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问题导向教学在公共管理类专业《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7-08-29 23:54杨文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32期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

杨文彬

摘要: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适合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运用。将此理论应用于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主要体现在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创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考核要求与方式创新等。此项教学改革取得一些成果,未来还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问题导向教学;公共管理;组织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2-0176-02

一、何為“问题导向教学”

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学生在真实情境下积极解决教师所设计的现实问题。[1]问题导向教学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末萌芽于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2]后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国、各学科、各层次的教学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也逐渐吸收了这种理论。

二、问题导向教学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适用性

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是政府和其他各类公共组织工作人员。公共组织所处的环境是处于不断变化的,所面对的问题和任务是极为复杂,其服务对象的需要又是多样的。作为公共组织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求其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等趋向于整齐划一,另一方面又要求其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问题导向教学侧重于训练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和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团队协调能力等能力,与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适合在公共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应用。

三、课程改革内容

笔者自2013年以来,为燕山大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生讲授《组织行为学》课程。结合课程和学生特点,逐步尝试引入问题导向教学。2016年在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进行课程改革,全面引进问题导向教学理论,在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要求与方式等方面进行较大幅度改革,具体做法主要有:

1.师生角色与师生关系创新。本课程改革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主导”。本课程设计了12个案例或现实问题,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拓展阅读材料,自主分析原因或设计解决方案。该改革措施使学生从消极的听课者变为积极的学习者和研究者,积极参与教学各环节。而师生之间不单纯是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经常相互交流、教学相长的关系。

2.教学内容创新。针对以往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基本局限于教材的状况,本课程将教材之外的若干典型案例纳入教学内容。这些案例的编写,有的是基于其他教材或书籍中的案例改写,有的是笔者根据教材基本知识点和个人知识与经验编写。

3.教学方法创新。(1)适当增加研讨课时。针对以往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本改革将讨论课比例占到总学时的1/3。该措施比较有效地调动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2)问题与知识倒置。针对以往教学先讲解基本知识点再引导学生探索现实问题的思路,本课程改革将问题与知识倒置,即先让学生认识到现实问题的存在,再引导学生构建知识拓扑结构图,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点纳入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以讲授第四章“态度与公共组织管理”[3]为例,先向学生展示本章的三个核心问题,再引导学生构建本章知识拓扑结构图(见图1),最后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4.考核要求创新。针对以往考试比较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内容记忆的情况,本课程改革适当淡化对基本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而是通过课堂讨论和书面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主题发言、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考核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学习和协作能力。

5.考核方式创新。(1)总评成绩构成改革。针对以往理论课程教学主要依托期末闭卷考试来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方式,本课程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结课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在平时成绩中,课堂研讨表现占总评成绩的20%,书面作业占总评成绩的10%。(2)考核主体和方式改革。本课程课堂研讨成绩由学生和教师共同评定,学生互评成绩和教师评定成绩各占50%。具体设想是:每次课堂研讨时,由一组同学进行主题发言,随机抽取另一组同学作为评委,以学生评委打分的平均分作为学生互评分数。但对于书面作业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仍由任课教师一人评定。

四、课程改革的效果评估与未来改进设想

1.效果评估。综合各种途径的信息反馈,本轮课程改革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第一,比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第二,在减少基础理论讲授的同时保障了教学效果。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基本弥补了理论教学课时压缩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结课考试试卷等情况来看,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与前几轮运用传统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相当。第三,有效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学生沟通、表达、协调和团队合作等实践能力。

2.未来改进。在现有课程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未来课程教学改革拟增加以下措施,以进一步扩大课程改革效果:第一,吸收更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吸收更多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课程教学时得到更多、更有效的指导。第二,通过网站等形式完善教学方式。目前教学改革在教学理论方面有一定前瞻性,但具体教学方法基本没有突破传统板书、PPT汇报等方式。未来拟通过建立教学网站、课程微信群等方式,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以期取得更好效果。

参考文献:

[1]Tunde M. Akinmoladun.The Relevance of Problem-Based Instruction to Learning about Environmental Health[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Health,July/August,2008 (Vol.71,Number 1).

[2]VIctor Neufeld & Howard S Barrows.The "McMaster Philosophy":An Approach to Med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Nov,1974,(Vol.49,Issues 11).

[3]孙萍,张平.公共组织行为学[M].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6-112.

猜你喜欢
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
《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及考核改革模式探讨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