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唐诗英译词汇层面的应用

2017-08-22 02:58方懿文
现代交际 2017年16期
关键词:交际翻译

方懿文

摘要: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通过对许渊冲《长恨歌》英译本在词汇层面上的评析,可发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对于唐诗英译在词汇层面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语义翻译 交际翻译 唐诗英译 词汇层面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088-02

彼得·纽马克是英国著名的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纽马克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中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这两大翻译新概念,并作了系统而深入的论述。该理论是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并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范围。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唐诗英译中的结合运用不仅能使唐诗的风格更好地体现在译文中,还能使译文更加符合英文的表达方式,更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纽马克在《翻译问题探讨》中指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区别主要在于:“交际翻译试图使译文对目标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近似于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试图在目標语的语义和句法结构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传达原文的确切上下文语境意义。”[1]

语义翻译注重原文中信息的保留,要求译文在语言和结构等各方面都力求贴近原文。因此,语义翻译下的译文往往结构较复杂,言语较晦涩难懂,且容易造成某些隐含语义的丢失。交际翻译则注重目标语读者的理解和反应,即信息传递的效果。所以在交际翻译中,译者有权解释原文、减少语言模糊性、消除歧义,甚至在必要时修正原作中的错误,以使译文的语言更加流畅通顺,内容更加清晰明确,信息传递更加直接有效。虽然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有诸多不同之处,但纽马克指出这两种翻译方法并非相互对立,也不可只借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翻译,因为它们是相互补充的,应当结合运用于翻译实践,以达到更好的翻译效果。

二、唐诗英译在词汇层面的处理

唐诗往往语言含蓄,常用隐晦的方式指代事物,则会出现内容和形式不对等的情况,或用修辞手法增加诗歌的美感。相较而言,英语诗歌的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倾向于采用比较直接的语言表达诗歌的思想。另外,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差异,都增加了唐诗中部分词汇英译的困难。在翻译过程中可结合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对唐诗中较难理解的或带有歧义的词汇进行清晰化处理,以减少对目标语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现以许渊冲的《长恨歌》英译本为例,分析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唐诗英译词汇层面上的应用。

(一)内容和形式不对等的词汇

唐诗中常以含蓄隐晦的方式指代事物,往往会出现词汇的内容和形式不对等的情况。翻译时,应结合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以尽量多地保留原诗信息,又消除可能对目标语读者造成的理解障碍。例:

原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译文:The beauty-loving monarch longed year after year.To find 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a peer.

唐朝时期,诗人为了避讳,在文学创作中常以汉称唐。所以此处的“汉皇”并非汉朝的皇帝,而是指唐玄宗李隆基。“原诗的内容和形式有矛盾,内容是说唐明皇,形式上却说是‘汉皇。”[2]另外,“倾国”也并非其字面之意“倾覆国家”,而是引申自汉代李延年向汉武帝所献的《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所以,“倾国”是绝世美女的代称,而非“倾覆国家”之意。根据交际翻译方法,译者有权在译文中排除歧义,以达到更优的传递效果,所以在翻译中将“汉皇”和“倾国”这两个内容和形式不对等之处进行清晰化处理,将“汉皇”翻译为“monarch”,既没有误译,也对应了原诗的避讳之意而省去了朝代的翻译。“倾国”则译成“a beautiful lady without a peer”,避免了理解误区。

另外,在后面“太液芙蓉未央柳”的翻译中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原文: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译文:Come back, he found her pond and garden in old place.With lotus in the lake and willows by the hall.

虽然太液池和未央宫皆在汉宫之中,但此处却并非指汉宫,而是借指唐朝长安皇宫,同样属于内容和形式不对等的情况。因此,译文并未直接译出“太液”和“未央”,而是通过交际翻译方法,用其功能所指“池塘”和“宫殿”翻译成“lake”和“hall”。而“芙蓉”和“柳”等客观意象则使用语义翻译方法直接译为“lotus”和“willows”,保留了原诗的内容。通过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可以将原诗中所描述的事物更加清晰明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二)采用修辞手法描写的词汇

对采用修辞手法描写的人物或事物进行翻译时,应该明确地体现所比喻的对象,以免出现理解误区,还要保留原诗中的美感和神韵。例:

原文:云鬓花颜金步摇

译文:Flower-like face and cloud-like hair, golden headdressed

原诗中的“云鬓花颜”字面意思看似是云之鬓和花之颜,实则不然。“云鬓”一词出自《乐府诗集·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用以形容女子的鬓发盛美如云。而“花颜”则指如花朵般美丽的容颜。所以原诗中比喻的修辞手法也应当体现在译文中,译成“cloud-like hair”和“flower-like face”,不仅使模糊的语义清晰明确,还保留了原诗的神韵,将杨贵妃雍容华贵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便是交际翻译的体现。另外,对“云”“鬓”“花”“颜”这四个具体的意象,则采用语义翻译方法,使原诗中的意象尽可能地反映在译文中。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结合运用,使得原诗的内容与神韵都更好地体现在译文中,从而达到形神兼具的效果。

(三)含有历史文化因素的词汇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活動。”[3]由于历史文化和民族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唐诗英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历史文化因素的有效传递,不仅要保留原诗的内容和信息,还应消减可能对目标语读者造成的理解困难和信息传递无效的现象。例:

原文:渔阳鼙鼓动地来

译文:But rebels beat their war drums, making the earth quake

原文中,“渔阳”是郡名,辖今北京市平谷县和天津市的蓟县等地,在唐时属于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辖区。公元755年,即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但由于大部分外国读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知之甚少,所以不管是将“渔阳”按照读音直译,或者翻译成“安史之乱”,对于大多数目标语读者而言都属于无效信息。翻译时应当挖掘出“渔阳”的深层指代意义,即“叛乱”,所以译本中将其译为“rebels”非常合适,这样不仅保留了原诗信息,还使读者理解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鼙鼓”是古代骑兵用的小鼓,属于战鼓的一种,若将所有的细节信息全部翻出,不仅会使译文显得冗长复杂,对于目标语读者来说也属无效信息。对信息简化后,将其译作“war drums”,不仅简洁精练,也避免了信息的无效传递。所以,对于历史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译者可对其加以解释,使译文内容更加简洁明了,信息传递更加直接有效,这符合交际翻译对于信息传递效果的强调。另外,“动地来”则采用语义翻译,译为“making the earth quake”,将诗中描述的场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各种词汇处理方式的分析,不难发现,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各有特色,各具千秋。语义翻译使原诗的特点和意义更如实地体现在译文中,而交际翻译则更易于目标语读者理解。所以,在唐诗英译中,通过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既可以较多地再现原诗中的内容信息,保留原诗的风格和神韵,又可尽量消除理解障碍,使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实现更优的信息传递效果。所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的方法对于唐诗英译在词汇层面的处理有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彼得·纽马克.翻译问题探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许渊冲.白居易的《长恨歌》及其英译[J].外语学刊,1984(3).

[3]钟美华.翻译陷阱:中英文语义的差异[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2).

责任编辑:于 蕾

猜你喜欢
交际翻译
基于纽马克语义和交际翻译理论的中医文化英译方法研究
把握差异,对症下药
交际翻译理论下的新闻英语翻译方法
彼得·纽马克翻译方法在商务谈判中的特点
从目的论原则看商务口译中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公示语翻译探究
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区别及应用
论言语行为意义理论指导下的交际翻译
交际翻译理论视角下的菜肴名称翻译
论iPhone 6产品页面的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