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年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综述

2017-08-29 14:59樊典雅
湖北体育科技 2017年7期
关键词:导刊学报竞赛

樊典雅,曾 吉

近8年我国校园足球研究综述

樊典雅,曾 吉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近8年我国校园足球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结果表明,8年来,我国校园足球的瓶颈、突破等均发生积极变化,而校园足球在竞赛、管理、文化、价值、现状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

中国;校园足球;研究;综述

从2009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启动校园足球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主抓)到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电话会议召开(由教育部来主管),至今已有近8年。8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广大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校园足球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距离《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国办发 〔2015〕11号)、《关于加快发展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本文试图通过2009年10月—2017年4月有关校园足球文献归纳整理,对各个研究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深度剖析,以总结出其缺失部分,对未来的研究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的,促进我国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为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研究检索结果与分析

1.1 中国期刊网论文检索分析

在“中国期刊网 ”全文数据库中,通过以“篇名”为检索项,以“校园足球”为检索词,期刊范围是“体育类核心期刊”,时间界定为 2009年10月—2017年4月,总检索出期刊论文为84篇,除去8篇与本文无关的论文,还有76篇有效论文,按时间顺序将其归类为2010年 (1篇)、2011年 (5篇)、2012年(9 篇)、2013 年(6 篇)、2014 年(6 篇)、2015 年(23 篇)、2016年(24篇)、2017年(10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按研究主题将其归类可发现,针对我国校园足球瓶颈(14篇)及突破(44篇)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我国校园足球文化(5篇)、校园足球竞赛(4篇)、校园足球价值(4 篇)、校园足球现状(8 篇)、校园足球管理(1篇)的研究较少。按其发表论文数量进行排名,前8名作者分别为:张延安(7篇)、董众鸣(6篇)、毛振明、何志林、刘天彪(4篇)、龚波、刘桦楠、侯学华(3篇)。按基金类别将其进行归类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6篇)、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基金(2篇)、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1篇)、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篇)、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1篇)、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1篇),校园足球已经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1.2 校园足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分析

表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情况一览表

由表1可知,我国校园足球自从2009年6月启动以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开始关注“校园足球”的研究,且研究呈现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证的特点,研究层面也趋于多元化,研究深度在不断加强,研究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2 我国校园足球研究主题

2.1 校园足球管理研究

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校园足球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通过文献归纳发现,当前学者们对该领域的研究极少,核心期刊仅1篇。李纪霞等[1]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管理体制处于政府主导下、以体育部门管理为主、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相互合作的管理阶段,并针对当前管理体制的缺陷提出,明确教育部门的管理主体地位的创新性研究。校园足球管理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研究的进展并没有跟上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且现有研究仅从宏观角度进行了分析,对于校园足球教学管理、足球队管理、教练员管理、时间的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空缺。此领域的研究亟待加强。

2.2 校园足球竞赛研究

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是推动校园足球教学和校园足球创新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校园足球的空间特点决定了其多元竞赛体系的类型。针对我国校园足球体系的构建,不少学者展开了深入研究。张辉等[2]提出,我国校园足球联赛中存在部分城市试点学校数量不足、赛程可行性不强、部分地区采用主客场制不现实、试点学校足球水平差异较大等问题。李卫东等[3]指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目标不统一、组织结构不够合理、赛事系统不够完善、竞赛资源不够丰富、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梁平安[4]提出,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发展应建立以培养全校性、全社会性的足球文化氛围为重点的多元化竞赛体系。付海涛[5]通过中日两国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对比提出,我国校园足球应科学构建校园足球竞赛的发展目标,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管理的组织结构,实现校园足球竞赛系统的多元性和层次性,完善校园足球竞赛管理制度。校园足球开展以来,针对竞赛的研究极少,且主要是综合性研究,在开展范围、赛纪赛风、裁判队伍等方面存在空缺。

2.3 校园足球文化研究

我国校园足球自开展以来,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性逐渐达成共识,有关校园足球文化的研究也随之增多。成宇等[6]提出,“人格本位”是新时期校园足球的主流文化。侯学军等[7]提出,校园足球文化是与校园足球相关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而张卫东等[8]则认为,校园足球文化分为制度文化、竞赛文化、足球史知识三个类型。宋娜梅等[9]认为,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足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理清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的思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侯学军等[10]研究发现,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专项经费到位率低、总费用不足,但标准化程度不高,对外宣传不够,专业培训不足,校长、老师口头表态多、实践参与少,制度没有落实,校本课程设置的创新性不够,警惕校队过度专业化。有关校园足球文化的研究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类型、价值、构建中存在问题等方面。但多是在宏观层面对其进行研究,缺乏深层次的探讨,且对于国内外校园足球文化对比的研究基本上为空白。

2.4 校园足球价值研究

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对我国足球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与此同时,校园足球也被赋予了重大的价值。关于校园足球价值研究,也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和关注。侯学华[11]认为,从其本身看,校园足球是一项政府主导的公益事业,而对于青少年而言,校园足球活动是他们拥有的一种体育权利。陈军等[12]认为,我国校园足球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有利于突破我国的足球困境。喻坚[13]认为:发展校园足球首先是育人,其次是运动技能;发展校园足球是成就中国梦想,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工程;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是有效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手段和途径。袁静[14]认为,校园足球的价值在于其育人为本的内涵。校园足球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应高度重视其未来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

2.5 校园足球现状研究

关于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做出了相关研究。李卫东等[15]研究发现,校园足球的发展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获国际足联认可,指导思想明确,已初具规模。王格[16]指出,由于上级领导的重视、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密切合作、青少年家长的支持等原因,校园足球叫响全国。李卫东等[17]提出,自2009年校园足球活动启动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且影响不断扩大。刘志云等[18]研究发现,我国校园足球在品牌建设、推广方式、制度规范以及竞赛等方面,呈现出规律性的发展特征。张晓贤[19]认为,我国校园足球“联盟”管理体制日趋完善,“联盟”宣传与国际交流工作初见成效。胡聪林[20]、张建华[21]、李梦园[22]等,通过对开远市、河南市、乌鲁木齐市中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校园足球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成为中学生较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关于校园足球现状的研究涉及各个领域,学者们对其研究较为全面,现状的研究对于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定位,也为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但对于国内外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对比相对较少,对此领域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2.6 校园足球瓶颈研究

关于我国校园足球瓶颈方面的研究相当全面,涉及各个方面。董众鸣等[23]认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布局不合理;校园足球管理体制及运作机制不顺;校园足球竞赛体系不完善;校园足球基层管理者、指导员、教练员、裁判队员的专业性不强,校内学生足球开展活动严重不足;校园足球课余训练科学化水平不高;校园足球活动保障体系缺乏;校园足球活动评估体系亟待建立等。 李卫东[24][25]、王格[26]、张辉等[27]与其持有相同的观点。 代方梅等[28]提出,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过程中存在校园足球指导员欠缺,校内分级联赛处于弱势地位等问题。张晓贤[29]研究发现,校园足球在竞赛工作和培训工作方面存在较大问题。 何强[30]、李水强[31]等指出,我国校园足球存在经费严重短缺、场地缺乏、教练员配备严重不足等问题。 李新威[32]、娄方平等[33]提出,我国校园足球“异化现象”突出。邱林等[34]认为,校园足球发展中,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邱林等[35]还认为,执行主题、目标群体、政策资源等方面有较大缺陷。龚波等[36]认为,对育人功能的认识不足,限制了开展校园足球的视野。上述研究发现,有关校园足球瓶颈研究涉及到方方面面,对未来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

2.7 校园足球突破研究

学者们高度重视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发展,从不同层面对其突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主要集中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法侓法规建设、观念转变、竞赛体制、教育教学等角度。贾珍荣[37]认为:要处理好体育和教育、系统和子系统的关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刘桦楠[38]提出,开展校园足球要坚持政府主导。 刘桦楠等[39][40]认为,要加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程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陈华[41]等提出:保证高效使用经费,训练竞赛效果,重视活动理论研究等具体的发展策略。 吴雄文[42]、董众鸣[43]、舒川[44]、张辉[45]、孙一[46]、梁冰[47]、吴剑[48]等与之持有相同观点。 王崇喜[49]、王军[51]、陈洪等[52]人提出,建立完善的竞赛体制和创新的管理模式。贺新奇等[53]提出,通过分级、分学段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以促进校园足球的发展。梁伟等[54]从国家、布局城市、定点学校三个层面提出了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 古文东[55]、黄德沂[56]、舒川[57]、傅鸿浩[58]、俞东寿[59]、谭淼[60]、胡庆山[61]、王辉等[62]都从人才培养角度提出了具体措施。汪玮林等[63]通过对中日两国青少年足球比较提出,构建我国合理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完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激励机制建设,完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保障机制等策略。张延安[64]提出,校园足球的发展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毛振明等[65-69]在“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四部曲”中从体制改革、创新及“顶层设计”等多角度、多方面对校园足球的发展做了详尽的研究。张晓贤[68]针对小学校园足球课程开发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策略。张兴梅等[70]对校园足球的常态化与制度化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张延安[71]认为,发展校园足球需要理念的引导。 刘世宏[72]、汪雄[73]等提出,校园足球应回归教育本位的发展道路上。张华影[74]提出,建立校园足球发展动力耦合机制。冯晓丽等[75]提出,“构建政校联动”的发展模式。唐铁锋等[76]提出,要促进“校园足球联盟”可持续发展。吴亚香等[77]提出,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足球教学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李杰凯[78]认为,校园足球发展过程中应贯彻“奥林匹克”精神。姜南[79]提出,应提升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力。 李军岩等[80]认为,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多中心治理的运行机制。关于我国校园足球突破的研究较多,学者们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内到国外,从国家到布局城市再到定点学校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但对校园足球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较多,而对发展的速度、未来发展的趋向、足球课程的改革等的研究较少。

3 结语

本文主要从校园足球的竞赛、管理、文化、价值、现状、瓶颈、突破等7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发现研究存在以下问题:1)校园足球开展以来,对其瓶颈及突破的相关研究较多,涉及各个层面,对其竞赛、管理、文化、价值、现状的研究较少,而竞赛活动及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于校园足球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待于加强与完善该领域的研究。2)研究多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缺乏对微观层面的深入研究,而对于典型个例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国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发展。3)现有研究成果的重复性较多,创新研究较少,国内研究较多、国际研究较少,应加强对校园足球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

[1]李纪霞,董众鸣,徐仰才,等.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3):100,102.

[2]张 辉,张廷安.我国布局城市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0):135.

[3]李卫东,何志林,董众鸣.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发展模式的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2):88-89.

[4]梁平安.多元化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构建[J].体育文化导刊,2016(4):145.

[5]付海涛.日本校园足球竞赛体制分析及其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73.

[6]成 宇,吴 红.新时期大学校园足球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155.

[7]侯学华,薛 立,陈亚中,等.校园足球文化内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6):107.

[8]张卫东,邬 凤.校园足球文化类型及其建设方式[J].体育文化导刊,2016(5):150-151.

[9]宋娜梅,梁 潇,林用彬,等.中学校园足球文化结构及认知差异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2):37.

[10]侯学华,徐树礼,褚孝勇,等.校园足球文化模型建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9):126-127.

[11]侯学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价值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78.

[12]陈 军,李献青.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时代意义和战略构想[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 40(7):81.

[13]喻 坚.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真义[J].体育学刊,2016,23(6):94-95.

[14]袁 静.论校园足球回归育人本原之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36(1):41.

[15]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6-107.

[16]王 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 30(2):100-101.

[17]李卫东,张廷安,陆 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5(5):23.

[18]刘志云,王慧琳,任万勇.增长模式:从“校园足球”开展看“全国学校足球运动联盟”建设态势[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4,29(4):278.

[19]张晓贤.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115-116.

[20]胡聪林,王春荣,郭 强.云南省开远市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7):145.

[21]张建华.河南校园足球发展现状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7):158-159.

[22]李梦园,刘 洋,王宝庆.乌鲁木齐市初中校园足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5(8):148.

[23]董众鸣,龚 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2):93-94.

[24]李卫东,何志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1(3):107.

[25]李卫东,张廷安,陆 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5):23-24.

[26]王 格.我国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 30(2):100-101.

[27]张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5):30.

[28]代方梅,梁 忠.校园足球休闲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92-93.

[29]张晓贤.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1):117.

[30]何 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J].体育学刊,2015(2):7.

[31]李水强.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瓶颈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2):154-155.

[32]李新威,李 薇.我国校园足球的异化现象[J].体育学刊,2015(5):46.

[33]娄方平,向 禹.校园足球实践发展审视:现象、成因与治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3):98.

[34]邱 林,戴福祥,张廷安.我国校园足球发展中政府职能定位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6):96.

[35]邱 林,戴福祥,张廷安,等.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效果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体育学刊,2016,23(6):101.

[36]龚 波,陶然成,董众鸣.当前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重大问题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41(1):62.

[37]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0(12):58-59.

[38]刘桦楠.上海校园足球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8):106.

[39]刘桦楠,季 浏.青少年校园足球工程的集聚效应与辐射效应[J].体育文化导刊,2012(2):121.

[40]刘桦楠,季 浏.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培养体系的集聚、辐射效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7):90.

[41]陈 华,贾珍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12(3):118-119.

[42]吴雄文.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2):115.

[43]董众鸣,柳志刚.上海市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4):94.

[44]舒 川,吴燕丹.本土化视角下我国校园足球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6):41-43.

[45]张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的注意问题——以我国首批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学校足球发展情况为借鉴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5):30.

[46]孙 一,饶 刚,李春雷,等.日本校园足球:发展与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1):76.

[47]梁 冰.从足球热思考制约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7(1):151-152.

[48]吴 剑,桂 蓉,曹电康.校园足球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7(3):142.

[49]王崇喜,陈治.校园足球运动县域推进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以临颍县校园足球发展工程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110.

[50]李纪霞,何志林,董众鸣,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瓶颈及突破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3):85-86.

[51]王 军,岳文言,张沛锋,等.我国女子校园足球发展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12(8):97-98.

[52]陈 洪,梁 斌.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9):113-114.

[53]贺新奇,刘玉东.我国“校园足球”若干问题再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111.

[54]梁 伟,刘新民.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51.

[55]古文东.基于校园足球视角的基层足球教练员培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3,33(1):126-127.

[56]黄德沂,丘乐威,焦峪平.完善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培养体系的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6):127.

[57]舒 川,吴燕丹.USYS运动员培养体系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启示[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3):60-61.

[58]傅鸿浩,张廷安.我国校园足球骨干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实践反思与发展策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85-86.

[59]俞东寿,金昌龙,何志林,等.上海市校园足球人才培养环境分析——以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调查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1):78.

[60]谭 淼.基于中英比较视角的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方略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5):113-114.

[61]胡庆山,曾丽娟,朱珈萱,等.校园足球热的审思——兼论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1):130-131.

[62]王 辉,董文梅.关于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培训课程模式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6(5):154-155.

[63]汪玮琳,王 莉,康辉斌.中日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6):692-693.

[64]张廷安.我国校园足球未来发展中应当确立的科学发展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1):107.

[65]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62.

[66]毛振明,刘天彪.再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从德国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培养看中国的校园足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6):11.

[67]毛振明,席连正,刘天彪,等.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10.

[68]毛振明,刘天彪,李海燕.校园足球实施一年来的成绩、经验与问题——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3):9-10.

[69]张晓贤.校园足球活动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美国SPARK课程理念[J].体育学刊,2015(3):93-94.

[70]张兴梅,秦 勇.“校园足球”常态化与制度化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3):9-10.

[71]张廷安.开展校园足球活动需要理念引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8):116-117.

[72]刘世宏,陈 海.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4):118.

[73]汪 雄,唐文坤,张雪峰,等.加拿大免费脚丫活动对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6(9):158-159.

[74]张华影.校园足球发展的动力及其耦合机制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1):99-100.

[75]冯晓丽,刘 婷.山西省孝义市校园足球政校联动特色发展模式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6):164-165.

[76]唐铁锋,龚 波.上海“校园足球建设联盟”的创新举措与前瞻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6(5):521-532.

[77]吴亚香.校园足球教学引入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0(5):87.

[78]李杰凯.休闲时代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再诠释——转型期的学校体育与“校园足球”要义[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4):4.

[79]姜南.我国校园足球政策执行的制约因素与路径选择——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的视角[J].中国体育科技,2017(1):7-8.

[80]李军岩,程文广.我国校园足球多中心治理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2):22.

Literature Review on Campus Football in Recent 8 Years in China

FAN Dianya,ZENG Ji

By mean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the campus football researches in China in the past 8 yea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t has been a positive change during the bottleneck and breakthrough of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while the research on competition, management,culture,value and current situation was relatively weak.

China; campus football; research; review

G843

A

1003-983X(2017)07-0655-05

2017-05-26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TY054)

樊典雅(1994-),男,湖北襄阳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湖北大学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43006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China

猜你喜欢
导刊学报竞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房地产导刊
致敬学报40年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