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议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原因及应对对策

2017-08-28 05:56林晔王蓉蓉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9期
关键词:学习观厌学心理社会

林晔+王蓉蓉

摘要:高中生厌学心理在新时代出现了新的特征,不仅有个人因素,更有家庭、社会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多重原因叠加,因此,要凝聚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合力,树立新的评价观和成才观,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兴趣,并通过多渠道降低学生厌学的可能,从而构建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学业生态。关键词:高中生;厌学心理;社会;家庭;学校;评价观;学习观

一、引言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高中招生录取比例的逐渐攀升,高中生在校人数较为庞大,与此同时,很多高中生或多或少產生了厌学情绪。笔者对本校高二年级14个班的58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5.02%的学生对学习很感兴趣,40.85%的学生对学习较为感兴趣,15.57%的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8.56%的学生明确表示为厌学。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是感兴趣或较感兴趣,但对学习不感兴趣或厌学的人数依然不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厌学”有种种表现,其中最为明显的为以下几点: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持续学习的注意力时间不长;上课无法安心听讲;思维时而溜号;情绪时而消极;作业不会做,也不愿做,只是抄抄应付了事;常做或想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凡此种种,都是学生厌学的外在表征。

二、高中生厌学心理的原因

造成高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社会、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也有学生本身的内在因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社会的子系统,无时不受社会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人们的物质水平和消费水平和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物质水平高度发达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发展和需求却相对滞后,不能和物质水平同步发展,这就造成了部分人道德滑坡,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也有所抬头。受社会大环境和大气候的影响,高中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波动,对人生的理想不是很坚定,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社会这个“大学校”对高中生影响较为明显,即使学校和家庭教育多么使劲,但游戏场、网吧、娱乐厅等始终成为影响学生专心学习的负能量。

(二)家庭关系的影响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大,社会的竞争无形中也将压力转嫁到家族关系中,这就造成了有的家庭中父母关系紧张,他们时而吵架,时而“冷战”,离温馨和谐还有一段很长的路。学生在此环境下,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家庭无法为学生营造绿色家园,因而有的学生无心念书,造成心理情绪的淤积。更有很多父母选择离婚,这样,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得不生活在单亲家庭中,无法享受到父爱或母爱的温暖,这也给学生的学习埋下了一个隐患。当然,还有的父母对处于高中阶段学习的孩子缺乏管教和沟通的智慧,只是一味的批评、训斥,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心灵的对话,家长成了孩子天底下“最熟悉的陌生人”,这些都不利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是导致高中生厌学的主要因素。

(三)学校管理的原因

有些学校在管理学生时还是“堵”大于“疏”,高中生心理发展正向成熟期过渡,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主见和看法,但学校往往对高中学生管理太死,过多的要求和束缚让很多学生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未能正面回应学生的心理关切,只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大一统式管理,学生缺少交流、表达和沟通的渠道,缺少“知心朋友”,因而一旦学习出现困难或有其他问题,学生往往产生厌学心理或厌学情绪。

(四)学生自身原因

有的学生小学初中一直基础较差,到了高中,前期学习的“旧帐”太多,补不上、跟不上、追不上、赶不上是产生厌学心理的直接原因,而且学生往往难以逾越,有时甚至出现恶性循环。其实,每个学生内心依然是想学习的,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太多的历史旧帐让学生无法静下心来学习,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学生在“跳一跳”依然摘不到果子的时候无奈选择了放弃。几次放弃后形成了“习惯性无助”,这样,很多学生以“我不是学习的料”给自已解脱,这也加速了学生的压学情绪,并成为压碎学生想法欲望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应对高中生厌学心理的有效对策

厌学心理在当代呈出一些新的特征,理应引起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无论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或老师,包括家长,都要齐心协力,群策群力,为解决这一问题而贡献力量。新课程高举“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育人理念,那么对于学生的厌学问题,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并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觖决。这既是以人为本的需求,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品位的应然诉求。

(一)凝聚社会、家庭、学校三方力量给学生“降压”

1.社会层面。社会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外部环境,理应“有所为”,如取缔校外网吧经营,不以学生为赢利对象而进行商业化活动,不以学生为目标而举办各种兴趣班、加强班,同时,学校应联合社区、宣传部、派出所等,给学生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的软环境,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家庭层面。家庭是学生减压的主阵地。诚然,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在社会上四处碰壁,于是他们把期望全放在子女身上,这本无可厚非,但也要有一个度。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也要树立新的育人观,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多和学生沟通、交流,成为孩子压力的缓解器,而不应在孩子学业的秤盘上随意加码。

3.学校层面。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也应充分利用社会和家长的力量,不能囿于自身的框架,降低学生厌学是一件复杂的事,必须充分形成合力,汲取多方力量,才能让学生在厌学的道路上回心转意。如,开家长会时,让家长来主持,营造爱的环境,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提升学习的动力。再如,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校友会,从社会上聘请有名之士或有识之士、企业家、文学家,让他们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共同畅想未来,给学生的人生打下底色,从而让学生树立战胜学习路上困难的必胜信心。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

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只有良好的学习观才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品味到学习带来的“获得感”,学习本是个人成长的一部分,是个人通往成功、成才的必由之路。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到要想成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以文化来武装自己,以学习来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人才,从而树立战胜学习路上困难的必胜信心。

2.践行多元评价。高中生厌学心理的部分原因是学生本身学业成绩不理想,成为老师或同学眼中的差生,甚至双差生。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的教育评价有很大关系,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如果教师能够换一种眼光看学生,多看看学生的长处,不以分数论英雄,不以分数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则每个学生都有其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善长让学生在其可能的一切领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从而体会到发展的幸福。”因此,教师要多元评价学生,让学生扬长避短。

3.践行因材施教。面对学生的厌学,教师首先要自我反思,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是要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和成长的节奏。有的学生厌学是因为偏科,则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要给予特殊照顾,给学生“搭把手”,让学生尽可能取得突破。有的学生厌学是因为学习方式有问题,到了高中,学业负担较重,而大班额的教学中教师很难顾及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体,与学生谈心,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循其步”,从而一步一个脚印,赶上班级的大部队。

(三)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减压的机会

班主任要多创造机会,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例如,通过主题班会的开展,让学生在互动中多与他人、同学、老师交流,释放学习压力,缓解厌学心理。再如,多举办户外活动,让学生在户外活动中放飞心情,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实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而不只是过着“上课、食堂、回家”三点一线的机械生活。再如,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举办游戏活动等让学生分享学习经验、交流学习心得,从而在活动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学习注入正能量和新动能。

四、結论

综上所述,治疗高中学生厌学心理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多方努力,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精准把握学生厌学的真实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让学生真正找到学习的方法,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并在老师、家庭和社会的协作下,实现由“厌学”到“好学”的蜕变。参考文献:[1]石丽媛.高中生厌学心理辅导中的“五要” [J].教学与管理,2016,(19).[2]刘明威,刘迪.高中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其应对策略 [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4).[3]王萍.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人民日报,2010-07-30(1).

猜你喜欢
学习观厌学心理社会
新环境下高中英语教育观念的重新构建
浅析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及疏导对策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及其简评
浅析如何引导学生克服 “厌学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