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华
摘要:家庭教育中的过度教养正在侵蚀家庭教育的实际效力。在过度教养家庭里,家长对子女的回应与要求异常偏离于正常水平,导致子女能力不足、性格扭曲、品行失范。过度教养现象与经济飞速发展、传统观念桎梏、家庭结构失衡、社会竞争加剧、子女身心稚嫩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解家庭教育中过度教养现象,需要家长教养态度回归理性、积极重构家庭关系以及学校教育及时补位、社会指导有序介入。
关键词:家庭教育;过度教养;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7A-0012-05
过度教养即家长出于对子女当下或未来的成就较为严格的要求与期待而过度卷入子女生活成长的现象。1965年,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了衡量家庭教养方式的两个指标:一是回应,即家长对子女需求的回应程度;二是要求,即家长对子女自身成熟、独立、承担责任的要求。[1]据此,一般我们会把回应和要求都遵循适度原则的家庭教育看作理想的教养方式,即:一方面,对子女的要求积极回应,而不是无视;另一方面,又希望子女能够足够独立与成熟,不依赖于家长的护佑。这样培养出的子女普遍具有较高的自我评价、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感。然而,在过度教养家庭里,家长对子女的回应与要求异常偏离于正常水平。
一、过度教养现象的表征与危害
(一)过度教养现象的表征
过度教养现象频频出现于日常教育之中,以下几种家长的教养方式是过度教养现象的典型表征。
1.绵羊式家长:百依百顺
绵羊式家长,顾名思义,家长在子女面前犹如听话的绵羊,唯命是从。在回应维度上,家长表现出高于正常水平的回应,对子女的要求百依百顺,听之任之。通常情况下,他们会将子女的需求视为家庭第一优先选项,子女在家庭中位居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家庭事务围绕着子女的需求展开。当子女向他们提出一些正常的需求时,获得的是他们放大的反馈。有些家长在面对子女的不合理要求时,甚至会在是非原则性问题上予以妥协。
2.直升机家长:如影随形
“直升机家长”是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些家长如同直升机,时刻盘旋在子女的上空,监控着子女的一举一动,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他们会将自己过度卷入子女的生活,对子女的各个方面都加以干预,控制甚至禁止子女成长过程中正常合理的活动,如偷看子女的日记和信件、偷听子女与同学的正常交流,甚至跟踪子女的外出活动等等。家长的出发点无疑是基于子女健康成长的考量,但是这种行为是否恰当真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种家庭教养方式下,子女更像是被监视的一方,他们的合理活动一概被监控,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身心自由,可能陷入压迫抑郁的境地。
3.割草机家长:清除障碍
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低(即不让子女独立和承担责任),回应程度却过高。这种家长我们称之为“割草机家长”。他们为了子女的成功,会随时赶在子女前面,像割草机清除杂草一样,帮助他们扫清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他们随时待命,不管是子女饿了想吃饭,还是有东西落在家里,都会马上出面解决问题。为了让学校重视自己的子女,他们还可能会对学校进行捐赠、给老师送贵重的礼物等。这样的家长不惜一切代价想让子女取得成功,但又不让他们独立面对困难,不希望他们承担失败的责任。他们会在很多方面阻碍子女作为一个个体的成熟,无论子女长到多大,他们都以抚养低龄儿童的方式教养他们。
4.虎狼式父母:要求过苛
有些家长要求过苛,对子女在学业、能力、特长等方面的发展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采取这种教养方式的家长在中国通常被称为“虎妈”“狼爸”。这种类型的家长会要求子女在本该拥有更多游戏娱乐时间的年龄就取得非常高的成就,并会根据子女的行为表现施以奖励和惩罚。但他们的奖惩都是有条件的,而不是基于子女真正的成长。比如,奖励往往是物质上的,而且与分数严格挂钩;不允许子女在任何事情上失败或出错,一旦失败就会进行极严厉的责罚,比如施以暴力。
(二)过度教养现象的现实危害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家长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2]从现实影响的角度来审视这一问题可以发现,“过度教养”对子女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简而概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不足,难以适应社会
有些在过度教养环境成长起来的子女,如同温室之中的花朵,事无巨细都会受到家长的关注与干预。作为家庭的中心,由于凡事有家长支撑,子女无须自己单独面对生活的困境与挑战,长此以往,子女的能力发展可能会存在不足。这种能力的不足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包括独立生存自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个人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等的不足,尤以生活自理能力的不足表现得最为明显。国内最大的家长社区平台“家长帮”发布的《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报告》,通过对全国不同地区6529个家庭的调查追踪,揭示中国家长在子女0~18岁成长的不同阶段存在的家庭教育问题。调查显示;青少年问题排在首位的是生活懒散,不爱整理衣物,约占70%。另外,48.9%的子女缺乏吃苦精神,不愿挑战困难。这些问题无疑是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显著表征。家长对子女生活自理能力的担忧的比例达到70%,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已经成为其成长一大短板。[3]尽管报告没有直接揭示过度教养就是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直接原因,但多数家长表示,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的过度教养现象,或直升机式,或绵羊式等,形式不尽相同,结果却趋向一致。
2.性格扭曲,心理问题频发
过度教养的另一大危害便是容易造成子女性格扭曲,引发子女心理问题。一是以自我为中心,表现为任性、自私。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任性是个性偏執、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而子女的自私则表现为只顾自己,不管他人。过度教养的环境是导致儿童产生任性和自私心理的主要因素。家长一切以子女为中心的过度教养方式催化了子女自我意识的膨胀,绵羊式的妥协是滋长子女自私观念的温床,割草机式的清障更是为子女铺平了任性的道路。二是心理依赖感过强,抗压能力差。过度教养家庭环境有时如同温室,在此环境中成长的子女势必会对温室产生依赖心理,一旦失去家长的保护或需独自承担重任时,其心理抗压能力与所面对的困难就难以匹配。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自杀问题频发,一大原因就是亲代可能会忽视子女的年龄和实际能力,进而让子代承担某些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事务,而子代遭受失败之余又可能受到致命的精神打击,并在无法承受打击的情况下选择自杀。[4]换句话说,心理抗压能力不强的子女一旦背负家长过高的期待时,就很容易出现极端行为。
3.品行失范,法制观念淡薄
过度教养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子女形成不良品德,甚至走上违法乱纪道路的深层原因之一。过度教养导致子女性格和心理存在缺陷,极易诱发失范行为。例如,一部分长期在家中接受过度教养的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他们到学校之后,若无法及时调整自己的身份定位,依然我行我素,特别是当其对他人有不合理要求又未获满足时,便很容易付诸暴力,这也是校园冲突问题产生的根源之一。
二、过度教养现象的归因
柏拉图说:每一生成或被创造的事物必然是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的,因为没有原因,任何东西都创造不出来。当我们运用复杂性思维对这一现象进行重新审视时,不难发现,过度教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也是较为复杂的。探寻家庭教育教养方式异化的原因,不仅应从外部的宏观社会系统中进行考察,同时也要从内部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
(一)经济飞速发展是过度教养的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保持高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国民收入由1978年的3650.2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74412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82元增加至2016年的53980元。[5]如今,我国已形成数量相当庞大的中高收入群体。另据调查,大城市中高收入者家庭在为大额购买所做的储蓄中,39%是为购买房产,32%是为子女教育和发展,28%是为买车。[6]可见,子女的教育与发展已占据家庭大额支出的第二位。在如上所反映的过度教养的常见表征中,无论是百依百顺的绵羊式家长,还是包办一切的割草机家长,在回应子女的物质需求时或者替子女清除前进障碍时,无一不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必须说明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并不一定直接导致过度教养,但为过度教养创造了充裕的物质条件,客观上有助于过度教养。
(二)传统观念桎梏是过度教养的文化诱因
从古至今,我国的社会是典型的亲情社会,社会结构的稳固一直有赖于亲情关系的维护。“尊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鼓励国人关爱幼小。“儿行千里母担忧”“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父爱如山”“可怜天下家长心”等俗语,皆反映了国人对子女无私关爱的程度之深,令人感慨和敬佩。这种精神代代相传,不断演进,形成了独特的中华民族亲情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亲情观念在指导家长进行家庭资源分配时逐渐出现了异化倾向,即表现为过度教养。
(三)家庭结构失衡是过度教养的间接推力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一直鼓励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子女,到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时,这一政策已实施三十余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不利局面,但同时也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难以弥补的负向影响。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导致“4+2+1”(一对夫妻加双方家长再加上一个子女)家庭结构日益普遍化,由此引发的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备受关注。一般而言,独生子女要比非独生子女受到的关注要多,更容易陷入家庭教育过度教养的怪圈。一方面,由于家庭中子代数量稀少,来自家庭长辈的关注与关爱自然而然就集中倾注于独生子女身上,使得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享受着极为丰富的家庭资源。另一方面,部分独生子女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极易迷失自我,对于溺爱难以抵制,对长辈的过度要求无法拒绝,反过来加深了长辈的过度教养的程度。
(四)社会竞争加剧是过度教养的外部动力
据报道,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56万。[7]与此同时,当年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也在放缓。大学生就业人数的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减少使得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不仅是大学生们思考的问题,更是牵动着局内外的家长们的神经。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让子女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家长对子女的成长显现出极大的热忱。在生活方面,他们竭尽全力给子女提供优质的食物、住宿、交通工具等;在学习方面,他们对子女有着严格的要求,过于看重考试分数,为此压缩子女的休闲娱乐时间以增加学习时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都秉持的殷切希望,这种动机在社会竞争激烈程度加剧的大环境下顯得更加强烈与急迫。殊不知,很多家长缺乏投入把控能力,在此过程中偏离了家庭教育的正常轨道,陷入了过度教养的泥淖,反而给子女的成长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五)子女身心稚嫩是过度教养的前置条件
处于成长阶段的子女,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的发展水平都不足以支撑其独立自主。一方面,子女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会相应地产生不同层次的心理和物质需求。其中,有些需求是合理的,但有些是不够理性、脱离实际的。例如,子女在看到其他同龄人拥有优越的物质条件时,会产生攀比心理,便向家长提出请求。这正是子女身心不成熟的体现,缺乏理性的家长会不假思索地予以满足甚至是过度满足。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身心的稚嫩,子女对于家长施于自身的过高的关注度、侵害自身隐私的举动、给自己设定的无法企及的学业目标、对自己的不分场合的溺爱行为等,常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子女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难以拒绝来自父母强制的关注与干预,心理的稚嫩又使他们对来自家长溺爱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子女身心稚嫩是导致过度教养现象的前置条件之一。
三、家庭教育中过度教养现象的消解
(一)教养态度回归理性
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和教养态度息息相关。正确的教养态度是指不论什么样的家庭,也不论什么样的子女,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都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或称为实施家庭教育的依据。[8]从家庭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养态度回归理性必须坚持从家庭实际出发,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理智施爱,爱而不骄。战国思想家韩非子曾言:“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皆见爱而未必治也。”家长对子女的爱是伟大的,但对教育并不总是有益的。对溺爱子女的家长而言,无论是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绵羊式做法,还是关爱备至、提前清障的割草机做法,都极不可取,家长应该意识到这些做法的危险之处并加以摒弃。
其次,循序漸进,把握规律。孟子说过:“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教育子女也是如此,应该从子女的实际出发,兼顾子女的实际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不能任意加重子女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不宜对子女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应该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简入繁,逐步对子女提高要求。
再次,态度一致,协同推进。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作用一般是通过集体的干预实现的,因此,要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纠正和规避过度教养的不良影响,所有担负家庭教育任务的家庭成员务必坚持态度一致,教育统一,相互配合协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此外,对待不同子女应一视同仁,教育影响应做到前后一致。
最后,奖惩得当,有理有据。奖励和惩罚是教育实践中常见的强化手段,通常具有见效快、应用广、操作简单等特点。但过度教养的家长经常滥用奖惩手段。一则表现在奖励过于物质化,以物化的形式刺激子女在学习上取得进步,实质上反而助长子女的物质欲望,不利于其成长。二则表现在滥用体罚,对子女的行为错误或者学业失利予以暴力回应,不能因势利导,过于简单粗暴。因此,奖惩手段利用必须有理有据,相辅相成,才能发挥其正常的教育功能。
(二)积极重构家庭关系
长期以来,中国家庭里奉行封建家长制,家长为一家之主。家长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家长作为教养子女的主导者,掌握着家庭教育的最高话语权。当前,这种家庭教育传统还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需要重构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一方面,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子女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和附属品,应当尊重子女的人格和个性,不强制子女服从自己的意志,对子女提出的要求应当符合实际。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尽力纠正和消除过度教养带来的不良影响。另一方面,作为家长,在追求民主平等的家庭关系过程中,切忌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而是应该从内心尊重子女,从子女的长远发展计,这才是正确的对子女地位的尊重。当子女在家庭的地位过高时,便容易产生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自我中心意识。故此,家长有义务引导子女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地位,把子女摆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避免子女滋生自我中心思想。
(三)学校教育及时补位
关于人的身心发展,目前更强调多因素决定论,即人的身心发展是由环境、遗传、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其中教育在个人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当家庭教育的一端偏离正常的轨道,陷入过度教养的怪圈时,学校教育应及时补位,通过实施积极的教育消除过度教养的负面影响。家校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家长素质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推动学校教育的社会化。[9]教师要能以一种更开放的心态对待家长对学校教育的参与。双方都以更开阔的眼界、更谦虚的态度和更诚挚的感情融入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中。家长和学校之间应该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拓展交流沟通的途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学校和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现状,着重关注班级管理中学业成绩有待上进、举止行为较为异常、品德有失范倾向的学生,及时与这些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对存在过度教养行为的家长真诚地提出改进意见。同时,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应当对家庭教育过度教养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对自我中心意识强烈的学生,应当通过说服、榜样示范、合理惩戒、感化等多种方法加以矫正。
(四)社会指导有序介入
社会指导的介入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形式灵活机动。一是利用新媒体工具,搭建家长交流平台。可以采用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微信、QQ群等线上媒介,组织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经验沟通,交流优秀的教养经验,商讨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二是开设家长学校,以社区为依托,以正确的教养价值观为导向,进行教养知识的传授,提高家长的教养能力。三是加强媒体宣传,引导家长认清过度教养误区,反思自己的家庭教养行为。
参考文献:
[1]辛浩力.国外现代亲子关系理论观点回顾[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7(2).
[2]逯改.家庭与学校教育理念之比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4).
[3]家长帮,好未来基金会.2016年中国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调查报告[R].2016.
[4]张胜康.论青少年自杀的家庭因素[J].青年探索, 2011(05):79-82.
[5]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702/t201702 28_1467424.html.
[6]波士顿咨询公司.中国中高收入群体的消费[J].中国经济信息, 2014(19):21.
[7]央广网.2016高校毕业人数创新高 756万毕业生迎就业大考[EB/OL].http://china.cnr.cn/yGxw/20160524/t20160524_5222210 42.shtml.
[8]赵忠心.家庭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87-188.
[9]张勇.从沟通走向合作——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必然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 2011(03):61-64.
责任编辑:杨孝如
Analysis of and Solution to Over-Parenting Phenomenon in Family Education
LI Rong-hua
(Innovation Center for Informatization and Basic Educatio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Abstract: Over-parenting in family education is weakening the efficiency of family education. Parents in such families tend to make extremely abnormal response to and demands on their children, resulting in their childrens insufficient competence, character defect and nonstandard or immoral behavior. This phenomen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aditional idea fetters, family structure imbalance, increasing social competition, and childrens mental and physical immature. To solve the problem requires that attitudes towards parenting should revert to rationality, that family relationship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hat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make timely supplementation, and that social guidance should make orderly intervention.
Key words: family education; over-parenting; parenting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