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锋
[摘 要]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课程目标之一,也是当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教学难题。实践中,教师可从写作素材积累、课内活动设计、课外活动拓展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全面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写作能力;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24-0029-01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是人们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学科,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標之一。为此,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勤于实践,积极探索高效的作文教学之道。
一、张扬个性,激发想象
初中生都具有个性化的特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导学生学会扬长避短,充分激发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让其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一展拳脚。因此,写作中也应调动学生的个性思维,让学生审视生活,感悟生活,并学会用自己独特的视角来描述事物,表达情感。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教师应设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乐于联想,乐于创作。如,在关于环保话题作文中,有学生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描述了如下情节:猪八戒在西天取经返回后,创建了一家木材开发公司,他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大肆砍伐树木,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自食苦果,最后幡然醒悟,成为一个环保志愿者,为宣传环保奔走各地。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具有爱耍小聪明、好吃懒做、贪婪自私的性格特点,而这个学生正好以此为切入点,叙述了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环保小故事。此故事角度新颖,内容生动、活泼,极具想象力和创造性,并通过简明的语言阐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达到了教师的期望目标。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与创新是文章灵巧的双手。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展开想象的翅膀,拓展思维空间,将自己的情感世界自由表达出来,写出自我,写出精彩,这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目标。
二、积累先行,灵活应用
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学生在写作时的开篇谋局、遣词造句、语言表达技法等能力都来自于以往的阅读积累,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也是建立在其长期坚持的阅读活动基础之上的。在阅读时,应注意课内外的阅读相结合,在学生掌握课内知识后,还要渗透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走出课堂,通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在读中思,在思后写,这样的过程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如在学习朱自清《春》时,文中写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一生动简洁的描写,通过拟人的手法将初春小草刻画得细致入微,表现出春天来了,到处充满生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类似的精美句子,教师应指导学生摘抄积累,并进行仿写,发挥创造力,写出更加优美的语句。
通过这种知识的积累与迁移,使学生对掌握的语言素材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灵活地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来,真正让积累成为写作之源。同时,高效的创作也反过来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调动了阅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三、先思后写,说写同行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辩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口语表达容易出现词不达意、思维不明、语法不规范、用词不当等毛病,但在日常交流中这些毛病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不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降低了表达效果。如果坚持写作,则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解决以上问题,而且还会丰富学生的词汇储备,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使学生养成准确表达的习惯。可见,作文教学中的书面表达训练,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与完善,让学生说得更规范、更严谨,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为此,在写作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先说后写的良好习惯,即先构思,打腹稿,将要写的内容口头表达出来,经过修正、精炼后,再认真写下来,真正实现动笔成篇。还可以利用课前三分钟,鼓励学生即兴演讲,训练学生的口才,锻炼学生的口语作文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说与写结合起来,经过反复的说、写训练,使学生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质的飞跃。如果学生在写作中能够做到主旨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表达自如,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坚持科学的方法、正确的理念、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写作思维。
(责任编辑 柳 紫)