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萍+孙金花+肖文圣
[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服务业加快体制改革和开放以来,江苏省服务业发展迅速,并且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江苏省提出“十三五”期间要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促发展的目标,服务业的开放发展任重道远。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和服务贸易两个角度分析了江苏省服务业的开放现状,研究表明江苏省服务业需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度,并提出对策建议,包括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有步骤地减少对服务业的管制,消除垄断,推进市场化进程;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外资进入服务业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体系完善。
[关键词]服务业;开放度;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
[中图分类号]F74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7)06-0051-04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2014年世界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达70.2%。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推动产业结构从低附加值的传统工业向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转变,是工业化后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 “十三五”处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期,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优化服务业的发展环境,提高服务业的占比,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
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的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经济规模总量持续跨越三个万亿元台阶,已超过7万亿元,地区GDP年均增长率为9.6%,比全国年均增长率高出1.8%;人均GDP超过8.8万元,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8.6%,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的比重,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二一”,但仍低于全国服务业50.5%的比重,更远远低于世界服务业70%的占比。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务之急,大力发展江苏服务业同时也具有了新时代下的新特征内涵,任务也更加艰巨。
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发展环境的优化都依赖于服务业的开放。如何在适应经济新常态下,加快服务业的开放,提高服务业的开放度,是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江苏省服务业对外开放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足和机遇,探寻适合江苏省服务业转型升级中需要的服务业的开放政策。
一、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一)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总量不断上升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后,江苏省服务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规模总量不断提高,2014年江苏省服务业生产总值达到30599.49亿元,是1978年的573倍。1979—2014年35年间江苏省第三产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4%,高于第一产业的4.6%和第二产业的13.7%,同时也高于该期间地区国民生产总值12%的年均增长率,说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生产总值达到34084亿元,占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48.7%,高于第二产业3个百分点,成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二)服务业渐进开放,增速超过经济增长率
虽然我国改革开放自1978年开始,但当时改革重点是放在农业和第二产业的体制放开上,服务业发展滞后。直到1992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才开始了服务业的体制放开改革历程。自此江苏省的服务业也开始灵活改制,逐步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991年前江苏省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低于GDP的年均增长率,但是自1992年开始到2015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GDP年均增长率,这与服务业体制的开放有密切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21世纪初,江苏省服务业和经济增长整体而言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呈现下降趋势,这是因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80年代服务业扩张迅猛是一种针对过去的计划经济模式和增长模式的校正和补偿,经过十年的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包括服务业在内的产业发展回归到合理的发展模式,因此出现了增速放慢,但增速依然保持在10%左右。21世纪初,尤其是我国加入WTO,进一步开放市场后,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增速上升,直到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出现了增速放缓,但是到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发展速度仍然保持了12%以上的增速,并且基本上高于同期江苏省经济发展速度(见图1)。
(三)服務业发挥后发优势,在全省的经济地位和贡献度不断上升
由于服务业的市场化和对外开放起步较晚,江苏省的产业结构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二三一”的结构。1990年,江苏省服务业的增加值是368.74亿元,相当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692.59亿元的一半,仅为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9%,与当时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当。服务业从1990年左右开始逐步放开管制,对外开放,后发优势也渐渐显现。由图2可见,江苏省服务业占比逐年提高,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市场需求疲软,第二产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服务业受到的影响较小,其对经济的贡献进一步提高。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产值34084亿元,占比达到49%,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附加值(32043亿元),成为江苏省经济贡献度第一的产业,江苏省经济首次呈现“三二一”的格局,表明江苏省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标志着江苏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由于江苏省尚处于工业化中后期,服务业比重相较于发达国家70%的比重还是偏低,尚有很大的发展和提升空间。江苏省服务业的开放还需要循序渐进,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相辅相成,逐渐由以第二产业拉动经济为主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阶段。
二、江苏省服务业开放度分析
自我国加入WTO作出开放服务业的承诺后,我国一直有步骤地开放服务业。江苏省具有丰富的要素资源,作为服务业区位优势突出的地区,属于竞争力强、全国优先开放服务业竞争力的区域。典型的外向型经济的江苏省,其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开放。作为开放前沿的江苏省,服务业吸引了大量外商直接投资,与制造业相互依托推动了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服务业的发展和开放仍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江苏省制造业面临着向价值链的高端转型升级的压力,制造业的发展升级有赖于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开放。
(一)江苏省服务业外资开放度分析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投资规模不断提高,其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均增长为16.2%,江苏省的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的比重达到49.6%,民间投资占比为69.7%。作为地区GDP全国第二的经济大省,一直以来江苏省积极采取经济国际化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利用外资一直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江苏省服务业引进外资的企业为23078个,服务业外商投资累计总额达到2421.18亿美元,注册资本累计为1525.49亿美元。
服务业的外资开放度即一定时期内本国(地区)服务业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总额比服务业增加值,表明本国(地区)服务业允许外国资本进入本国(地区)服务业的程度。
1995—2001年江苏省外资开放度从2.9%下降到1%左右,尽管在1997年反弹到3%,这一期间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段期间我国服务业尚处于推进市场化和开放初期,国内服务业的体制尚不完善,存在较显著的业务管制,对外资开放的程度低,仅限于部分商业零售、餐饮以及银行、保险业的有条件的开放,尚存在许多地域及业务限制。2001—2007年,江苏省服务业的外资开放度从1%上升到3.89%,呈现上升趋势,除了在2005年略有下降。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不断完善国内服务业制度,规范市场,逐步推进开放,推动国内服务业市场按照国际惯例规范发展。江苏省服务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作为优先开放的沿海地区,逐步从适度保护向实行国民待遇过渡,扩大了开放的领域和方位,放宽外资企业的持股比例和参与限制,进一步开放国内服务业市场,外资开放度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值。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衰退,需求萎缩,信贷紧缩,资本开始谨慎,在这样的背景下,江苏省的外资开放度从2008年的3.7%下降到2015年的2%。
(二)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
近年来,江苏省服务贸易规模上升,服务外包发展迅速。2014年江苏省服务贸易总额为477.2亿美元,位居全国第四,较上年同期增长18.7%,比全国平均增长率高6%,其中出口额为140.3亿美元,进口额为336.9亿美元。2014年全省服务外包离岸总额为17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9%,占全国比重的31.2%。截至2014年底,江苏省服务外包企业登记数8167家,从业人数104.6万人。江苏省离岸业务中有202家外包企业在1000万美元以上,全省共有124家千人以上的大型企業,其中14家达到5000人以上企业,500家企业的离岸外包业务超300万美元,说明江苏省服务业的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作为外贸大省的江苏,服务贸易占江苏省贸易总额的比重偏低,仅为12%左右。
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是借鉴货物贸易对外开放度的度量指标,是衡量服务业市场开放度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要指标。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的核算通常是用一定时期某国家(地区)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该国(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该指标反映了该国(地区)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也表明经济增长对国际服务业市场的依赖程度。
由于江苏省服务贸易数据的可获得性限制,本文采用统计年鉴里的对外承包工程实际收入、国际旅游收入、对外合作劳务人员的收入三项之和,代表服务贸易出口额。
由图4可以看出,1995—2006年江苏省服务业的贸易开放度基本上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2006年达到最高值7.2%,尤其是自2001年以来受益于我国加入WTO的政策红利和开放的宏观环境的影响上涨迅速,2003年受“非典”影响而有所下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江苏省开始逐步完善如免税、放宽外汇管制、简化贸易审批手续、补贴等扶持政策,支持服务业的开放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加入WTO后,我国成为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江苏省是重要的中国“世界工厂”的构成地区。因此,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服务业贸易开放度的提高。
2007—2015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萎靡,需求不振,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江苏省服务贸易的开放度走低。同时江苏省经济面临着重要的转型升级,低端制造业产能过剩,人口红利消失,制造业不景气,也使得服务业尤其是生产型服务业贸易的需求下降。
三、促进江苏省服务业进一步开放的政策建议
江苏省服务业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开放,增长迅速,规模总量不断上升,并且实现了产业结构“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但是对于要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言,服务业的比重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仍然偏低。江苏省服务业利用外资规模和服务贸易也有所增长,外资开放度和服务贸易开放度在国际金融危机前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危机后十年皆有回落,尤其是服务贸易开放度水平和1995年相比甚至出现了下降。根据“十三五”规划,江苏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表现为更多依靠消费引领、服务驱动的新特征,因此提出以下发展服务业促进全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建议: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有步骤地减少对服务业的管制,消除垄断,推进市场化进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坚持市场化促发展,着力建立服务业的现代市场组织形式,转变政府职能,逐步减少产业进入管制,建立有效竞争的市场体系。根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神的要求,以消费经济升级需求为导向,努力扩大服务经济的有效供给,完善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服务市场发育和体制改革,最大限度地推动市场化发展,使得服务业供给的内容、层次契合市场要求。
2.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外资进入服务业创造便利条件,积极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打造开放战略平台,为外资进入江苏省服务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投资环境,减少行政干预。同时要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引导外资进入现代服务业,如有序地开放教育、医疗、金融、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领域,如鼓励外资优先投向医疗资源稀缺的区域以及特需医疗服务短缺的领域等。探索新的利用外资方式,推动引进外资与引进先进理念、高端人才、关键技术紧密结合,鼓励优质外资重组、并购本土服务业企业。
3.提升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促进服务贸易体系完善。在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下,加快推动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促进重点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积极探索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支持建设江苏省沿江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群,支持发展苏南服务外包产业带等。加快服务业企业国际化步伐,积极实施服务业“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在全球化产业分工和重组新格局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于翠萍. 江苏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FDI开放度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3):5-7.
[2]夏京文,刘彩兰. 服务业对外开放度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广东1990—2008年数据[J]. 产经评论,2011(4):11-23.
[3]周师豪. 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度的度量与国际比较分析[D].湖南大学,2010.
[4]樊瑛. 中国服务业开放度研究[J]. 国际贸易,2012(10):10-17.
[5]黄彦. 我国的对外贸易开放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
(责任编辑:郭丽春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