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语文教学本色,扎实高效学语文

2017-08-24 16:23白春军
新课程·中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桑娜古诗文语言文字

白春军

我们要还语文教学本色,就应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即处理好累积、理解、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全力做好对语文“精读+略读+泛读”的多层次阅读,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从而做到“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真正还语文教学本色,体现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

“本色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从中感受情感和精神的陶冶。文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曾提醒我们教师:教的过程顺应学的过程,人们本来是怎么学的,我们就应怎么教。即我们常说的“本色语文”特色。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是人们经过反思后对语文本质属性认识的回归。这首先是教学过程的回归和还原,即正确处理好积累、理解、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抓住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的根本,即语文本色内容之一。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谈谈自己对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教学训练的粗浅看法。

一、以读为本,加强积累,建立“积累、理解、运用”三足鼎立的高效语文教学格局

积累、理解、运用是人们学习语文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互相联系的因果关系。积累是理解的基础,理解是运用的前提。但无论是理解还是运用都离不开积累。指导学生积累语言,是语文教学首要的基础的任务。事实证明,一个人语言库存的多少,是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

语言贫乏,自然表达困难,但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对积累的重要性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把教学时间几乎都花在对课文的阅读理解上,而忽略学生的语言文字积累,使得学生语言贫乏,即使心里想得对,也难以准确地表达出来。因此,切实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这一环的最紧要的措施是建立“课文精读、评读、自由泛读、配套略读”等多层次阅读结构,摒弃从课本到课本的单一教学模式。

“语文精读”是基础。重在读懂一篇文章,知其要领,发挥课文的例子作用,打好识字、解词、析句、理篇的基本功。

“评读”是巩固。所谓评读就是在教学某篇文章时,选择其中的重点语段让学生读,读后师生点评,点评后再读,再点评的阅读方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积累了语言,对所学知识达到巩固作用。

“自由泛读”是发展。多年来,学校乃至县局组织的“诗文诵读或诵诗习文”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对古诗文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对古诗文有了深刻的领悟。在多年语文教学中,我对古诗文教学很重视,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篇古诗文。之后在复习期间,将古诗文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如,写“春、夏、秋、冬”的古诗,边塞类,咏物类,送别类,写“花、草、鸟”等的古诗,让学生达到出口成章,运用自如的地步。

“配套略读”是提高。每学期各年级随语文课本配套的语文阅读教材一书,更好地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素材,学生从中不仅可以领略和感受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美妙的韵味,而且能够汲取我们祖国以及全人类文明的精华。因此配套略读使学生化知识为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精读+评读+泛读+略读的多层次阅读,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了阅读量,也增加了语言的积累。学生不断积累语文知识,用优美的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所看、所想、所思。

二、在理解性训练中有机穿插运用性训练,促进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的协调发展

偏重语言文字的理解,对运用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也是一个较突出的问题。学习语言文字的主要目的是运用,而专门进行运用训练的课也是很少的,而阅读课是大量的经常的,所以把视角转向阅读这个基本环节,研究怎样使阅读既管理解又管表达,就应成为一讨论话题。那么,怎样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切实带动运用呢?如《穷人》一文中,学习“抱回孩子”这一部分內容时,写桑娜在没有和丈夫商量,家里穷得揭不开锅的情形下,决定“非抱回孩子不可”的举动以及回到家里她的心理活动描写,我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弄清:(1)桑娜为何要抱西蒙的两个孩子?(2)她矛盾的心理描写,说明了什么?(3)朗读这一段内容,找有省略号的地方,让学生把省略号的内容补充进去再读。学生展开想象,将当时桑娜矛盾的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得生动、具体。将勤劳、善良的桑娜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对写作的训练,也练习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被桑娜的人格所感染,对桑娜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语文课堂要实现高效教学,必须要做到“平平淡淡教语文,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才能还语文教学本色,体现课堂的有效性、实效性。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

猜你喜欢
桑娜古诗文语言文字
穷人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
穷人的心
语言文字
对古诗文默写有效性的思考
初中古诗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