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会颖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会了倾听,表达与交流,就基本上学会了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可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对方的尊重,还能提高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倾听的习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倾听习惯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8-0063-01
一、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顺应了新课程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在倾听方面提出了要求:低年级,可以仔细倾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其讲的主要内容;中年级,在谈话中可以仔细倾听,掌握对方说的中心内容,并可简要描述;高年级,耐心倾听别人讲话,能把握焦点,可以简单转述,愿意参加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简而言之,应该训练学生倾听、表达和回应能力,使学生在人际交流中形成文明和谐等基本素养。
2.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自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惊喜地发现,孩子们变得更加活泼勇敢,在课堂的表现也变得更加活跃,且学生更敢于提问、敢于表达意见和看法。有一些平时显得有些胆小的学生,虽在课堂上不敢主动表达,但在小组活动里就变得异常活跃。为孩子营造愉快的气氛,让孩子们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新课程的理念,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就会出现一些新问题。例如,在平日的训练中,有的学生不愿倾听老师讲解错题的原因,下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我们针对个别学生的不良倾听习惯,通过训练和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3.倾听是提高小学生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养成倾听习惯,可以使孩子成为一个更有涵养的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是他们的主要任務,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倾听”是必要的先决条件。学会倾听、表达,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小学生有深远的影响。
二、如何培养学生有效的倾听习惯
1.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爱好表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讲述,但不会耐心听别人讲述。所以,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个学生在回答着问题,其他同学在做着其它事情,因为他们觉得同学的回答与自己无关。因此,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做什么,告诉他们“倾听”也是学习的目标。学会“倾听”后,学生可以表达出更多的观点和想法,在倾听中也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2.营造倾听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愿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一个倾听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能够静下心来、愿意听别人叙述,在此过程中形成学生良好的内涵和品质。通过实践,我发现“听”不仅可以提升小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更重要的是会让学生激发兴趣。例如,老师说,“你听得真细心”,并竖起大拇指,这样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倾听,不会四处张望,还能带动其他同学认真听老师的讲课内容和同学的表达方式等。
3.适当评估,鼓励倾听
正确和适当的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训练“倾听”培养中,老师要发扬“赞美动力”。对于那些擅长倾听别人说话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赞扬。正如我经常说的那样,“你听得真认真,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这个小小的区别你居然能发现,你真的很棒!”等类似这样的话。学生们不但懂得了倾听别人的发言,还能激发自己的新想法。这种不经意的赞美语言,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4.多方位训练,引导学生倾听
通过多角度课内外的潜意识倾听练习,能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学会边倾听边思考,听完后能文明的表达出来、发展听力能力。其中,老师要特别注重听力和表达的结合,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于学习成绩稍落后的学生来说,可以先让他重复别人的回答,再慢慢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他们可能犹豫不决、表达不清,也可能听起来有些吃力。这就要求老师要耐心地引导他们,老师可以先示范,或者与他们共同说出答案,让他们再重复一遍,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给他们更多的发言机会。所以,将“听”和“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动员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结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任重而道远,作为低年级的学生,老师要特别提醒、注重监督和进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用的教学资源,擅于抓住教育机会,唤起学生的倾听精神,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
参考文献:
[1]刘霞,青小平.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
[2]印云.培养小学语文良好倾听习惯的有效策略.《科技信息》
[3]何铁玲.培养小学良好倾听习惯的几点尝试[J].小学教学研究,2012(1).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