格到达自己的目的地,传统出租车面对每月要交的公司管理费等繁多的费用降价竞争根本毫无胜算。

(二)互联网打车监管不严格,安全保障成问题

长期以来,虽然有关部门采取了强有力的监管措施,但出租车行业乱收费现象仍屡出不穷。最近互联网打车软件推出了“加价叫车”的功能,使用加价叫价功能可以让司机更快的接单,故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这一功能随之带来的影响则是扰乱了该市场的定价机制。一些乘客通过手机打车软件加价预约出租车,导致部分出租车司机为了抢单而拒载乘客,甚至利用这一功能加价约车。而这些行为是在软件上双方通过网络支付或口头约定形成的,出租车营运部门无法对其进行价格监管。长期下去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影响出租车市场的正常秩序。

(三)出租车行业信息不对称,行业对抗引争议

市场机制只有在理想状态下才能将资源配置到最优状态。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出租车市场由于信息不对称、负外部性等问题,无法将资源配置到最优状态。此种情况下,如果又缺少政府管制,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出租车流动性比较强,传统技术条件下,乘客在车辆安全性、驾驶员资格、服务态度、有无其他风险等信息方面,存在未知,安全面临风险。

二、出租车行业问题成因分析

出租车行业在共享经济模式下、新旧业态更替的进程中势必会产生种种问题,充分了解这些问题的成因有利于研究出租车行业问题的解决措施,从而促进出租车行业新旧业态更替,促进出租车行业稳健发展。本文将从经济、政策、消费者三个方面分析出租车行业问题的成因:

(一)经济成因

1.互联网打车软件补贴司机抢占市场

2014年互联网打车公司“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进行了一场补贴大战抢占互联网打车市场。高峰期2.5倍车费的补贴使得许多私家车主兼职互联网打车司机。步入2015年“滴滴”和“快的”两家公司合并后,补贴力度减小,互联网打车行业进入了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然而互联网打车公司对司机的补贴虽然减少但是竞争手段却日趋多样化,打车红包、折扣优惠等措施的采取使得互联网打车行业仍对传统出租车行业形成冲击。互联网打车软件对司机的高额补贴,对传统出租车司机来说形成了巨大的竞争优势,有智能手机的乘客大多会选择更为实惠的互联网打车。

2.出租车公司收司机份子钱以获利

在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传统出租车司机向出租车公司上交的份子钱成为司机们一座移不开的大山。一位传统出租车司机透露,他在温江拉出租一个月可以赚一万左右,但每月要向公司交7000多元,包括管理费、保险费、税费等各项费用。

(二)政策成因——主体许可模式带来弊端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对出租车的管理都采取主体许可模式,即经营主体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都可向政府部门申请出租车经营许可。为实现数量管制,政府部门在审批主体经营权的同时,批准出租车的指标数,增加车辆也需要报请政府批准。设计主体许可模式的初衷是统一市场准入条件,把好市场准入关。但在实际操作中,以实现“质”之管制的普通许可机制来实现“量”之管制的有限公共资源配置,必然衍生出分配不公、许可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矛盾。

在互联网打车强势来袭的今天,互联网打车司机与传统出租车司机上岗的双重标准也使得人们对主体许可模式的存在产生质疑。互联网打车行业的低准入门槛和传统出租车行业的高门槛使得本应体现专业化、标准化服务的传统出租车行业面临被替代的风险。

(三)消费者成因

1.年轻消费者选择价格更低的互联网打车

调查显示,年轻一代的消费者接触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频率大,在社交软件上也更容易获得互联网打车软件推出的现金红包和优惠,因此大部分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于使用互联网打车出行。互联网打车有着传统出租车没有的优势:一、减少时间成本,消费者可以在家就预约互联网专车,出门后直接上车出行,节约了等待出租车的时间;二、减少摩擦成本,现实中往往存在出租车空车和乘客在路上招不到车的摩擦现象,使用互联网打车减少了摩擦成本。

2.中老年消费者选择更正规的传统出租车

传统出租车以其正规化的管理为特点占领市场,司机信息的统一管理,计价器的规范使用和正规发票的开具都使得传统出租车有互联网打车无法比拟的优势。对于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来说,传统出租车更加正规化,极少会发生劫财劫色等安全问题。

综上所述,对于消费者而言,互联网打车和传统出租车都有其特定的消费群体,有其各自的竞争优势,在未来出租车行业的发展中行业融合成为了必然趋势。

图1 中国专车市场PEST模型分析

三、模型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宏观层面分析

1.宏观环境对专车市场形成利好,见图1。

2.P2P专车业务急速扩张,见图2。

3.互联网专车市场或将形成寡头格局,见图3。

(二)数据采集分析——以温江区为例

1.专车服务在性价比和便捷性方面表现远超传统出租车行业,使其在出租车行业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并且极大可能推动未来行业的改革和业态融合

其一,使用专车服务打车更方便。因出租车行业门槛的存在,其数量上的政策性受限,造成人多车少的窘状一直存在,而因信息不对称及时空距离阻隔,打车难更是在所难免。而现在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互联网+”大浪潮下的专车服务、打车软件为方便出行提供了条件与可能。而调研也实际证明了这一点,有超过70%的乘客认为使用专车服务后打车的时间成本降低。

其二,专车服务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实惠。两大打车软件及其背后的互联网支付巨头,为进入出租车行业这个互联移动“桥头堡”,都竞相让利于司机和乘客,打车即可得十数元的折扣。

其三,专车服务使用户有了更多自由消费选择权。官方之外的电召软件加入良性竞争,让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性,市场竞争机制更加完善。事实上,互联网打车已经对传统出租车行业造成了威胁,挤占了高达一半以上的市场,这可能表现出未来行业融合的趋势。打车行业的出现不仅倒逼传统的出粗车行业,主动改变自己,提高行业竞争力,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同时也使业态得以融合,共享经济发展成为极大可能。无论怎样,这无疑都是消费者的福音,消费者可以因此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图2 P2P专车服务模式

图3 中国互联网专车市场AMC模型

2.尽管专车服务有许多优点,但是随着它作为行业的新常态开始发展,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

诚然,网约车软件带来了方便和实惠,但同时也伴随“烧钱大战”而来的拒载问题、乱加价、信息安全受到考验等无法回避的尴尬。如许多新生事物发展之初的“通病”一样,打车软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在仍待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得到某种程度的“放大”,其引发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骚扰,从而对公共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也是新的考验。

此外,安全性因素并未得到充分重视,笔者在交叉性访谈中发现专车司机的上岗程序并不严谨。很多司机是私家车司机、黑车司机,流动性强,审核并不严格,而上岗前的培训过程也几乎没有。但比起人身安全性,用户考虑得更多的往往是信息的安全性,他们及其担心个人隐私泄露。女性欠缺自我保护的意识,相比男性,她们更倾向于乘坐专车服务。但是一些用户还是依个人经验给出了一些潜在的危险性。

(三)改进建议

1.传统行业创新化——顺应“互联网+”趋势,引导传统产业创新发展;

2.互联网打车行业正规化——以完善法律法规为先导,科学规划行业发展前景;

3.出租车服务体系多样化——细分市场,新旧业态差异化定位;

4.占比份额市场化——主动迎接颠覆式创新,实现出租车行业结构的稳步升级;

5.监管特色化——实行不对等监管,建设规范的网络租约车体系;

6.应对措施专业化——禁止互联网专车补贴,缓解冲击,共享市场。

四、结语

传统出租车行业在经历创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的冲击,而新兴事物也会因制度不完善、自身发展不成熟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打压,但互联网与出租车行业的结合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因此,当前应尽快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规范互联网打车行业的发展;顺应“互联网+”趋势,引导传统出租车行业创新发展;对出租车新旧业态进行差异化定位,实现出租车服务体系的多样化;最终实现传统出租车行业与互联网打车行业的融合发展,满足各方不同需求,实现多方市场共享,利益共赢。

不仅局限于出租车行业,对于国家大力倡导的“互联网+”经济模式,一方面应当积极促成其对传统模式的创新转变,以期对现有市场机制补充完善;另一方面也须防范其在后续发展壮大中利用创新外衣复辟既有垄断体制,攫取不正当利润,实现两者的兼容有序是推动我国经济提质增效的全新引擎。

[1]Marcus Felson & Joe L.Spaeth,Community Structure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J].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1978-3-4.

[2]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纵横,2015.12.

[3]陈时国.我国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湖南城市学院报,2005,26(2).

[4]章雳珺.任性与傲慢:Uber与出租车如何共存[J].中国社会组织,2015(12):62-63.

[5]凌亢.关于“互联网+交通”新业态发展情况及相关建议[J].交通与港航,2015(3):12-16.

[6]胡一凡.网络预约出租车市场中的道德风险[J].宜宾学院学报,2016(3).

[7]程絮森,朱润格,傅诗轩.中国情境下互联网约租车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软科学,2015(10):37.

[8]许春育,王萍.对出租车行业政府规制的反思[J].辽宁经济,2004(7):33.

[9]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EB/OL].(2015-10-10)[2016-02-16].http://www.mot.gov.cn/zfxxgk/bnssj/dlyss/201510/t20151010_1886298.html.

D

A

2095-4379-(2017)24-0025-03

邓导(1997-),女,汉族,四川人,西南财经大学,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专车出租车司机
画与理
乘坐出租车
在温哥华坐“老年人专车”
李书福炮轰出租车
杨传堂:专车模式值得借鉴
在给专车服务正名之前最好找到Uber和出租车的平衡点
轰趴专车?——MINI CLUBMAN
不见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