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耕+张建富+张政+曲吉星+谯燚军+范聪泽
摘 要:研究生集体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和科研的基本载体,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教育主体作用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单元。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和我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生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与研究生个体科研任务的协同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該文从集体建设的同步性与个体成长的个性化,集体思想教育的统筹性与个体思想的多样性,集体建设空间聚集性与个体发展的离散性等研究生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成长的3个突出矛盾着手,以清华大学机械系某典型研究生基层集体为样本集体,通过剖析集体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构建研究生集体协同发展的基层建设方案。该方案具有较大的普适性,适合在高校研究生集体推广。
关键词:集体建设 个体成长 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b)-0199-02
研究生集体是研究生学习、生活和科研的基本载体,是发挥研究生思想教育主题作用的重要阵地,是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单元。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和我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生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与研究生个体科研任务的协同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
该文所研究的研究生基层集体指的是党、团、班共建的集体,这种集体形成模式有利于分别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团支部人才培养和班集体感情凝聚的特色,从而构建更加团结、更有活力的团体。该集体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3个方面:生活协助、思想教育和精神引导。一个优秀的集体就像是一个和谐的家庭,同学们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喜悦、分担压力,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相互间的友谊,形成良好的生活环境。基层集体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化解个人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困惑,构成筑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防火墙”。再者,研究生思想和生活状态的差异性较大,很多工作不适合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管理方式。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生的教育管理要充分考虑研究生的实际,调动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其次,优秀基层集体不会随着学生毕业而消失,相反可以基于在学期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更好地凝聚大家的力量,使好的传统持续下去,成为研究生进入社会之后相互交流、相互支持的重要团队。同时,在校研究生对基层集体的认同将有效地转化为研究生校友对母校的认同,并将依托基层集体成员的密切联系来加强学校与研究生校友之间的联系。
而相对应的研究生个体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学历较高、时间分散、需求务实。研究生的年龄较大,学历层次较高,思想认识水平相对成熟,知识水平较高,阅历相对丰富,这使得基层集体工作的开展有了较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也使得党支部与团支部、班级需加强工作协调和整合。知识水平高的特征也对基层集体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来源广泛,经历差异大,社会化程度高,年龄跨度大,他们在以科研为主业的同时,在家庭、爱情、毕业、就业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有着多样化的目标和多重的责任,这些特征都给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带来了挑战。研究生学习、生活、就业压力较大,在行为选择中目标更加明确且具体。这一特点决定了研究生基层集体必须牢牢把握成员的实际需求,注重解决成员的实际问题,精细化地做好工作规划和落实。尤其,近年来,随着我校人事制度改革,教师的科研压力随即逐步传导到研究生个体身上,研究生集体建设的效果由于个体科研压力的加重而逐步减弱。
该文立足于研究生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体成长的3个突出矛盾,即集体建设的同步性与个体成长的个性化,集体思想教育的统筹性与个体思想的多样性,集体建设空间聚集性与个体发展的离散性,提出了构建研究生集体协同发展的基层建设方案,希望能够对研究生基层集体的建设以及集体中的个体成长提供指导和借鉴。
1 样本集体基本情况概述
2013级某研究生班有35名同学,其中19名正式党员,6名本科生辅导员,2名校研团研会副部长,10名同学承担院系研团研会工作,博硕比17∶18。集体在党团班骨干一个团队领导下,以“思想建设”与“专业建设”两条主线为指导,用“紧密度、参与度”和“满意度”3个指标量化管理集体建设,“全覆盖”以直硕、直博、普博、工程博士4类成员分成的5个小组为群众基础协助领导团队开展工作,“以感情为纽带,以服务为宗旨,以发展为目标,以党带班,以班促党,职能渗透,督促推动,党团班不分离,共建设”,在学术、实践、志愿等方面打造“共建、互促、齐飞”的集体氛围,成绩斐然,活动稿件刊登在博学网(12篇,焦点新闻1篇)、系工作简报(7篇),录制班级纪念视频1份。期间,自主发起或依托校系研团研会、博团、紫荆志愿者等组织举办讲座、汇报、出游、参观、志愿、实践等各种形式的党组织生活10次、班级活动16次。该集体立足于自身建设,将服务面辐射覆盖到系内、跨系及跨校集体,做好“聚力工程”,努力推出具有“辨识度”的品牌活动,全面提高成员素质。最终该集体也凭借其出色的集体建设成果获得了首都“先锋杯”优秀基层团支部、清华大学先进基层集体、研究生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甲级团支部等诸多荣誉称号。
2 基层集体建设方法总结与思考
2.1 集体同步建设与个体个性化成长的协调
集体建设的目的,是为研究生的健康成长创建良好氛围,为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创造良好环境,帮助全体同学实现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对于个体研究生而言,他们学历层次较高,思想认识水平相对成熟,这为集体建设提供了较好的思想和组织基础,但是也对集体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好的要求。样本集体的各项工作开展始终坚持着“以同学为本”的宗旨,在开展各类活动前期注重调研同学们对哪些活动感兴趣,后期注重活动效果反馈和总结,真正将集体的建设与集体中每个个体的成长紧密结合起来。为此,其党支部班子和班委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打造了形式多样、效果显著的活动。基层集体建设与个体的个性化成长是相辅相成的。研基层集体所创建出的良好氛围和优良传统,可以使个体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优良的作风。个体的积极参与则会提升基层集体活动的质量,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来自个体的意见反馈会促使集体建设保持正确的方向。
2.2 集体思想教育的统筹性与个体思想的多样性的协调
基层集体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战斗堡垒,担负着统筹规划思想教育責任,而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以及研究生自我意思的相对固化,都使得集体的思想教育的工作都更加难以开展,或者实质的是,更加难以取得成效。基层集体必须面对新时期的特点与挑战,从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开展工作。为做到集体思想教育的统筹性和个体思想多样性的协调,样本集体从两个方面开展了他们的思想与组织建设,分别是加强积极分子培养和完善组织生活建设。在第一方面,该集体施行了支部分组和组织生活责任制等建设工作,使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相互督促,互相关心,全面考察积极分子,全程关注入党人员,共同提高党性修养;第二方面,支部以创新为源泉,从内容和形式上推陈出新,吸引科研任务繁重的研究生积极参与,以人员为动力,支委牵头,党小组配合,化被动参与为主动组织。
2.3 集体建设空间聚集性与个体发展离散性的协调
集体活动的特点在于需要所有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才能开展活动,而我们也看到,由于研究生个体科研、家庭、爱情等等原因难以统一空间的聚集。样本集体借助互联网和丰富的新媒体工具打造了QQ群、微信群、百度云空间、人人公众号等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宣传平台,起到了“对内搭建沟通桥梁,对外宣传班级形象”的作用。通过搭建QQ群、微信群、人人主页、网盘资源分享等新媒体平台,强化沟通渠道多元性,宣传工作实时有效覆盖全班研究生,在班内营造了良好的文化和精神氛围,为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沟通搭建桥梁,同时为同学的生活和科研带来便利;利用学校和院系的宣传平台,该集体还积极宣传集体的各项特色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班级活动的影响力,同时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3 结语
通过“传帮带”的发展模式,清华大学机械系基层集体建设已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在基层集体建设与学生个体成长协同发展这个工作思路的指导下,各基层集体都在互帮互助提高班级凝聚力、交流谈心了解同学状况等方面下了功夫,并以此为基础,顺利且有效地开展了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相对于各阶段的学生时期来说,研究生时期学生最为分散,社会关系分散、年龄分散、专业分散、工作地点分散。充分开展普适性的以及存在各种交集的、各种面向不同对象的活动,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是既能兼顾学生个体兴趣又能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方法。推进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与学生个体成长的协同发展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致谢:感谢清华大学学生工作研究项目基金对该课题的资助。)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栾和新,钱婷.高校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清华大学优秀基层集体建设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3(Z1):13-15.
[2] 叶慧燕.加强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有效途径探究[J].才智, 2015(31).
[3] 张月金.高校基层集体建设若干问题初探[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
[4] 赵文刚.大学基层集体建设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
[5] 张建平.高校基层集体建设策略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